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难以拒绝“垃圾食品”?

众所周知,我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的“垃圾食品”,而尽管不少针对“垃圾食品”的说法(例如“垃圾食品”会致癌)都并没有什么根据,但它们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样一来,很多人便会想尽办法躲避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食品”,以规避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不过,相当一部分人都对“垃圾食品”十分热爱,这究竟只是一种逐年累月养成的习惯,还是多种因素交杂而成的必然现象?我们不妨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来一起了解人们喜爱“垃圾食品”的原因。

“垃圾食品”为什么对人有害?

虽然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人都对“垃圾食品”的概念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妨碍科学界对此类食品有一个大致的定义。一般情况下,科学界会把营养物质比例失衡、长期食用能够导致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的食物,统一归为“不健康食物”,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之所以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和它们通常所具有的三个特性(高(加工)糖含量、脂肪酸比例失衡、高钠含量)密不可分。大量摄入以果糖为主的加工糖(它们通常会以“果葡糖浆”或“高果糖玉米糖浆”的“马甲”出现在配料表之中)会扰乱人的能量代谢和食欲调节机制,从而让人体对“吃饱”的判断模糊,进而在不知不觉间摄入了超过身体所需的食物,同时也会使身体的代谢负担加重;食物中脂肪酸比例的失衡不仅仅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还会间接对代谢造成不利影响;至于令不少人“喜闻乐见”的高钠(盐)食物,它们会通过干扰血压平衡的维持,直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食品添加剂并没有被归为“垃圾食品”危害健康的特性?实际上,目前适量使用的绝大多数合法食品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通常可以忽略,而即使是少数在健康风险上有所争议的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甜味剂),它们对身体有害和无害的证据相互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一般难以判断它们对身体的最终影响。

为什么我们如此钟爱“垃圾食品”?

在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场景绝非少见——我们一边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被‘垃圾食品’诱惑”,一边却会经常忍不住“饱餐”一顿“垃圾食品”。这样的矛盾,固然可以用定力不足等原因来解释,不过实际上,我们喜欢“垃圾食品”,倒和自身定力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多地是外界因素和身体内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下列几种因素往往会导致你在面对“诱惑”时放弃“抵抗”,选择用“垃圾食品”来作为主食:

  • 烹制食品的时间不足:显而易见的是,自己所烹制的食品,其营养价值要远远好于从外面购买来的各种加工食品,这主要是因为加工食品为了吸引顾客购买,通常配方会倾向于含有更多的加工糖、盐、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不少有力的研究证据表明,加班、工作紧张等因素会通过缩短人们可以用在烹饪上的时间,从而“逼迫”人们由自己烹饪食物转为购买快餐;而更加糟糕的是,在办公场所等地点周围分布的快餐店的食物(自然也包括可以在办公场所轻松获得的“外卖”),其为“垃圾食品”的可能性要较在其他位置买到的食物明显更高。除此之外,在办公场所等“非常规”就餐地点就餐,本身就会提高人们选择“垃圾食品”的可能性

  • 广告宣传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见到各种各样的食物广告,不过少有人想到的是,食物广告其实也可以对人们的就餐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且无论是孩童还是大人都会“中招”。而具体到我们身边,由于“垃圾食品”生产厂商在广告方面的投入更大,广告的覆盖面积和出现频次更广,因此它们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于很多人会直接受到这些广告影响,而在选择订餐时更倾向于选择广告所示的“垃圾食品”。“垃圾食品”的广告宣传所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即是,儿童在看了此类广告之后,一般会在不经意间对食物的风味等指标更加注重,并直接产生与广告密切相关的饥饿感。

  • “视觉饥饿”和“饥饿效应”:“视觉饥饿”是指人们在看到食物的图片(尤其是美食的图片,或是经过仔细修缮后看起来十分诱人的食物图片)时,视觉信号会在传达到大脑后刺激脑内负责能量代谢和食欲的区域,从而直接产生食欲的现象,尽管它直到不久之前才被研究透彻,但依然不妨碍它在食欲调节机制中占据了一定地位。鉴于不少人在社交网络或是媒体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深夜报社”(指在夜间突然看到他人分享的美食图片或视频)现象,“视觉饥饿”的意义不可谓不重要。与此同时,人们在饥饿之时,经常会在饥饿感的驱动之下,主动放弃选择食物时的“理性”,从而进食大量“垃圾食品”,这样的“饥饿效应”同样也是影响人们进食“垃圾食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避免“垃圾食品”的威胁?

既然我们早已明确了各类“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那么尽量避免因一时冲动而摄入垃圾食品,这一点无疑十分必要。而要想成功做到这一点,仅仅有强大的意志力可能远远不够,毕竟摄入“垃圾食品”不仅仅取决于意志,还是很多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结合所造就的。下面的这些策略,可能会对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有一定帮助:

  • 避免受周边“垃圾食品”氛围(如广告、家中存放的大量“垃圾食品”、同事或朋友喜爱“垃圾食品”的习惯等)的渲染,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社会交际,从而让你“笼罩”在健康食品的“氛围之中”;

  • 尽量不要因工作而牺牲自己的就餐时间,如果的确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保证足够的就餐时间,那么你至少应该在身边备上一份健康的餐食,而不是靠外卖和快餐店解决问题;

  •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视觉饥饿”效应,夜间访问社交媒体等可能出现“深夜报社”的媒体时应格外小心,同时最好给朋友们传达“我不喜欢‘深夜报社’在身边出现”的信号;

  • 仅在你真的很饿的时候进食,因为有时看起来很严重的“饥饿感”,其实是身体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恰当的信号,而倘若在此时进食大量食物,那么你前期的努力很可能会因此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