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中的勇士!最后一个死也不投降的法国元帅:奈伊

?1812年10月,拿破仑征俄失败,撤出莫斯科。17日,法国元帅奈伊撤离斯摩棱斯克后,在克拉斯内附近遇到了大量严阵以待的俄国人,一个骑兵军官举着白旗来到奈伊阵前,俄国人被带到奈伊跟前,他告诉奈伊他是米洛拉多维奇派来劝降的。“法国元帅绝不投降,回去告诉派你来的人!”奈伊愤愤地回应道。但来人请求对目前的情况作出解释:库图佐夫和米洛拉多维奇非常敬佩奈伊元帅的勇气和军事天赋,他们从未想过亏待奈伊。但投降是不可避免的,拒绝就意味着无畏消耗勇士的生命。现在大军团将奈伊孤立在此处,奈伊不需要马上回复,在谈判期间他可以派任何人去核实消息。

被派去劝降的军官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他身着漂亮的骑兵制服,身上裹着毛皮上衣,骑在一匹干净整洁的马上,这与奈伊及其军官士兵的形容枯槁、衣衫褴褛形成巨大反差。就在这时,从对垒的前线突然窜出红色的火舌,俄军响亮的炮声和步枪声穿透雾气而来。这很可能是个假警报,由于难民接近火线,炮兵才开了火。“现在你是俘虏了!先生!”奈伊对惊呆了的俄国使者说,“你的人在你还在我们阵营时对我们开了火,你的白旗已经无效了!”来人虽然做了反抗,但还是交出了佩剑,之后的三周他将与第三军共度悲惨命运。

奈伊不顾一切尝试突破俄军的战线,他寄希望于使者未归俄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战斗未持续一个半小时。拉祖(Razout)将军率第二师进攻,但被霰弹近距离打击击溃。俄军即刻反击,步兵数量众多,骑兵扑向法军两侧。全靠奈伊、第一师和里卡尔将军的士兵的誓死抵抗才顶住了俄国人的攻击,成功掩护拉祖将军撤退使他们免于被摧毁的命运。很多溃败的士兵已无法重新集结,他们与混乱的难民一起漫无目的的逃入了浓雾之中,夜幕降临,哥萨克的追赶也停止了。

战斗损失惨重,但6门大炮保存了下来。德·费藏萨克的团在战斗时有400余人,现只剩下200人,伊利里亚团和第18团损失更为严重,后者还丢失了他们的鹰徽。朗尚坦(Lenchantin)将军被俘,拉祖将军负伤。

任何没有奈伊钢铁般意志的人此时都会万念俱灰,并试着与胜利者达成协议。但奈伊纠合了他的“军队”,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带他们重返斯摩棱斯克。所有能走的伤员都跟上了队伍,渐渐的也有一些落伍士兵加入了他们。尽管当天快结束时哥萨克仍对他们进行着追赶,处境绝望。“但是,”德·费藏萨克回忆说,“奈伊元帅的出现让我们安心。虽然不知道他打算做什么或能做什么,但我们知道他会有所作为!他的信心与他的勇气比肩。危险越大,他做决策就越迅速,一旦他做出决断就从不担心会失败。即使在这般处境下,他的脸上从未有过任何犹豫和不安。每个人都注视着他,但没人敢问他。”最后他用低沉的声音对身边的将军说,

“情况对我们不利。”

“您打算怎么做?”对方回应道。

“到第聂伯河的对岸去!”

“但是路在哪?”

“我们会找到的!”

“如果河水没有结冰……”

“它会的!”

