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2》有哪些教育理念值得解读?

就电影的整个剧情而言,《小孩不笨2》没什么精彩和特别之处,片中孩子的遭遇都是日常所见,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就如同在镜子里看自己。但在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我就在想,当时我是怎么样的,我的父母又是怎么样教育我的,看了后都深有感触,真的很真实。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对他们要求严格,稍有差错不是打就是骂,没有想过小孩子内心的感受,而孩子们也不想每天都挨爸妈的打骂,所以父母更应多引导他们。

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几时?你最后一次被别人称赞又是几时?很久很久了吧……

这是出现在电影开头和结尾的一段话,点明了本片的主旨:要懂得欣赏孩子。赏识教育认为,赏识产生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小孩不笨2》里的成才和学谦都是好孩子,但是不管他们多努力,父母总是不满意,每天都从不例外地厉词教导,强迫学习。成才的爸爸也极其渴望成才的学习成绩好,严厉呵斥他学工夫。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教导他们不要满足于当前的小小成就,是应该的。可是,采取的方法是否适当了呢?所以,我们提倡要懂得欣赏孩子,多给予鼓励和赞赏,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常常会抱怨孩子不听话,很坏,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庭、学校和社会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他们真的会误入歧途。有时,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笨。康德也曾经说过:“学习,应该是像诗人一样迷人的字眼。”若形成这样的一种氛围,即使没有父母的督促,孩子也会主动、努力和喜爱学习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就如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小孩不笨2》讲述孩子们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谅解而步入歧途。片中讲述了两个少年——成才和学谦,在错误的教育方式中如何成长。情节起伏跌起,如学谦从在家中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得不到尊重到离家出走再到一家团聚,扣人心弦,同时告诫:家长和老师要有一把与孩子沟通的钥匙,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是常常因为简单的几句话、几个动作或一个表情。“在责备中长大的孩子,和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在责备中长大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很缈小,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别人赞美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多多去了解自己的儿女。每个小孩都知道自己父母很爱自己,更希望父母能更多的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美中健康成长。在呆板的说教理念下,又穿插了许多生动的情节,让整部影片增添了几分乐趣,如:学谦的爸爸为了能与孩子在心灵上有所默契,学着现代孩子的话语“酷”“无聊”等词语;“付老师你需要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付老师没有说什么就忙着开车,可怎样都不能启动,原来在紧张之中忘了扭动钥匙等等。生动形象的情节深深吸引了观众,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思。

再回到文字的开头,在影片的整体剧情和人物设置上,我们能从2002年的《小孩不笨》、2003年的《跑吧,孩子》中找到相似的亲情演绎。两部都是儿童题材,都由相同的主要演员饰演,都在剧情和叙事手法上匠心独运又颇为相似,还是因为,这两部作品都在通过孩子相对单纯而明晰的世界传达着现实世界中一些最质朴而又最深刻的道理,而其中不管是明示还是暗喻,导演一直关心也一直试图在强调的,似乎离不开两个字:欣赏。不管是家长、老师与孩子间的教育脱节,学校、社会与学生间的权力失衡,还是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吵吵闹闹,关乎赏识,关乎打开心门的那把钥匙,关乎架在人与人之间的那道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