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知该如何出牌?——评《湮灭》

构想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有节奏的吉他拨弦声弹奏出欧美乡村风格的歌曲,在这种轻柔的背景音乐下,五名女士在野外丛林里前进,四周闪耀着如极光般绚丽的彩色光影,像轻纱一样弥漫在四周。灌木丛里长满不知名的漂亮野花,一丛丛一簇簇形态各异,女士们在草地与花丛中跋涉,累了便就地扎营休息。——这样的电影场景,是否很像浪漫的文艺片?

然而,进一步细看时,你会发现,露营的女士们实际上全副武装,携带各种杀人武器,路边的花草长成诡异的人形,黑夜里潜伏着吃人的巨兽,那神秘的彩色光影像法拉第笼一样隔绝了所有无线通讯,一路危机四伏,前途未卜。

没错,以上两种气氛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科幻影片《湮灭》的基调。

《湮灭》改编自2014年雨果奖最佳长篇的获奖作品《遗落的南境》第一部,作者杰夫·范德米尔。小说虚构了一片神秘的区域“南境”,以探险队的经历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影片的改编也基本上忠于原著,采用主角倒叙的方式推进情节,但基于篇幅关系,并未能完整展现里头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心理演变过程,许多剧情也需要依赖原著去猜测。但如果不结合原著,则情节主线容易退化成抗击外星人入侵的普通套路,观众将其当作冒险性质的影片看也未尝不可。

本片的主题是“融合”。来自外星的神秘陨石击中一所海滩旁的灯塔,在周围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闪光区域,被称之为“南境”。几年来,政府派出了许多支探险队进入该区域,但几乎没人活着回来,唯一回来的是女主角莉娜的丈夫凯恩,但回来的凯恩像换了个人似的沉默寡言还病得要死,促使莉娜下决心和其他几位女性成员一起穿过闪光的边缘,进入南境探险,以便解开南境与凯恩的奥秘。

像所有危机四伏的探险一样,穿过闪光边缘后,五位探险队员发现她们完全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甚至还产生了失忆,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进来的。当然探险任务不能因为一时失忆就中止,该前进还是得前进,于是五人继续朝灯塔方向进发。一路上,“融合”的主题渐渐显现出来。她们发现,“闪光”相当于一块无所不能的棱镜,能折射包括光线、电磁波、甚至基因、生命在内的一切物质,前者简单地让她们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后者则需要慢慢铺垫推演。由于“折射”而产生的“融合”能进行到什么程度?这里是最考察想象力与展示能力的场合。首先是低等植物的普通性状发生变异,全新形态,但没有危险,其次是爬行动物嘴里出现了类似于鲨鱼的一丛丛牙齿,开始袭击人,再接下来她们看到了前任探险队员的尸体,留下的录像里显示他体内出现了其他活着的东西,再往里走,草地上的植物长成人的形状,吃人的怪兽嘴里发出人类的语言,一切都像个疯狂的梦。

幸运的是,莉娜的生物学家身份对解密很有帮助,她发觉异常,灵感显现去观察自己的血液,发现了细胞变异的现象,进而推测闪光区域内的一切生命都有可能因为“折射”而发生细胞或基因方面的变化,而且,“折射”还会投射到精神层面,更加暴露出各人的内心。面对这片渐渐显形的未知世界,探险队员们产生了分歧,有人恐惧,有人退缩,有人另有想法。原著中隐去了这几位探险队员的名字,而是以职业取代之,似乎更是为了体现职业对个人情境的塑造,从而为各人不同的选择给出充分的诠释。附带说一句,这几名探险队员是那位早已被外星神秘力量控制了的女领队选拔的,她们都有个共同点:命运坎坷,或者说,倒霉。从丧女到吸毒、从出轨到得癌,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这些过去折射到队员们的精神层面,直接影响了每个人的结局。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批“穷人”应该是外星人为了早日融入人类世界而特意安排的。

作为影片中的主角,莉娜必须每一步都做出正确选择,才不至于像其他队员一样动不动就挂了然后领便当离开。要做到这一点,前半段还挺容易,譬如不一个人深入陌生的木屋避免被鳄鱼咬走,夜晚不出门避免被怪兽拖走,这都是避免成为龙套角色的标准手段。然而影片中针对主角的厄运并不会如此小儿科,后半段里,同行们很快也出现了诡异的症状,一歇斯底里的队员趁同伴们睡着时把包括莉娜在内的一干人等全捆起来,结果却被发出死亡同伴凄惨叫声的怪兽袭击而身亡。侥幸存活的队员们不仅退无可退,甚至互相猜疑,隐约透出谁都不能相信的悬疑风格来。这里,随着诡异事件的进展与不时闪回的回忆,莉娜也渐渐变得有点不可捉摸,跟随莉娜视角的观众倒是似乎成了主角,以一种第三人称视角观察着这一切。

队友们死的死,跑的跑,随着身边最后一名队友身体上长出植物枝叶而消失在丛林中之后,莉娜终于跌跌撞撞抵达了海边的灯塔,也就是“闪光”区域的中心。这里早已被融合得奇诡非常,水晶般的树扎根在沙滩上,衬托着长满藤条的灯塔,仿佛一切答案都在灯塔里。进入塔内后,莉娜不出所料地发现了前任科考队留下的录像,一名队员在地洞前留下遗言后拉响白磷燃烧弹自杀,而给他拍摄录像的人也出镜了一瞬,竟然是莉娜的丈夫凯恩!

