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应用,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新材料之王”、“黑色黄金”,这些称号对碳纤维而言并非过誉,日本、英美等国家在碳纤维技术、设备、市场方面的垄断从侧面说明了该种材料和技术的价值所在。这几年来,碳纤维的明星效应以及其产业本身巨大的发展空间,已被资本市场所关注,甚至在资本市场形成了所谓的“碳纤维概念股”。然而,现实的另一面是碳纤维的上游市场一直处在全行业亏损中,在国际竞争对手的打压下,可谓是“未战身先死”,那么我国的碳纤维行业的实际发展如何呢?是不是真的只是“看上去很美”?

“做强下游、反哺上游”

目前中国碳纤维生产企业数十家,仅中复神鹰实现了T800的千吨级量产,国产龙头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还停留在T700级别,能做到T700千吨以上量产的企业有4家:中复神鹰、恒神股份、威海拓展、兰州蓝星,但仅中复神鹰、恒神股份具备了千吨级生产线的稳定量产工艺。从整体上说,我国碳纤维的生产仍然存在着原丝质量低、生产成本高、生产线规模小和生产周期长等诸多问题。碳纤维的前沿技术和主要产能仍掌握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少数企业手中,其中日本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差不多垄断了全世界碳纤维78%的产量。为了阻碍中国的碳纤维行业发展,国外碳纤维巨头不惜用低价竞销的策略让国内碳纤维企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泥沼。以12K的碳纤维产品为例,国外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大约在150元-220元/千克,而很多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都比这个还高。

在上游碳纤维企业在价格倒挂的痛苦中挣扎时,下游企业却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的市场无比庞大,碳纤维下游表现出的强大需求与盈利前景,不仅给碳纤维全产业链企业以生存的希望,更从行业整体上给上游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一家老牌的民营碳纤维企业负责人声称:“碳纤维产业链每一级的深加工,都会产生高幅度增加值。我们只能通过下游市场的盈利实现上游生产的规模扩张,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生存以及长久的发展。”“做强下游、反哺上游”也许是碳纤维产业链解决上下游的不对称发展矛盾的一剂良药,但是对碳纤维下游的应用企业来说,既是鼓励又是压力。

“技术求存、重在创新”

中国人擅长模仿,却不擅长创新,这是“中国制造”的软肋,也是制约碳纤维下游市场发展的障碍之一。受基础材料品质和加工工艺的限制,碳纤维的应用多聚集在军工产品、通信装备、体育器材、改装汽车等少数领域。对碳纤维这种新材料技术来说,行业竞争刚刚起步,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但是时间一久,差距就会突显。对于那些在技术上一昧因袭模仿,习惯在单一领域里打价格战的企业来说,失败的终点并不遥远。只有将生产线与科研团队紧密捆绑在一起发展的碳纤维企业才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自己走的更远。

因为碳纤维应用兴起不久,从技术产业的周期上看,中国在目前还属于技术导入阶段,还需要市场加深对碳纤维品质与经济性的认识,更需要应用企业明确碳纤维的高溢价来自于产品的高技术附加值。换句话说,核心技术与创新力量决定了企业冲击市场的锐利与耐力。随着国产碳纤维原丝T800千吨级的量产化,上游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趋于有利方向,只要下游的应用企业在相应的技术工艺方面也能取得突破,必将促使市场释放出更多的需求,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紧随市场、合作为本”

碳纤维的市场有多大,没有人敢去贸然估计,因为这片市场一直呈现出“涨”的态势,而触顶绝不是短期内会发生的事。但是要长期保持这种稳定的“涨势”,必须要碳纤维下游企业适时地进行推波助澜,例如,汽车、轻轨的轻量化发展需求注定碳纤维材料成为重要选项,但是碳纤维能应用在哪些方面,应用的程度和范围如何,这都是碳纤维下游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我们面对的需求很多,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不同的方向中前进,并不断达到新的要求,我们发现无论是研发还是实际应用,供需双方的合作力度决定了最终的效果”,无锡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发工程师如是说。该公司在生产碳纤维轨道车辆及汽车零部件时,结构件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改性等等细节都是通过与下游应用厂家深入合作完成的。“车辆设计师深谙传统的金属材料,对碳纤维这种新材料的性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必要的把握,我们必须帮助对方发挥出这种材料的优势,最终实现双赢”,该工程师认为,紧随市场需求开发产品是碳纤维获得生命力的源泉,而与客户在技术方面的紧密合作则是碳纤维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