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二战法国战役:马奇诺防线真的一无是处,完全是摆设吗?

1940年上半年两场大战役,对于历史与军事研究者而言,其实别具意义,尤其法国之役,德军以闪电战一击击倒法兰西第三共和,标志着近代战争思想的转折点。当中法军曾营建当代最雄伟的防线阵地——马奇诺防线,在整场战役中几成无用之物。然而,马奇诺防线是否真正“有用”?

      法军战略转型:马奇诺防线存在的合理

如果要讨论马奇诺防线,要回到普法战争后为防范德国入侵而构筑的法东要塞群防御体系。要知道法国向来是肆战之地,东部至德法边境距离太远短,战略纵深很浅,所以法国已开始重视边境塞防,色当要塞与凡尔登地区的要塞群便为当中重要二例。

自19世纪以来,法国国内防守便是以东部丘陵地带的要塞群为主轴,要塞最重要是可以限制军队的运动与突击能力,等同加厚了战略纵深,而且若果有些要塞位居战略要冲,那更可吸引大量兵力,让后方军队有时间集结及调度兵力。

这段时间法军虽然重视塞防,但主要军事原则仍然是承袭自约米尼的“进攻至上”精神。然而,基于德国人口比法国多,且一战时法军损失惨重,几乎损失所有1896至99年出生的男性人口,故战后开始特别重视防御作战,务求以火力及纵深防御来达到“拒敌国门、减少伤亡”的目的。包括安德鲁.马奇诺在内大部分法国军政要人,均曾参与一战的凡尔登会战,体会到战争的惨烈及凡尔登要塞群的坚强防守能力,间接导致他们战后一改狂热进攻精神,专事防守以防德军再入侵。

当法国一战以后收回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防御前缘难得的向前推进近100公里,而且两省煤铁资源丰富,为保护两省兼作为法军东部要塞防线系统的延伸,马奇诺才有将原有的东法地区要塞及防御工事群,进一步改良并延伸到新国界上的构思。

关于这条防线如何雄伟,网上有太多资料,不用详述。然而马奇诺防线的重要价值,在于对方即使有能力攻下,也需要相当时间及消耗才能突破,这才能换取时间,让后方的法国守军集结,对于突破后的敌军进行拦截打击。而且突破范围只是一个至几个点,突破后对方的行动方向也是可以预期的,较容易拦截;再者在阿尔萨斯-洛林一线上,法军防线呈倒L字型内线作战,移动距离较短,更有利守军调动部队。关键是,任何防线都需要有预备队,在敌军突破防线后未恢复时便予以反冲破坏,否则防线再强也是没有用……

德军对于马奇诺防线基本上是“无解”的,马奇诺防线主要建于丘陵地带,加上大规模地下化工事及山体防护,普遍工事不是非常坚固就是小的轰炸机也难以炸中,能对付的只有“硬轰”:事实上,德军开发的一系列超级重炮与列车炮,例如Gamma Mrser、卡尔臼炮、古斯塔夫列车炮等都是用来针对马奇诺防线及低地国家的要塞防御工事的。而最后的黄色方案各个作战计划,更将主要进军目标和方向都集中到低地国家,证明德军也意识到强攻马奇诺防线除拖延部队突破时间外,根本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德军被迫以联军预想的方向进攻,一方面是因为当地交通网足够运输大部队,同时一旦突破,更容易在法北平原地区实施大规模机动及兵力展开,包抄联军并进行战略决战;但另一方面,亦因为马奇诺防线突破非常困难,对于避忌持久战的德军而言更为不利……由是可见,马奇诺防线不就达到封锁德军进攻与迀回空间的战略目的,甚至迫令德军进攻法军想他们进攻的方向吗?那为何法国仍会战败投降?

      错误不在马奇诺防线,而是法军本身?

首先必须留意,读者不要“马后炮”地认为马奇诺防线昧于当年装甲战发展形势:1920年代晚期,无论苏联还是德国都未发展出成系统的装甲战模式,当时最先进的是英法两国的部分实验性单位,各自已在试验团级甚至旅级的机动单位,其中法军的骑兵旅更试验以轻战车、装甲车及运兵半履带车为主的高速机动单位,算是欧洲同期最先进的机动部队了。

这亦引申到另一问题:现在英文资料几乎没有详细阐释过马奇诺的战略战术思想,毕竟他不是职业军人而只是一名高级公务员,然而作为战争部长的6年间,还是有推动法国陆军现代化发展的,例如上述骑兵旅机械化、轻战车及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组合使用等也有相当的贡献,不能算是一个军事思想守旧的人。

另外,根据不同的资料与计算方法显示,马奇诺防线建设时间大约6年(1929-1935),共用了35-50亿法朗,约合1930年国防预算的25-36%之间,不过由一些资料所记,马奇诺防线的拨款并非出自常规军费开支,而是法国国国会的额外拨款(P21-22,Fortress France: The Maginot Line and French Defenses in World War II),而且军费除28-29年外,其余时间都是保持上升的(币值上),所以顶多只能说马奇诺防线限制了法军军事预算的升幅,但蚕食的话并不见得。