这是奈伊第一次表露他避免投降的计划——在他的行军路线不远的北方某处流淌着第聂伯河,他将在天黑后抵达,借着夜色渡河摆脱打击人的追赶,沿河北岸继续行军。他希望能在奥尔沙(Orsza)赶上拿破仑,在那儿获得补给。

奈伊的地图质量极差,只标出了大致方位和含糊的地点。但他立刻带领一队人马离开,穿过雪地向北搜寻。在一处凹地,他下了马,清扫积雪后发现了一条结冰的小溪。奈伊凿开冰面,发现溪水仍在流动,“它一定是汇入第聂伯河的,”他说,“会带领我们到河边!”太阳落山,军队在一个大村子扎营,农民早已逃走,房屋内只有少量的食物。外面生了火,奉奈伊的命令,营火的数量远远大于实际所需,这是为了在人数上给哥萨克造成误导。人们安顿下来便开始做晚饭,伤员被送到里面进行救治。奈伊设了警戒哨,与哥萨克发生几次冲突后,后者便保持了很远的距离。哥萨克满意于对法军进行的削弱,他们认为对方已是囊中之物。

夜里8点,奈伊留下一小部分人盯着营火稍后赶上,悄悄集合了他的纵队向第聂伯河沿岸摸去,由一个农民做向导,此人是被几个波兰枪骑兵抓获的,并保证带他们到冰层足够厚可以渡河的地点。9点,奈伊到达第聂伯河沿岸。冰面有些融化,但周围有霜冻迹象,于是他决定不立即渡河而是等到午夜。3个小时能让冰面更加结实,也能让更多的落伍士兵、难民加入他。奈伊的冷静、沉着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漓淋尽致,在侦查完河面、下达命令之后,他裹上斗篷“像个婴儿”一样蜷缩在雪地里安稳的睡下了。

午夜奈伊爬起来开始指挥渡河。冰面并不坚固,而且唯一安全的方法就是单列走特定路线通过。两岸点燃了篝火指引道路。在大量步兵和落伍士兵过河之后,人们尝试着将马匹和货车运过河。一小部分马匹安全抵达对岸,大部分都消失在河流中。一辆满载伤员的马车在渡河时落水,人们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中挣扎呼救或抱着身边的浮冰,一些人被救了上来。奈伊跪在冰面上爬到裂口边缘从河水中拽上了一个人,后来被证实是德·布里凯维尔(De Briqueville)上尉,他幸运的从恐怖的后撤中活了下来并重新踏上法国的领土。

这次意外之后,奈伊决定将所有的大炮、马车丢弃在南岸。整队后行军继续,他们先是向北行进与河水拉开距离,接着西进。漫漫长夜,他们曾在树林中休息,生火取暖。奈伊希望他甩掉了俄国人,而且北岸没有半个俄国人,两次长途跋涉终会平安抵达奥尔沙。

但临近天亮的侦查带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黎明前他们惊奇地发现一伙哥萨克睡在农场里。他们穿过空旷的雪地和树林后终于踏上了公路,但道路上有明显的马匹脚印和雪橇拖拽的痕迹。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不久之前有大队人马经过,因为印痕还很新鲜。

普拉托夫,哥萨克首领,一天前率部渡过第聂伯河,这些经常骚扰法军的非正规军现得到受过正规训练的骑兵中队辅助,甚至还有几门架在雪橇上的轻炮。他们没有预料到北岸会有法国人,他们的目标是扑向大军右翼,只是急行军经过此地。没多久,哥萨克巡逻队便发现了在雪地中艰难行军的奈伊一伙人。一些人返回向首领报信,余下的与蜂拥而来的增援冲进难民的队伍,大肆屠杀着他们,直到将所有流离在外的人驱赶进军队的保护圈。

普拉托夫挡在奈伊与奥尔沙之间,他们比法国人更靠北,于是调头进攻奈伊。起初奈伊只以为他遇到的不过是非正规的哥萨克侵袭。他们从不攻击要害,等他们走进放几枪就会离开。但前面组成队列的战士都没能逃过哥萨克的长矛。情况越来越糟,普拉托夫的主力出现后,炮弹也向他们呼啸而来。法军面对这新危机,唯一有的就只剩奈伊全部的勇气和精力。

