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史以来1000名最伟大科学家放在古代中国,能改变什么?

在某问答平台上, 有一位童鞋问了这样一样问题:把各1000名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家放到中国能大大提高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古代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缺少了科学家吗?

这个问题其实换一个问法就可以轻松得到答案——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相信多数人都会直接回答:当然是后者!

没错,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这些人在古代中国不会成为科学家,他们的天赋或许依然可以成为出色的人才,但是与科学无缘是肯定的。

实用的中国与神学的西方

这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社会的大环境开始说起。我们知道欧洲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是以基督教立国的,在千年的中世纪中,教会掌控着西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期间发生了很多逆发展事件甚至是文明倒退,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但是我们看看古代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延续数千年的世俗社会。是的,中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握有权力的“国教”,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朝代(如果硬要说,商或许可以算一个,但那也是中华文明相当早期的事情了)。

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所以感受不到,但在外国的历史学家看来,中国才是异类,因为人类文明史几乎所有成规模的文明,都有一个权力相当大的宗教。于是有一些外国专家不甘心,将我国“天子”制度的实现认定为是“政教合一”的体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反对这种强行分类的方法,中国的制度不能用西方的规则硬套。

这是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社会的稳定性不同,研究显示,在不确定性越大的环境中,宗教的势力往往也会越大,而在越是可预判,可掌控的环境中,世俗的力量也就越大。我国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优势,农业生产不仅早早成型,在后来更是高度发达。

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与相当工程都显明领先于时代,公元前200年的战国时期就修筑了世界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1500年前的北朝就出现了非常专业的农业著作《齐民要术》,其中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精细程度达到了每两株苗之间应该有多少距离。所以在我国古代人民的心中,收成更多的是与自身的奋斗相关,“人定胜天”的思想萌芽也是从农业中诞生的。

自掘坟墓的基督教

为什么要说这些社会区别呢?说起来也很讽剌,其实基督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托勒密的地心说天文学被引用进教义中,以五星二曜对应上帝七日创世纪,天体间大圆套小圆的运动规律对应圣经中的种种教条。

这种逻辑就让研究天文学被认定为是理解上帝意志的绝佳手段,以同样理由诞生的还有“自然神学”,教士们认为既然自然都是上帝造物的成果,那么研究自然就等于是研究上帝。于是无数虔诚的教徒、修士与贵族抽身到“更靠近上帝”的研究中来。

当然现在回头看来,这其实是基督教创立时就留下的巨大BUG,这些研究最终的结果只有可能会导向科学,教士们与信徒们亲手挖了一个坑把基督教埋了。谢幕了神权时代。

不务正业是无法活下去的中国

而中国呢?因为我国古代“早熟”的世俗社会,没有多少位置是留给“研究星星”或是“研究自然”的。个人的奋斗上可以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下可以钻研一门手艺,养家糊口保老小温饱。如果有人像法布尔一样整天趴在地上研究昆虫或是像列文虎克一样把时间消耗在磨制镜片上,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没有时势何来英雄?古代中国本就不是一个可以养育科学的土壤。偶有寥寥数位如沈括等的杰出的古代科学家,也多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涉及了部分科学研究,最要命的是昙花一现,在此之后就再没有后生接下他们的研究发扬光大,不成体系没有规模,只是塞西方科学家是没有用的。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小时候的一个疑问——为什么都说唐诗,后来的诗就不再出名了呢?难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三人的文学素养反而一代不如一代了?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盛唐时期诗歌流行,诗人极多才造就了唐诗之名。后来虽不乏才子,但诗的地位已经被词曲取代,自然就盛景不再了。

所以,西方科学家并不是有什么构造特别的大脑,我国也不是没有可以成为世界级科学家的人才,这些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会诞生的事件,是没有那么简单可以轻易扭转的。

我是酋知鱼,一条会背《长恨歌》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