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IT公司相关的文章聚合
只要做过几年网商,对不会写文章、或不擅长写推文,内心必然痛苦与焦虑,这种滋味只是沉淀在心里,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在社交媒体上,各类大V的唯一共性就是写写写,即能写会写擅长写,这其实就是网商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很多企业没有想明白一件事,即办公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老外资本家对这件事情,想的非常明白。如果你去观察外资企业,会发现,很多外企天天算这些成本。他们会鼓励员工在家办公,然后天天核算工位人数,用最大的可能减掉最多的工位成本。我觉得国内的很多HR,应该趁着疫情的机会,研究一下人力和办公成本这些事。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数据对比,给老板一个真实的参考。
一个华为员工曾说道:如果华为死了,国内谁还可以扛起通信和芯片的大旗?都是一堆垃圾公司、互联网公司,他们在干啥?送外卖的、开直播的、打游戏的、租单车的,能好好积累点东西吗?华为92年开始搞芯片,2015年才用上。哪个公司做得到?
其实面试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会做背调,找到现有公司去做一个相关背景调查,但我有一次换工作,就是因为被同事知道了,所以最后没有拿到Offer。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大企业没有严格的规矩怎么能做大做强?可能有人看到以下四个案例难以理解,根本不知道这些规矩的出发点是什么,我只想说,存在即合理。不然这些企业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老领导分享职场经验,站在领导的角度分析在职场的一些规则,你如果都明白而且也是同样的态度和心态,那么你一定也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职场老手了。
2019年12月,疫情爆发,到目前已经整整两年了。这场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保守估计至少损失10万亿人民币。
微信试行1065工作制是不是很人性化,别高兴得太早,5年前我们公司天天加班,后来引发全员抗议,最终实施的就是1065工作制,也就是早上10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一周上五天班,是不是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情况我和大家说说怎样。
你不知道的大厂奇葩事,了解后让你恍然大悟,打破你的认知接受新鲜事物,你才跟的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今天面试了一位00后应届毕业女生,感觉真的和以前的90后求职者不一样,进来办公室就把包往桌子上一丢,用手挽了挽头发,轻松的说了句:“不好意思,来晚了,我们可以开始了。”我颇感诧异,这气势上就给人一种统治力和压迫感,高挑的身材,带着口罩,双眼化了妆,看起来颜值很高。
鹅厂这次高薪招聘迅速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连我都收到了好几个平台的约稿高,让我聊聊对这件事的看法。要知道投一家媒体的广告可能要花几千万,鹅厂这次利用招聘这次只花了不多的冤枉钱就做到了现象级的出圈,可谓是名利双收转化率极高。
世界上,没有离开哪个企业不能活,只有适应国内的市场需求才会有发展,你说呢?
月薪四万是种什么感受,税前月薪4万到手的话差不多3万。有这种待遇能让你过得很满足吗?个人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要看绝对收入,要把收入结合一个人的年龄和情感状态去看,会得出非常有意思的结果。再增加两个纬度,看这个收入是否还能有指数级的增长,以及收入的可持续性。
流量见顶、业务线饱和、发展步入平缓期,管理团队就不会扩张,中层不可避免地冗余,个人在系统中的发展空间自然也会放缓,能够走上人生巅峰的机遇也会随之越来越少。
毕竟200亿放银行每年按4%的利息算,大约一年有8亿利息。想尽办法挤兑员工不退学费的培训公司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