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股票也要限购了?

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多家券商发布《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对投资者和产品或服务各进行划分。7月1日后,如果你的评级不匹配,那么以后要想买股票,可能会被“拒绝”哦。看起来一头雾水,咱们分几个部分来看。

首先看对投资者和金融产品怎么分类:

一、投资者的分类:把投资者分为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至于怎么区分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大家就不用太在意了,理所当然把自己归为普通投资者吧。普通投资者呢,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由低到高又划分为五类: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和激进型。

二、产品或服务的划分:按风险等级,由低到高,也分为五类: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

什么类型的投资者可以买什么样的产品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到,A股股票、B股股票、AA级别信用债、创新层挂牌公司股票是处在“中风险”层次,如果你被评为保守型或谨慎型投资者,那么以后买股票,可能要“折腾”一番。

各类投资者的分值:

(文末有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问卷可自行计算分值)

被划分为保守型和谨慎型投资者,7月1日后买股票,会遭到“拒绝”。得先签署“产品或服务不适当警示及投资者确认书”,确认了可以交易中风险以上的品种,才能买股票。

解读

如上一段所写,保守型投资者和谨慎型投资者得先签署“产品或服务不适当警示及投资者确认书”才能买股票,而且以后办理某些业务可能也比较麻烦。为什么要这样呢?目的何在?其实很好理解,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改革,这其实也是改革的一部分,以下详谈一下。

国内从有股市至今,一直都有政府的隐形担保,你想想直到现在被退市的股票有几只?很少很少,为什么呢?因为国内市场中散户占比7、8成,一只股票一旦退市,持股的散户将“血本无归”,那么人数众多的散户可能会(应该会、大概率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不和谐的)行为。

那么现在改成把投资者分类,把产品分类,如果你的评级和股票不匹配,实在要买,OK啦,再签一个“生死状”,既然已经告诉你风险很大,买者自负了,那么你自己就要去承担这个风险,出了事就不能随便出来“散步”啦。这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保50万)的政策是异曲同工的。

将来会怎样?

国内的政策实施呢,是不会搞“休克疗法”的,一定会慢慢试验,逐步推进,留给人们过渡的时间。虽然推出了这样的《意见稿》,但像我上面说的,不是一下子就禁止散户买股票了,也不是一下子就让企业大量退市了,注册制也不是一下子就让大量的企业上市,这个不是我们的风格。

这个准“政策”是改革进程中的一步,力图推进“去散户化”,但去散户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内市场投资者结构散户占比7、8成,完全去散户,那还玩毛啊,根本玩不转了。但一个事实是,这些年改革在不断地进行着,政策在改变着,市场结构在改变着,玩法也不一样了,作为散户(小型投资者),如果不跟着“进化”,那么会越来越玩不转,甚至被淘汰。

投资者需要被教育,用什么来“教育”呢,亏钱嘛,国外成熟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就这样来的,亏到散户要么退出市场,去买基金,要么自己进化成专业的投资者。咱们也会越来越向这样靠拢,将来会怎么样,其实就取决于你自己想怎么样,是进化还是被淘汰。

啰嗦了一大堆,下面附上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问卷,还有怎样计算分值的表格,交易软件上都有风险测评,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