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何会以食物命名?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习俗。人们借以吃元宵来寓意新的一年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元 宵

在我国,传统节日多跟美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等等。

但是在这么多节日中,惟有元宵节是以食物命名的节日。这又是为什么?元宵节由何而来?

道 教

很早很早以前,元宵节并不叫“元宵节”而是“上元节”,意为一年内第一次月圆夜。

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信奉道教的汉朝皇帝有在正月十五祭祀“太一”(主宰一切的神)的习俗,并逐渐把正月十五作为节日推广到民间。

唐 朝

话说,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逃离长安。太子李亨在灵州仓促登基,是为唐肃宗。当时,叛军攻占了不少城市,危及当朝的政权安全。其中,有一位节度使郭子仪东征西讨,收复了不少城市,功不可没。

这一年,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入朝觐见唐肃宗。在殿堂之上,唐肃宗发现郭子仪两鬓斑白,苍老许多。想到自己登基以来,在外跑腿浴血奋战的都是他,就觉得自己一定要表达感激之情,要重重奖赏他。

但是经历了长年战乱,此时的唐肃宗很穷很穷,穷到手里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奖赏给郭子仪。于是,唐肃宗突发奇想,没有物质奖励,就给点精神鼓励吧。

由于当时刚过了春节,唐肃宗决定在上元节为郭子仪等众将士补过一个小年。他还命令御厨,在上元节这天,准备一种新奇的食物来款待众将领。

命令下来,御厨们纷纷傻了眼。要知道皇帝都穷了,皇帝的厨房里还能有好东西嘛?有的不过是一些粥、面、饼几类,还想要新奇的食物。这可急坏了御厨头子,急忙召集所有的御厨前来开会,商量对策。

当然,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虾米不被领导重视,可是却身怀绝技,每每在最后关头力挽狂澜,解决危机。

在当时恰巧也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御厨,一般开会这么机密的事情都轮不上他。于是,无聊的他就在厨房摆弄各种食材,他把一袋糯米磨成面,装在笸箩里,又把已经做好凝固的馅扔在笸箩里滚,滚的时候撒了些清水,馅料沾满糯米团滚成了白面圆球。

此时,天渐渐黑了下来。开会的御厨们也都饿了,就吩咐小御厨给他们整点吃的。随即,小御厨就把自己刚刚瞎整的白面圆球煮熟了,分给众御厨吃。

不料,大家吃了之后,都觉得粘而不腻,十分好吃,认为此物就可作为“新奇食物”来招待众将士。于是御厨头头立马叫来小御厨询问制作过程,并教会一干厨师。然后,连夜赶做了很多白面团儿。

上元之夜,唐肃宗在高台之上设宴款待郭子仪等平叛将领。一碗碗元宵端到皇上和群臣的手中,众人品尝着元宵这种从来没吃过的食物,都赞不绝口。圆滚滚的元宵和天上的明月相映成趣,正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向往。

在这一天,唐肃宗为此物赐名时说道:“这是上元夜,大家欢聚一堂时吃的食物,就叫‘元宵‘吧。”元宵传入民间后,深受民众的喜爱,上元节也逐渐被人们叫成元宵节了。

习 俗

元宵节这天,除了吃元宵、猜灯谜、迎紫姑、走百病等这些习俗,还有最重要的祭祖习俗。古时为年头佳兆,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团聚,吃元宵,表示思念祖先,以望祖先护佑全家团圆和睦。

祭祖习俗延续至今,每年的元宵节,家族中人,无论多远,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一起到自家坟上拜祭已经故去的祖先。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习俗,奔波在外的家人才能再次齐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秋叶网,一站式购墓平台。公正、透明、专业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