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达尔王国最后的垂死挣扎,却成就了贝利撒留和拜占庭重骑兵威名

贝利撒留进入迦太基城后,加固了城防。这时他得到消息,盖里摩尔的另一个弟弟察宗已经从撒丁岛赶回,并与盖里摩尔会合了兵力。汪达尔人兵力现在又非常强大了。并且,盖里摩尔趁势企图说服贝利撒留的马萨革泰人骑兵,去背叛他们的东罗马雇主。

▲迦太基城

之后,汪达尔国王为了夺回迦太基城,开始向东方进军,并在一个叫特里卡梅伦的地方扎营。贝利撒留也率军向这里赶来,同时先锋约翰的骑兵也到了,贝利撒留让骑兵行军在前面,步兵努力跟上。那些摇摆不定的马萨革泰佣兵则向贝利撒留表示,他们经过考虑,将帮助胜利的一方。

当盖里摩尔的军队遭遇罗马人的时候,拜占庭军队的骑兵在河岸附近做饭。但可能汪达尔人的队形也很散乱,因此他们并未发动突袭而是先结阵。罗马骑兵见状也赶紧上马,做好准备。贝利撒留亲自调动的后备500骑兵也来到了特里卡梅伦。

▲拜占庭骑兵的精锐——“重装骑射手”

当时那里集中了贝利撒留麾下大概所有的罗马骑兵。贝利撒留让之前发挥出色的勇将亚美尼亚人约翰,带着主帅军旗,统领着精锐的私兵重骑兵。他们被布置在中央。马萨革泰人因为摇摆不定,于是在罗马军阵的另一个方向上列阵。汪达尔人位于军阵中央的是盖里摩尔的弟弟察宗,盖里摩尔本人则在军阵中四处巡视。

勇将约翰带领一部分挑选出来的拜占庭私兵重骑兵,向汪达尔人的中央阵线发动一次突击,但这次突击被汪达尔人击退。接着,他又带领更多的私兵骑兵突击,结果又一次被打退。第三次,他手持主帅军旗大声呐喊,带领着贝利撒留几乎全部的私兵重骑兵突击。这次突击杀死大量的汪达尔将领,连主帅察宗也被阵斩。贝利撒留见状立即命令拜占庭骑兵发动全面攻击,而每一处攻击都占了上风。

▲钱币上的盖里摩尔

见风使舵的马萨革泰人见状立即确定了自己的阵营,旋风一般席卷向汪达尔的军阵。汪达尔人败退回军营。拜占庭骑兵追击了一阵子后就等待自己的步兵。不久,罗马人的大队步兵也赶到了。贝利撒留决定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让步兵猛攻汪达尔人营地。连续的打击和失败,包括两个弟弟的死亡,让盖里摩尔心灰意冷。他直接逃离了战场,这导致了整个汪达尔军队的崩溃。攻上来的拜占庭军队夺取了营地,并大肆掠夺金钱。汪达尔营地中集中了过去他们掠夺的大量财富,这让罗马人完全混乱了,并完全丧失了纪律性,连主帅贝利撒留都无法阻止。他非常担心,生怕败退的盖里摩尔重新组织军队反击,这样拜占庭军队就全完了。但所幸汪达尔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

▲俄罗斯文学插图:《汪达尔人》

盖里摩尔继续没命的逃亡,一直逃到西边努米底亚地区的帕步亚山中。他王国的大部分领土丧失。公元534年3月,盖里摩尔被包围,在伤病中向贝利撒留的将领投降。

贝利撒留,这位拜占庭统帅完成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传奇的一幕。他仅用15000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收复了整个北非,并灭掉了汪达尔王国,取得了令查士丁尼皇帝都不敢想象的,迅捷而完美的胜利。贝利撒留之后带着俘虏的汪达尔国王盖里摩尔返回君士坦丁堡,受到了君士坦丁堡市民倾城而出的欢迎。

▲1 贝利撒留的家臣 2 边防军战士 3 拜占庭双重重骑兵

征服北非是新式拜占庭重骑兵的一次成功的展示。无论是开始的阿德戴西姆之战,或是最后的特里卡梅伦之战,拜占庭步兵几乎都没有参加。当然,北非海岸地形少有天险,也非常适合骑兵长驱直入。并且,汪达尔人很可能处于疏忽,在这里没有驻军与要塞,才让拜占庭骑兵一路杀到迦太基城附近。

在战斗中,汪达尔骑兵还保持着4-5世纪他们大迁徙时代的装备,使用轻甲与剑。他们的训练水平也没有提高,在多次战斗中表现着一种“不戒备”的状态,根本无法匹敌贝利撒留手中精锐的私兵重骑兵。这些与最好的铁甲重骑兵——波斯萨珊骑兵匹敌的战争机器,在面对汪达尔的轻骑兵时,表现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屠杀。即使是汪达尔数量占绝对优势时,拜占庭重骑兵往往也能获胜。这也使得贝利撒留的攻击越来越大但,经常在不等待己方步兵到达,就命令骑兵发动攻击。

本文摘自《战场决胜者006:重骑兵千年战史(上)》指文图书出版,主编原廓,作者龙语者。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