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之大败局,败在何处?


【志投资】爱读书、好投资,总有你想不到的新鲜观点

近来乐视处于风口浪尖中,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职位,160亿元股权被冻结,7月17日,乐视网临时股东大会上,20余家乐视手机供应商到现场组织维权,股东大会顿时变成了“讨债大会”,不得不在持续二十多分钟之后草草收场。从一个“新贵”到现今债务缠身,乐视何以至此?本文咱们不列详细数据,只从逻辑上谈论一下乐视到底是怎么了,为此咱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谈到乐视,人们并不会陌生,无论在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乐视电视、乐视手机,还是在股票市场上的曾经的股价暴涨(15年最高上涨至179.03元)。一个个项目的上马,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估值不断水涨船高。有人欢呼,有人质疑,直到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爆出,相信人们才会思考,到底乐视是对先进模式的探索,还是只是玩概念,讲故事。

《大败局》一书不知道读者们读过没有,这是一本国内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集,很值得一阅。在我看来,乐视犯了和书中很多企业家相同的错误,那便是彼得·林奇所说过的“多元恶化”,盲目的多元化造成“多线作战”,资金自然吃紧。

且看乐视至今所涉及到的业务领域:电视、影视、音乐、手机、体育、电商、汽车、云计算甚至是房地产,这么多的业务项目,如何保证齐头并进?自2004年成立,2010年8月上市,累计融资上千亿元,甚至董事长贾跃亭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尽数质押融资,就这样,还是陷入了债务危机,可见其项目有多“烧钱”。成立十余年,上市八年,还不能盈利,还在像初创企业一样在烧钱,你认为能持续多久?

更堪忧的是,乐视所切入的领域,都没能做到行业第一,甚至都进不了第一梯队,在行业内都只是二三流水平,缺乏竞争力,这是个很尴尬的局面,面对本来已经激烈厮杀的行业,乐视仍然硬闯,妄想用资本砸出一条道路,这又谈何容易?

在乐视最先的领域,视频领域内,便有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存在,在你们的印象之中,乐视视频能排第几名?手机领域,这更是一个早已“血流成河”的行业,苹果、三星、华为、小米……全球超过一万个品牌,竞争之激烈,实在可以想象。别人在行业之中深耕多年,尚且兢兢业业,而乐视随随便便就一头扎了进去。

一个产业中各个细分行业尚且有很大区别,更遑论在不同行业间?乐视旗下各项业务(线上、线下、零售、硬件等)所处领域各不相同,对于竞争力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在不同领域内还存在着原先驻扎在此的强大的对手。

我先花个几十百亿,进入手机行业,先干掉苹果;然后再花个几十百亿,进入软件行业,再干掉微软;再花钱,做电影,先挑国内电影巨头,再灭美国六大电影公司,这样的美梦,就算让谁做,谁都会只付诸一笑。


也许有人说,乐视并不是每项业务都要争第一,最重要的是贾跃亭所“创立”的乐视生态模式,只要模式运转通畅,自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确实,乐视生态为人所津津乐道,称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

平台:乐视网、乐视云、乐视LEUI

内容:视频、电影、体育、音乐……

终端:电视、手机、汽车、自行车、蓝牙耳机、路由器……

应用:应用商店、乐视商城……

但其中成规模的有几块业务?且是否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也有人说,乐视根本只是玩概念、讲故事,所进入的领域,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行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股票的估值,才能更好的融资,拿到更多的资金。

我不知道贾跃亭是真的醉心于自己的乐视生态,还是真的只会讲故事,我只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投资人,应该关注企业的发展情况,关注企业高层言行是否一致,战略目标是否清晰,我更喜欢专心做好主业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更容易成功。相反乐视这种多元化,又过于注重资本运作的公司我并不喜欢,多元化往往导致“多元恶化”,太过专注资本运作,太需要钱的公司,哪还有钱给投资者?


与其盲目多元化,不如好好经营自己的主营业务,这是在市场中存活下来的不二法门。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不要和我谈理想,我只谈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