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雇员是导致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吗?

关于19世纪的中日甲午战争,我们的一些历史资料在总结战败原因中有一条,说是洋人挟技居奇,偷工减料,往炮弹里装土,导致清军的炮弹中了日舰也不爆炸,甚至说炮弹粗工滥制尺寸不合规格入不了炮膛。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说说往炮弹里填充沙土这事,还真的是挺冤的。19世纪的舰炮配发的穿甲弹是采用铸造工艺制造的,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钝感炸药,所以不能装填炸药,内部空心中都会装填沙子以调整重心,称为实心弹。实心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凭借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引起进水。

至于后来日本军舰上所使用填充烈性炸药的开花弹,在当时属于是新生科技。包括西方各国在内,在甲午海战爆发前,谁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以击沉敌舰为目的的实心弹更管用,还是以杀伤敌舰人员的开花弹更管用,争论个不休。

从1891年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下达停止购买外洋军械的禁令后,北洋海军的弹药补给只得立足国内。但是,国内军工企业对开花弹的研发显然不够,以致各舰弹药只能以实心弹为主,开花弹还是当年购买军舰时配套赠送的,数量极为稀少。中日大战迫近,天津机器局才临时抱佛脚,不分昼夜赶制开花弹,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产能极低且质量不稳定。据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在甲午海战后报告,定远舰在战前只补充了55颗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分得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时间里,定远舰的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可见,不管是说往炮弹填充沙土还是说炮弹制作低劣,根本不是洋人雇员的锅,反而是清廷消减海军经费所致的结果。

不吹不黑地说,洋人雇员不仅没有误了清军,反而是在战争中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19世纪后期,先后有近200位外国人在北洋水师担任重要技术职务,他们主要自英国,还有德国、法国、美国等。1894年甲午战争黄海大海战中,有8位洋船员随舰队参战,在此次北洋海军伤亡率并不高的战斗中,洋员有2位阵亡,4位重伤,其英勇程度可见一斑。

英国人琅威理来做北洋水师总教习,而海军司令是国人丁汝昌。在当时我国的现代军事经验还完全不具备,我们只能靠外国专家来帮助我们。“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这句话在当年的北洋水师中一直流传着。为什么不怕丁军门却要怕琅副将?那必然是治军严谨,训练有方,对于部队的训练、军纪等多个方面严格要求,这方面总帅做的自然是不如他,而中国的总帅不严格要求纪律,一个外国副将却严加看管,这也说明了在近代军事建设上,我国确实缺少经验。事实上琅威理不单是在治军方面十分严谨,还主张中国在北洋水师前期应利用自己的强大实力来提高国家威信。

英国人Alexander Puevis时任致远舰总管轮,战争爆发时,原本计划回国休假,但他留下参战。在致远撞向吉野过程中被击沉时,他也随致远永远沉入大海,年仅29岁。

美国人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从美国海军学校毕业后因美国紧缩海军建设而失业,1885年来华求职,被李鸿章考选为天津水师学堂教习,曾作为邓世昌的副手,从英国将订造的“致远”舰驾驶回国,后任威海刘公岛水师学堂教习。甲午战争爆发时,马吉芬的教习合约已满,但主动要求留在北洋海军作战。1894年9月17日,马吉芬作为“镇远”舰帮带参加了黄海海战,表现英勇,身负重伤。?战后回美国后,他撰文回忆北洋海军经历,并四处演讲介绍北洋海军和中国。1897年2月12日终于因为不堪伤痛后遗症折磨在美国自杀,当天也是两年前,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的纪念日。马吉芬下葬时身着北洋海军制服,墓碑上雕刻美国国旗和北洋海军军旗,墓志铭写道:“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