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被活活吓死吗?万圣节前夜,解析“恐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新年节庆,本意是祭祀亡魂,避免恶灵干扰,但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人们举办化装舞会、扮鬼捉弄彼此的狂欢盛典。在西方,万圣节前夜的街头上,人们纷纷带上狰狞可怕的面具,享受着恐怖的氛围,在日常生活中,看恐怖电影、逛鬼屋等等也是很多人消遣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人们喜欢恐惧,喜欢吓唬自己呢?这种体验又会对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恐惧是一个纯粹的负面情绪,其实恐惧本身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一无是处。

感受恐惧——内啡肽使你HIGH起来

之所以人们会喜欢吓唬自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能力分辨的清恐怖情景的真假,也就是说你知道你所自己看见的东西是假的。与此同时,外界的恐惧信号会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又与身体腺体相连,从而使肾上腺分泌出荷尔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促使内啡肽和类阿片物质的产生,制造出快感。

学会控制恐惧而不是被恐惧控制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对抗恐惧,而应该利用恐惧随之而来的身体机能变化,将它转化为力量与兴奋”。恐惧并非一无是处,有时我们要懂得控制恐惧,当危险真正存在时,比如一头熊正在追赶你,恐惧的反应会持续发生,使你能够迅速的采取行动,避开危险,同时对痛苦的反应也会变得迟钝。

懂得控制恐惧的人在面临危险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不管是面对猛兽的袭击还是陌生人的威胁,迅速产生的警戒和逃跑行为对于生存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享受”恐惧但不要“滥用”恐惧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观看恐怖电影可以帮助人消耗卡路里,并且在某些方面,恐怖电影还可以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当人们对电影情节的发展产生期待时,就会暂时忘掉焦虑和烦恼。如果你身体健康,胆子又大,偶尔被吓唬一回反而能找到如释重负的感觉。

但需要注意的是,恐怖画面及音乐容易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对于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对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经受恐惧的刺激也有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心理影响。所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恐惧的。

人能被吓死吗?

在上文中我们阐述了恐惧的一些正面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说到了恐惧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承受的起。“吓死我了!”是我们在受到惊吓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人真的能被活生生的吓死吗?还真有可能!

人在受到外界惊吓时,大脑会指令肾上腺渗透大量的儿茶酚胺。儿茶酚胺是一种神经介质,当人处于十分恐惧的状态时,肾上腺溘然开释的大量儿茶酚胺,会促使心跳突然加速,心肌代谢的耗氧量急剧增加。过快的血液循环会使心肌纤维扯破,导致心脏出血,最终使人心跳骤停而亡。

这种情况在当事人患有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但是从严谨的医学角度上来讲,患者真正的死亡原因往往会被归咎于心脏失血、脑梗等等,并不会说他是死于惊吓。

总之,恐惧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危险,但是当恐惧加剧到某种程度时,也会成为病态,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适当的开个玩笑无伤大雅,但不要太过火,也不要惊吓那些“脆弱”的人,否则真容易把人吓出个好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