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燕郊的生活便利度很高,很适合生活,比北京还要方便,出了小区满大街的餐馆及各种服务业,还有菜市场。
从生活成本上来说,日常消费品的价格比北京略低一些,但也没有低到消费自由的状态。这一点全国各地都类似:我去年在江浙二三线,觉得那边的物价甚至有点高,北方小县城,物价也没有低到哪去。
这是由于很多消费品工业化生产,供到全国各地的价格都是类似的,大城市由于物流更发达成本更低,甚至还要便宜些;
第二,燕郊的房价很低,至少相比北京来说,低得多得多。燕郊现在的房价水平,大致在1万左右,最高点的时候达到了3万,之后一直阴跌下来的。
燕郊的房租价格更低,燕郊租一个正规三居室,也就两千多块钱。3000以内肯定能搞定。
生活成本很大一部分源于房子,房价低房租低,自然是更低的生活成本。
第三,燕郊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再有什么发展了,城市已经基本发展透了,未来的房子买卖,基本上靠本地或部分外来人口,按需购买,也就是自然购买力。政府大建新区的场景永远不会有了。
而外来人口,多数是依托于北京工作或生活,其它地方也很少有来燕郊的,完全没有必要,全国各地的地级市、县城,基础的日常都能满足,且各地大差不差。
燕郊本地的产业也不足以吸引那么多外来人口。过去靠房地产和传销,现在都歇了……
第四,从市场角度看燕郊的房价,这种自然购买力下的市场,会是长期阴跌状态。
但是问题来了,燕郊的房价贵吗?不算贵。
你买燕郊的房子会担心跌吗?我估计一多半的人不会担心跌,因为本身不贵,买了大概率是自住用,跌也跌不哪去,一套房子100万,跌到70万甚至50万也就认了。
你会真的买吗?不会。因为没有需求。它离北京再近,离我住的地方也足够远,所以那的房子买了没任何用处。
也就是说,觉得房价便宜,和买不买,是两码事,“我不会再贪便宜去那买房子了”。这其实就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
我认识很多人持有燕郊的房子,其实也不用,一直在那留着,亏了钱卖掉觉得可惜,不卖又自己折磨自己,这些人就是燕郊的泡沫。
第五,回想过去几年,很多人挖空心思说服自己,这地方的房价才2万块钱,应该不贵吧,买了应该能增值吧。那就是市场不理性的一个阶段。
很多人从燕郊买房亏了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就慢慢解决了,亏掉的钱会慢慢赚出来,人生路上栽个跟头,再往前走的时候,会更谨慎一些,也难说是什么坏事。
来源通货朋仗的微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