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图:2015年6月新视野号探测器拍摄的冥王星

冥王星曾经是九大行星之一,在2006年因为自身的质量问题、自身的公转轨道问题以及自身的卫星问题,最后被开除行星之列降级变成了矮行。冥王星主要是由岩石和冰组成的,质量较小仅仅为月球的六分之一,在运行到近日点的时候距离太阳30天文单位(44亿公里),运行到远日点的时候距离太阳49天文单位(74亿公里)

冥王星表面温度低至零下225摄氏度,是太阳系内目前已知最冷的地方,这样的温度下根本不允许大气的存在。根据探测器对冥王星的探测结果,研究认为冥王星可能拥有一个地下海洋隐藏在深冰之下,冰面厚度可以达到10公里,差不多是地壳的二分之一厚。总之这里就是一个冰冻的世界,生物无法生存。

冥王星的行星地位被确定的第一天开始就有着很多的异议,对于冥王星作为一颗行星一直都有反对意见。曾在1998年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就提出过表决,要把冥王星开除出行星队列,但是那一次失败了。在200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在柯伊伯带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阋神星。如果继续坚持冥王星作为行星,那么新发现的阋神星就要成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照此下去最终太阳系内行星就可能达到二十颗。
一、因此在2006年天文学大会上重新对行星进行了定义如下:

它必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

它的形状必须近似于球形;

它必须独占一条轨道,轨道附近没有其他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二、而新加了矮行星定义如下:

轨道绕着太阳运行;

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他小天体;

没有办法最终只能把冥王星开除出行星序列,冥王星变成了一颗柯伊伯带的矮行星。对于这颗处在太阳系边疆的矮行星,天文学家是有兴趣的。之前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的时候在冥王星表面上拍摄了类似于蜗牛的移动物体,让冥王星的名声一度超过了火星等近地行星。
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解释分析,认为这是冥王星上的甲烷冰在氮冰水冰之上,因为冥王星的表面冻胀运动,导致它们的滑动。这就非常类似于地球上南北极的冰山在水面上移动。对于这颗远在边疆的矮行星,人类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探测才能对其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