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感觉生活令人疲惫?

KY小姐姐写给2021年春节:

我第一次通过KY讨论“去人化/人的异化”的问题是在2019年。在当时,觉察到这一问题、参与到讨论中来的人其实还并不多。

那时我已经见到了一些人:他们的真诚存在的能力已经受损;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没有深度;自身也欠缺生命力与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不可修复的,通过投入生产性、创造性的爱与生活,这些人能够把自己从这种处境中拯救出来)

这样的人是如此的多,他们找到我倾吐苦恼,以至于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不是浑然一体的人,而是与自身关系极为遥远的人。

那段时间我被问到了许多问题:

  • 我们与身边人的关系,是如何走到了图穷匕首见的这一步?

  • 我们是如何变得不敢相信、充满猜疑而无法坦言?

  •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感觉生活令人疲惫?

  • 为什么通讯录里的人变多了,我们却变得更加孤独?

  • 如果每个人都在孤独中期盼,又是什么使得我们无法相知相爱?

这些问题的一个可能的共同的答案就是:人的异化,也可以被称为“去人化”。



1.

随着996、打工人、过劳死等话题的不断发酵,我感到,2021年,“去人化”是一个更迫切地需要被更大范围讨论的主题。

去人化就是“使人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人性的人的过程”,是把人片面化、工具化和功能化。人的异化也指物凌驾于人之上(比如说原本我们买物品是为了满足我们作为人的需求,但消费主义绑架了我们之后,我们买物品只是为了拥有它和它的logo,我们并不需要它,并且因为无法拥有它而痛苦——这就是一种物凌驾于人之上的表现。)

分工让人与自己的劳动异化。人变成了劳动的“一个环节”和“一种手段”。我们的劳动不再指向最终的生产成果,而成为一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这使得我们的劳动失去了创造的快乐。

有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还会反噬我们,当我们压抑和改造自己,以适应劳动的需求时,我们扭转和改变了自己作为人的自身。

那些无时无刻处在工作状态中的人,在这样的异化中投入地是如此的深,以至于再也回不到过去那个仅仅作为私人性存在的、拥有完整人性的自身。

在现代社会,异化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2.

托马斯·洛伦·弗里德曼称呼这一代年轻人为“无根之人(the unrooted)”。我们与曾经生长于其中的文化割裂,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在大城市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作为原子,直面庞大社会的焦虑和恐惧感。

而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全世界对于“好生活”的定义不断趋同,正在把人变成无差别的一系列符号的集合。我们吃类似的食物、以类似的方式度过闲暇时间、追求相同的消费品牌。每个人的面目都在脸谱化的过程中变得模糊。符号取代了人性。

当物品、符号、生活方式,凌驾于人之上,不再是人的自由选择,而变成了一种“必须向其靠拢”的标准,我们的生活就被异化了——它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悖论在于,当生活也不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自以为的不断的占有,难道真正属于我们吗?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允许它们占领了我们,我们服从于它们的权力,而不是反之。



3.

联网对人的生活的入侵也已经过于深了。手机屏幕取代了人和人之间真实的互动。一些人性的极端面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凸显出来,而更多平和美好的人性变得更少被感知。

互联网越来越多变成了公共领域,并且,这种公共领域正在不断入侵我们的私人生活。

在这个时代,私人性是很容易失去的东西。我们交往“可能产生资源置换”的朋友,如果在某些领域有爱好则容易变成“KOL”,我们的真心话则越来越无处可吐露。

但私人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在私人性中,我们与他人产生深刻的联结,在这种私人的交往中,你是全面整体的真实存在(没有被“资源化”、“片面化”、“功能化”等等)。

我们需要这种全面、整体、真实的存在感,来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全人”的体验。我们并不伟大,但有血有肉。

对私人性的坚持,无论对于我们自身还是这个社会,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它是心灵健康的某种前提。日常的、微小的、平凡的、真实的,才是对我们的心灵来说真正的养料所在。(充满鸡血气息的励志学并不是啊喂,要小心哦)

有很多关于这个时代的宏大叙述正在消解我们,让我们的灵魂像小人鱼的灵魂一样变成气泡然后消失。

4.

2021年,我想要再次呼吁、继续呼吁、希望更多人加入这场社会呼吁——此时,这个时代,无比需要社会行动家的出现。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到重新建立起人性的生活的过程里,仅仅是提高这样的觉知,就能够为自己、也为这个社会保有更多的人性。

我们应当回归区域和本土的生活,对抗全球化的趋同浪潮。街角的一个小花店,本地最好吃的一家早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平静和快乐。

我们应当回归线下的生活,对抗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和心智的入侵,给自己留一些线下生活的余地,与真实的人连接,有一家集总是去看书的咖啡店,你和老板慢慢成为了朋友,是这样的与真实的他人之间的可能性。

我们应当竭力保有自己的私人性,以对抗公共性对我们的侵蚀。我们必须有私人性质的、不筹谋利益交换的亲人好友。对于出卖自己的私人性以获取所谓的资源与成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们应当坚持创新,坚持自己在劳动中有所创造,在我们创造时,我们必然能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不可替代和难以磨灭的存在。我们应当懂得给予他人爱,而不是仅仅等待被爱。因为在付出爱时,也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要作为“人”有尊严地存在,去用自己的生命有所创造,在生活中去爱和守护。这是我对自己在2021,也对未来的所有的日子,许下的心愿。愿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