基于马奇诺防线异常稳固,联军可以收窄正面防线,集中其最精锐正规师部队于战线左翼方向,从而有能力阻止德军自低地方向的任何进攻......不过,事实上不如此理想,且其中最大危机更是来自法军本身-一般读二战史的大概都知法军在间战时缩短兵役制至只有一年多一点,这明显让军人的士气与后备军的熟练程度普遍都不及对方德军,但更大问题在于战时反应太慢与中央组织混乱,而这些问题除了一般老生常谈的原因,更主要和以下三点有关。

1. 法军没有中央调度及指挥机构,非常混乱:相对于德军有同时调动海陆空三军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 OKW,令人吃惊的是法军竟然没有三军总指挥部,总帅甘末林和海空军司令平起平坐且还在不同地方坐镇,协调并要求大规棤移防协助非常困难,而对于英国远征军,他同样没直接调度权,仅通过远征军司令调度部队。再加上法军最上阶层将领的指挥过于落后时代,而且年纪太老迈,无论是进攻还是积极防御作战在指挥及调度上都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甘末林在法国战役的准备和前期阶段一直拒绝采信部属及空军同僚对于德军在亚丁森林的评估与侦察报告,导致最终铸成大错。

2. 色当要塞到东北部法比海岸地带缺乏强固的防御区:法国战役中联军左翼的整条战线,是由马奇诺防线最左翼开始,蔓过法卢边界,然后进入比利时境内至安特卫普港附近。由于防线折入比利时境内联军的后方与预备队需更要贴近法比边境,导致后方北法大平原一带都处于防守真空状态,英法联军非常容易由后方切断。

这里本来是平原带,没有能强化防御工事防弹能力的丘陵地形,难以建立马奇诺式工事;另方面比利时南部地区瓦隆人传统上较亲法国且有独立倾向,然而法国在抗德路线上甚需要比利时支援,为免比利时起疑心,法国也避免在该地建立强固的要塞防御群。由于间战期间英法抗德的防御战略就是提前进入比利时要塞区协防,但除参谋部外,一般中低级军官或士兵很难称得上熟悉当地情况。这种有事时进入比利时协防的方法效果成疑。

更大问题是,卢森堡北部至比利时南部的亚丁高原 / 森林区原本是阻击德军进攻的天险之一,但由于卢森堡一直紧守中立原则,联军无法抢先进驻,加上国土太小,一旦被另一方入侵就会迅速失守,故亚丁森林其实是全防线最弱的地方;加上法军最高层固执的不采信德军会穿越森林发动进攻的情报,令危险性进一步加大:只要阿丁一旦被突破,敌军成功攻下色当要塞,后面就像“热刀切牛油”一样了,而法军部署在阿丁森林前方的第九军团又偏偏是当时战备最弱的部队……法军“拒敌国门”的如意算盘,最终不但打不响,且更以卢森堡为崩溃点,直接导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败亡。

3. 陆军部队无线电化程度低,无法有效进行调度:

必须指出的是,法国陆军在装备上和德军并没有明显差异,部分甚至优于德军;法国陆军普遍步兵师的机动能力亦和德军不相上下-都只是以骡马作为駄运主力的旧式师;双方可真正用于装甲战的坦克数量其实差不多,其他的轻战车方面,一、二号战车除速度外,对着占法军主力的R35及H35系轻战车根本全无优势可言。

对部队战力的最大限制可能在于通讯能力。间战中的二十年,法国陆军预算中只有不足0.5%用于无线电研发与购买,结果连带影响军中无线电通讯系统的建立……更“惨重”的是,基于了解到无线的弱势与对于无线电通讯的保密性缺乏信心,法军最高层更愿意使用有线电话与信差传递重要军情,这令法军的整体反应比德军更慢。在运动战与机动防御当中,失去反应先机可说是十分致命的缺点。

法军忽视无线电在战术上同样致命:一战的战壕战,师级部队展开大约1-3公里,电话和旗号等仍可胜任,但到二战时由于主要依靠运动战,一个师级部队宽正面大约5公里了,若是机械化部队,部队正面可能更大,要保持师内的攻防协调或传呼火力及空军支援,无线电几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无线电在法军各部队的运用也不若德军普及,甚至连法军坦克都只有重型坦克查式B1每辆都有,其他坦克部队则只有连级部队车有,其他装甲车或运兵车就更少了(讽刺的是,马奇诺防线很充足);相对来说德军每架坦克、大部分侦察车与装甲运兵车甚至飞机都有。这差异在战力上的显示就是:法军各部难以由基本战斗单位方面开始进行协调,呼叫火力覆盖及空中支援能力不太强;相对地,德军装甲单位协调更容易被做出小部队细微的战术动作,而且更能呼叫空中支援,作为炮兵的延伸。这才是德军发挥战力的关键。

      总结:

在机动战环境中,坚强防线有没有用?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军的巴列夫防线被埃及军击溃,作用也受到质疑。然而埃军是用了5至6日才肃清巴列夫防线继续进攻,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彻底动员的以色列国防军利用这空档击溃叙利亚军并全速回师了,巴列夫防线死死地拖住了钳形攻势中的南钳,才避免以军被两面夹击的危险,且把阿拉伯联军胜利机会彻底关上,可见在机动战中这种具纵深的防线仍有巨大作用。马奇诺防线的作用虽不一样,但亦封锁了德军对法军战线南翼的攻势,然而法军缺乏的是一支足够现代化并能利用大好形势的军队,这若说和马奇诺防线有关,倒不如说是自己的建军问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