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赫赫的节度使是怎样炼成和消失的,你知道吗?

要了解节度使制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节”。

最早的“节”是指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比如《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復以为云中守。”

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发配到贝加尔湖放羊。苏武在牧羊时都舍不得把代表汉朝使节身份的“节”抛弃,一直拿在手里,按照他对节的尊重,当放羊鞭是万万不可能的。

到了汉末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掌管地方军政的长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需要指出的是汉朝的节没有特别区分层级,无论是“假节”、“持节”还是“使持节”、乃至“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

到了晋代,完善了这个制度,开始区分层级。“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代表不同的权力层级。

层级简略如下:

(一)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二)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三)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四)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钺为斧钺,一种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是专属于君主的刑具,偶尔暂借人臣,所以称为「假」节钺而不为「持」节钺。诸葛亮被「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及「亲秉旄钺以历三军」,指的就是假节钺。

持节都督镇守一方,也是后来割据地方的「节度使」之前身。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

节度使”真正成为官名是在唐代。

唐代节度使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多有取消,为了打仗需要,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节度使成为正式的官职是在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

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又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一般封郡王。朝廷任命节度使,要授予其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权势极大,极其牛皮。

需要指出的是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

安史之乱后,国中遍置节度使,多为安史之乱的叛将和平叛战事中崛起的军阀。各统一道或数州,军事民政、人事、征税等皆得独立;而且父死子继,自以世袭,或者以节度留后的名义发号施令。朝廷无力讨伐,默认其地位,世称藩镇。藩镇制度是导致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代时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以至于皇帝的废立都取决于节度使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都是出身于节度使。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搞独立王国的教训,对各节度使采取了用金钱田地换取兵权的做法,史称“杯酒释兵权”。用温和的方式把兵权从军头手里收回,然后派遣文臣知军州事,限制了节度使节制郡县的权力;又以转运使接管了节度使的财政权利;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凡此种种,节度使权力基本被架空。之后,节度使一般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称“某某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是所谓的“使相”,同时也用于武臣的加官。

南宋时,有加至三镇者,就是说名义上兼任了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如护国、宁武、保静军节度使刘光世、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张俊、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韩世忠等。

辽、金都仿唐制置节度使,但此节度非彼节度,往往有名无实,地位也远不如宋朝的使相高。

到了元朝,蒙古人直接废除了节度使制度,由此这一官衔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