奈伊现在全部的兵力不过是一小股步兵,其中还混杂着离队士兵,他们没有大炮和辎重,每个人都只带了很少的口粮和弹药,而对手确实数量占优的步兵和无情的大炮。如果他们紧密列阵,哥萨克就会将他们驱至炮火射程内;若他们分散行军,骑兵便会向他们扑来。但经过两天一夜的行军,奈伊再次坚毅的面对了可怕的灾难——队列缓慢前进,在攻击稍弱的间隙他们停下来喘口气,但减员还在继续。在这场战斗中所有离队人员都不知所踪,一些人被抓了俘虏,一些人躲进了树林,但大多数人都遭到哥萨克屠刀的无情问候。只有仍在队列战斗人才有希望活下去,受伤或虚弱之人便没有了机会。他们坚韧而冷漠的接受着自己的命运。第4步兵团的中士大腿中弹,他倒下后冷静地对身边人说,“拿走我的背包,你会用到的。”但目前的绝望处境让这些最勇敢的人频临崩溃。奈伊与军官们在一片“乌拉”的喊叫声中面对着涌向他们的哥萨克,他们能做的只有守住阵型。

法军两路纵队前进,一队由奈伊本人亲自带领,另一队由埃南(Henin)将军带领。当俄军近战时一队顽强抵抗顶住攻击,另一队可以向前挺进;若两队都受到攻击,可以交叉火力相互帮助。战斗将奈伊驱近第聂伯流域,下午他们得到河边树林的掩护,俄军也暂缓了攻势。奈伊夜里在此休整,天还没亮又再度出发。他离开了树林,溪流穿过形成的沟壑让道路十分难走,这让很多虚弱疲惫的人再也无力走下去,他们被扔在了后面。天亮后俄军攻击继续。普拉托夫与奈伊平行行军,炮击和骑兵一遍又一遍的侵袭着奈伊不断减员的队伍。奈伊就是这殊死抵抗的灵魂与生命,他的身影出现在各处组织反击。他徒步穿行在人群中,在这儿或在那儿,他用洪亮的嗓音鼓舞着人们,最糟的已经过去;第二天他们就能在奥尔沙安心休整;他已经派人通知皇帝他们的到来,不久就会有援兵。

奈伊派去送信的人天亮就动身了,饥饿疲惫的战马,对周围环境的一概不知,而且需要随时躲避游弋的哥萨克,最终这个波兰骑兵在天黑后到达了奥尔沙。皇帝与近卫军在一起,他们从35,000减少到6000人,欧仁、达武还在。他们已经放弃了重见奈伊的希望,当送信人告诉他们他早上才和奈伊分开而且第三军余部正向奥尔沙挺进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来没有一场胜利能引起这样的轰动,全军都沉浸在喜悦中,人们奔走相告,更加坚信法军是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在得知奈伊向奥尔沙挺进的消息时激动地说,“终于,我拯救了鹰旗!我在杜伊勒里有一亿法郎【注:科兰古版本是三亿法郎】,我愿用所有换奈伊活着回来。好一个大兵!法军中不乏勇士,而米歇尔·奈伊无疑是勇士中的勇士!”

三支军队集合所有能作战的士兵,在欧仁的带领下出发寻找奈伊。他们走了好几英里仍未有发现,欧仁亲王在黑暗中间断停下,命炮兵有规律的开火,这是给奈伊的信号,若他能听到。不久之后,他听到了回应——遥远的步枪齐射声,因为奈伊已没有大炮可以回应。欧仁一边前进,一边用炮声为同僚引路。最后奈伊的纵队终于出现了,900余人的队伍,多数受伤——这是从斯摩棱斯克撤出的6000人仅剩的。

奈伊走在队伍最前头,在“Qui vive”(谁在那里?)的询问得到“Fran?ais”(法国人)的回应后,欧仁拥抱了奈伊。奈伊曾指责大军抛弃了他,但在被告知大军经历的事后,他又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没多久他的好脾气又回来了,甚至开起了行伍间习以为常的粗俗玩笑。(Ceux qui en reviendront auront les coquilles attachées avec du fil de 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