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明明很讨厌吃香菜,但长大后发现,怎么开始喜欢吃了呢?

你是不是小时候不喜欢吃很多的蔬菜,比如苦瓜、香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没有那么反感这些蔬菜,反而爱上了这些蔬菜。

小时候爱吃甜味的东西,比如汽水、奶茶;长大后却恰恰相反爱上了带涩味的咖啡和茶。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还是我们有意识地去改变了饮食习惯?

那先来讲讲为什么不爱吃?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食物特殊的气味,另一个就是文化和遗传原因。

说到食物的特殊气味,立马想到的就是“香菜”。喜欢的人觉得它的香味犹如少女的气息,而讨厌的人就觉得它一股臭虫味道,甚至有一些地方叫香菜为“臭虫菜”。

香菜的挥发油成分复杂,我们吃的茎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壬烷、癸烷 、苯 乙醛 、十一烷 、癸醛 、环癸烷 、十一醛 、十三 醛 、十四醛等。

经科学家调查不喜欢吃香菜的人里存在一种名为or6a2的基因,这是一个立正于检测香菜中特有气味的基因。

明明是同一种气味,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这就要从味觉偏爱的因素说起。

影响人类味觉因素和人种、文化、环境都有关系,是先天原因和后天影响综合的结果。

1991年,实验心理学家Linda Bartoshuk发表论文,表示按照研究结果,根据味蕾的多少和敏感程度人类可以分为“无味觉”,“中味觉”和“超味觉”三种。

光看字面意思,好像拥有“超味觉”的人会更喜欢复杂的味道,但其实恰恰相反。虽然味蕾数目比别人多但是他们体内会含有一种叫“6-n-丙基硫氧嘧啶(PROP)”的化学物质,更容易尝到食物中的苦味。

作为人类味觉偏好是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天生不爱吃香菜其实也是对一种自我保护。

植物中会含有自我保护的化学的物质,大部分物质是苦味的。植物毒素就是防止被动物吃掉。人类不爱吃其实也是味觉在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为什么我们又爱上食物了呢?

人们在儿童时期的味觉是最敏感的,对一些从未尝过的食物,有的孩子要尝试12次才会开始接受新味道,但味蕾的“更新换代”又非常快,一周内味蕾就会重新“长一次”。

年纪越小更新速度越快,年纪越大更新速度越慢,味觉因此更为迟钝。

随着年纪的增长,味觉没有之前那么“灵活”,所以老年人更喜欢威士忌的味道还有一些味道浓郁的食物。

而糖果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儿童的味觉很“灵活”,所以对糖味是非常敏感。

所以在吃糖果或者其他带甜味食物时,也会比成年人所尝到的味道更好。当然,对于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儿童的反应也更加强烈。

另一方面味觉偏好受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影响。

中国人喜食皮蛋、霉菜梗,西方人爱吃的乳酪,西方人来吃中国特色会觉得很怪异,而中国人吃乳酪也不能接受,感觉像是在吃烂掉的东西。

既然人会因为时间而喜欢吃自己原本不喜欢的东西,那么人的口味就那么容易改变吗?

改变口味其实还是要不断的尝试,重复刺激味蕾。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味蕾多久会适应,那也得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