现在,所有线索都指向那个地洞。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莉娜照道理应该赶紧躲远才是,但深入闪光区域这么多天她们已经耗尽全部给养,跑也无法跑出闪光区域,不如孤注一掷赌一把。——不得不说,莉娜作为主角,她的选择几乎一直都是对的,她在地洞深处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外星罪魁祸首。然而,那团不可描述的罪魁祸首从莉娜眉头采集了一滴血液,眨眼间便复制出一个和莉娜几乎完全一样的银色人形。——又一个关键时刻来了。面对神态动作别无二致的复制人,莉娜再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转身就跑。

遗憾的是,外星复制人不是吃素的,体弱的莉娜无论是躲还是打,都绕不过她,危机时刻她灵机一动,翻出队友留下的白磷燃烧弹,利用和复制人亲密接触的机会拉开了拉环。火光闪处,人形燃烧起来,逐渐引燃了灯塔,灯塔火柱冲天,海滩上的水晶树木也瞬间崩塌,整片闪光区域消失于无形。

看到这里,如果不加以思考,观众或许容易认为本片又是一部斗智斗勇战胜外星人的普通科幻片,但实际上这明显不是雨果奖的风格。别忘了,本片的主题是“融合”,一切都能融汇、交换,包括基因,包括自我意识。影片前半段关于细胞分裂理论的铺垫也都暗示了这一点。之前的探险队员们的身体无一例外被随机融合的其他物种的基因给搞乱了,包括癌症也在“融合”中大行其道,大部分队员像试验失败后的小白鼠一样死去。后来,凯恩接触到了外星神秘力量,被其有倾向地尝试融合,居然神奇地存活,只不过只能在闪光区域内活着,一出区域,仍旧生命垂危。再后来,莉娜面对的则是有了几轮临床融合经验的外星人,实力的巨大差距即使是主角光环也无法弥补。所以片尾的真相是,无论自愿还是被迫,莉娜都做出了最后一个正确选择:融合。没错,她和外星复制人在握手那一瞬发生了真正的成功融合,复制人和本体均拥有莉娜的一部分以及外星复制人的部分,而被白磷燃烧弹烧毁的是谁已无关紧要了,反正幸存的那个是混合体,既有莉娜的意识,也有外星生物的自我认同感。这具成功的混合体离开消亡的闪光区域,返回人类世界,同时还要面对同样是混合体的、苏醒过来的凯恩,两人对对方心知肚明,默契地拥抱在一起,可能会商量接下来怎么瓜分世界吧。

站在探险队的角度看,这是一场曲折而悲剧的冒险,但从外星人的角度讲,整件事情的经过似乎更加简明:地球的生物圈对它来说也是未知的,它于是施展手段,造出闪光泡泡这个巨大的试验场,将各种物种折射来折射去,期盼找出能让它融入地球生物圈的途径。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显然不能满足要求,正好各组探险队员的来临给它提供了再好不过的试验材料。经过多次失败的试验、死掉不少队员后,外星人也越来越熟练,它开始拥有了选择权。这里,外星人就像网中央的大蜘蛛,挑选一个又一个飞蛾扑火被网住的试验品,我们无从知晓它从复制凯恩、控制女领队到选拔新一轮候选人最后选择莉娜的准则,只能推测大概是因为莉娜既不像胆小的其他队员一样恐惧害怕,——那样不利于融合控制,——也不像女领队那样走火入魔,——那样压根不愿意回去人类世界,——而是内外兼修、矛盾较为平衡,从而莉娜最终通过了外星人的资格认证,带着改造人类世界的任务安全返回。

所以,比起死掉的同伴,莉娜还是很幸运的。她就像赌桌上深思熟虑的赌徒,在完全不知道对手准确信息的状况下艰难地分析出牌,末了在发现整个赌场都是属于对手的情况下,还憋出了一个大招:坐庄。她知道,赌场里赌徒都是双输,只有庄家才是赢家。投诚成为庄家,是莉娜最后打出的王牌。至于这张王牌是不是源自于她的本意,那已经无关紧要了。(作者:刘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