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3000万!宇航员舱外服可重复利用,为何不能带回地球?

中国空间站是我国独立建造的一个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90吨的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不过在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首次空间站的人员入驻,并且顺利地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这可以说为我国未来持续进行出舱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首次出舱的过程之中,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因为这是中国自己建立的空间站,并且是中国宇航员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所以任何的一个动作,其他国家都看在眼里。

中国宇航员第1次成功出舱,做了什么?

中国宇航员第1次成功出舱执行的任务也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第1次出舱,面对的问题不少,至少从空间的熟悉感来说,这都是一个挑战,所以出舱的任何时刻都是让不少人感到紧张。同时出舱时间还是达到了约7小时的舱外工作,这需要我国三名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聂海胜共同来完成,出舱的宇航员为刘伯明、汤洪波,聂海胜在舱内进行支持。

那出去做了什么?出去的工作不少,我国三名宇航员首次完成了空间站舱内外的紧密配合,实现了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同时后续还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所以任务还是比较多的,不然也不会在舱外活动约7个小时。

不过在舱外活动的时候,宇航员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直接性成果,例如:核心舱舱外全景摄像机拍摄画面等等,这都是我国空间站上的一个大应用。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受大家关注的点,那就是航天员身着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有多强,能用多久?

首先我们要知道,此次中国宇航员所穿着的舱外航天服,是中国自主设计,并且研究出来的。不过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对于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使用的、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存在了一个争议,如今关于“湘潭大学航天服设计成果疑遭剽窃”的消息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到底是归湖南大学,还是归湘潭大学,我们这里也不知道,也就不进行讨论了。

不过对于舱外航天服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当然价格也是比较贵,我国宇航员使用的“舱外服”强大之处,那就是融合了多种宇航员在舱外所需要的元素,确保宇航员的舱外安全活动——提供了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需要。

而且舱外服还具有足够强的抵抗力,能够防止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保证航天员的工作能力,结合航天服还能提供可靠工效保障及遥测通信保障等,所以功能十分强大。我们说了舱外服的造价比较高,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确实高。

当然这个造价格虽然看上去比较贵,但是对于我国太空研究,进行出舱活动,任务等情况来说,这不贵,这是宇航员们用生命在工作,一般人根本不敢挑战,所以值得了。不过相对于美国当年的一件航天服来说,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也并不高,他们价高达2200万美元,所以不要觉得我们的贵,他们的更贵。

那能够用多久?虽然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一件航天服的使用标准是3年15次,所以相对来说,有点可惜,但是作为太空活动来说,也是值得了,这就是航天服的情况。

这些舱外航天服为何不能带回地球,怕什么?

确实,看到这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航天服,很多人可能都会想,能不能带回地球,其实是不能的,这也并不是我们怕什么,就是不能带回来。

可能很多人会担心,在太空外行走了,会不会携带什么细菌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这完全不是我们怕什么,曾经我国在“神舟七号”任务之中,我们也说过原因,在“神七”返回时却只能带回来一双手套。而“飞天”舱外航天服却不能带回来,虽然舱外航天服可以重复利用,但是由于返回舱容积和重量受到限制。

所以舱外航天服将和轨道舱(气闸舱)一起坠入大气层燃烧消失,而不会带回来。所以总结一句话就是“舱外航天服可以重复利用,但是不能将其带回地球”,主要就是因为返回舱容积和重量受到限制,这个原因在“神舟七号”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这就是原因,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