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范晒男女娃共浴惹上麻烦!难道网友小题大做了吗?


男孩女孩天生就不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很重要,要知道,性教育的最好教室就是家庭。性教育不只是一本书。

近日,范范晒娃又惹风波,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面的照片,照片里有四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四个孩子都在浴缸里拍照,这就是一个事儿。

粉丝们分成两派,一派觉得这么大的孩子,应该知道男女有别,不能让他们在一起洗澡。另外一派呢,认为孩子还小,大人们想的太多了。

事实上,男女有别,而且,这件事让孩子知道,也是带娃的路程上,必须学习的一个阶段。


“性启蒙”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这件事,根本没有必要在意,所以也就造成了很多的悲剧。

实实在在的案例:林弈含自杀事件

曾让很多人为之惋惜,美女作家林弈含,刚结婚一年,却选择了轻生。她自杀的原因是因重度抑郁症,可患上抑郁症却是因为在初中补习的时候,被老师诱奸了。

这个没有办法和家长说,一开口就被妈妈制止,这个秘密终究在心里,被酿成了病,结下了祸果。相信有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着异性孩子面前换衣服或者洗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家长们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不是孩子不懂,只是你们认为孩子不懂。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从出生开始,婴幼儿就会从有限的活动中获得生理的舒适感,比如,有的宝宝会要求家长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在一岁以后,会自己来抚摸隐私部位。

很多家长,对此非常不满,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好。其实,这只是孩子的一个“正常行为”,家长需要一个淡定的心态,去面对宝宝的这个问题。

但是,也要重视这个问题。在发现孩子对异性裸体有好奇和兴奋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地引导,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的性心理发展,很多性变态,比如偷窥狂、恋物癖等,都是由于小时候性教育没有做好,导致孩子心中存在好奇和压抑,这种矛盾和冲突无法化解,长久压抑,长大了就慢慢转移到了一些性癖好上,形成了某种性变态。

3岁前是性教育的重要节点

3岁之前,是性教育的重要节点,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还处于性的萌芽期。不管是什么,只要在萌芽期,都会很好的被“处理”,“性”也不另外。

宝宝在1~2岁这个年龄阶段,就已经能区别爸爸和妈妈的裸体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性别的差异能有简单的区分和认识,这叫着性差异的认识。

这个时期,“亲子共浴”是最好的性教育,家长一定不要害怕把自己的身体给哈子看到,甚至,要刻意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让孩子观察一下,爸爸妈妈和自己身体有什么不同。“亲子共浴”让孩子在游戏中,更好的理解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可以轮流让爸爸或者妈妈跟孩子在一起共浴,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孩子爸爸与妈妈的区别,以及一些小秘密。

绘本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好的一个辅助材料。可以通过一些性启蒙的绘本,对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性差别的教育,图片的直观,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家长可以通过创可贴,让孩子动手,把绘本上身体隐蔽部位贴上,让他们懂得,这些地方不可以给别人看和碰触的。

3岁之后,随着对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孩子可能会对他人的隐私部位感到害羞或者不自然,这时候的宝宝已经产生了羞耻感。这个时候,父母和异性孩子相处时,就要开始逐渐建立界限,注重孩子的对隐私的认知,并且一定要教育孩子,人跟人之间接触的度在哪里,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达到帮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停止亲子共浴

3岁以后,尽量不要让和异性孩子在一起共浴。不过,男孩视情况而定,可以延时到5~6岁。

2.分床睡

从性教育的角度,孩子在3岁左右可以分床睡。而且,分床早,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也有一些帮助。很多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摸着妈妈的身体才能入睡,这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早点分床睡,也是避免了这件事的发生。

3.日常生活中建立界限,让孩子懂得尊重隐私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裸体,或者穿着内衣裤走动。

●上厕所洗澡都要关门。

●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异性公共厕所或者是公共澡堂。

●避免一些不恰当的亲密行为,比如,和异性孩子舌吻、亲孩子一些他们身体敏感部位,比如,胸口,耳根等。

4.安全教育课,随时进行,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只有最亲密的家人,才能和自己有亲昵的举动。家长一定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为了让孩子当一个所谓的“懂事”的孩子,而不懂得去拒绝别人一些“亲昵”的要求。

●有一些旁人,会以喜欢孩子的名义,去亲别人的孩子,或者是摸他们的隐私部位,当然,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逗孩子玩,可是,家长们一定要“紧张”起来,大声对这些行为说“不”,在你的影响下,孩子也会跟着学会“拒绝”。

●在户外活动时,孩子需要上厕所的时候,即使没有卫生间设施,也一定带孩子去一个隐蔽一点的地方。


在性启蒙这件事上,家长们一定要有一颗淡定而又从容的心,去带领孩子,不要大惊小怪,遮遮掩掩,让孩子认为“性”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也要让孩子知道,爸妈是最亲近的人,但是,也要保持距离。关于“三米”的安全距离,也一定要教给孩子,和陌生人保持这个距离。

让孩子认识“性”,就像让孩子讲究卫生一样普通而又重要。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者,也是他们避风的港湾,如果有一天,孩子真的“受伤”了,也一定要接受孩子,告诉他们,爸妈一直都在,不要怕,才不会酿成了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