优秀的人如何比他人更快一步看清问题的本质?

文|吕姑娘

《三十而已》的第一集里,讲到了王漫妮接待了一位看上去不显眼的顾客,结果这名顾客要了一套百万定制级别的珠宝,在贵宾室里王漫妮只是简单介绍了这套珠宝是钻石做的,更多的时候,她在和顾客沟通这套珠宝的价值,即珠宝承载的是所有女人的梦想。

最终这位顾客认同了王漫妮的说法,也被王漫妮打动,定制了这套百万级别的珠宝,王漫妮也拿到了至少五位数的销售提成。

不可否认,王漫妮的销售能力毋庸置疑,但之所以她能成功签单,更多的在于她有一个思维模型--黄金思维圈。

什么是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Why层面(“愿景”和“理念”):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理念、价值观、道理、意义是什么?

How层面(“方法”和“措施”):为了实践这个价值观,我可以用(打算用)什么方法论去完成它?

What层面(“现象”和“分析”):有了why和how的基础,实际的想法、流程、实施路径、成果形态是什么?

由内及表的思维模型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但可以说,大部分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有部分人是从how的角度出来,很少有人看待问题时能从why的角度出发。

但思考问题能从why角度出发的才是牛人。

为什么思考问题从why角度出发的就是牛人呢?

举个例子,当领导让你安排各部门开会时,你可能就简单地去通知相关人员开会了,领导让你写个活动策划案,你可能就去做了。很少有人会进一步思考:“领导为什么要安排开会?开会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方案?”“做这个活动方案最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看起来显而易见的一件事情,但当你深入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本身目的时,你就会发现答案和刚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而做的方式也就完全不一样,自然结果也不一样。

查理.芒格曾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通过一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做人力资源招聘工作近二十年,我发现应聘者们在面试中可以分为两类人群,第一类候选人只是简单地介绍自己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所以来面试;第二类候选人则不仅能够对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进行介绍,还能具体的阐述这个工作是在什么背景格局下产生的,以及为什么要完成这个工作,这份工作的价值在哪,完成这份工作的关键点是什么……这样的人,后者往往比前者要优秀的多。

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其实更应该应用“黄金思维圈”来指导自己找工作或者说是换工作。

第一步why:站在更高维度,想一想自己想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什么的人生才会使自己不觉得虚度?对自己而言,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步how: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后,思考怎样的工作方式能更好、更快的帮助自己实现人生梦想,是去成熟的公司拿高薪?自己创业?又或者是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第三步what:在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上选择可能的公司、岗位或者合作伙伴,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这才是找工作的正确思维和过程,可惜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总是想着根据公司的名气和薪资去找工作,而不去真正关注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甚至,还有些人在网络平台上问他人自己应该换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要不要转行等,这些人的思维只停留在what层面,即只会思考找什么工作,而不会从why的层面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换工作或转行。

如果一直这样继续下去,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永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再比如,同样是卖汽车,你会发现那些中低档汽车厂商做的电视广告无一例外都是在夸奖自己品牌的汽车性能有多么、多么地好,而那些高档汽车,如奥迪、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做的电视广告却从不宣传自己的汽车性能有多么多么好,它们只是在宣传品牌的理念、价值观、身份认同,传递出用户的心声,表达用户的情感,从why的角度去告诉你,为什么你要选择我们?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不一样,想要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那么你一定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地抓住问题的关键,相信“黄金圈思维圈”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