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冰葬”技术,人体零下190 °C粉碎融化,可行吗?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这也是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几十万年的演化时间,人类发展出智慧文明,靠着聪明的大脑登上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级。

而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提高,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传统的观念。中国人有很浓的乡情讲究落叶归根,同时也有很强烈的意愿,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去世后大家都喜欢土葬,而在城市内比较多的是火葬,少数民族还有一些特殊的丧葬形式例如天葬等等。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没有灵魂没有意识一说,所有的都变成回忆和虚无。但是从情感上来讲,亲人们不愿意相信死者彻底消失,他们还寄托着很多的情感,因此很多人选择土葬而不是火葬。

但实际上土葬会浪费土地资源,而火葬会污染空气环境,而国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丧葬形式,那就是“冰葬”,靠着超低温度瞬间冻结遗体,之后在整体性的敲碎,靠着科技手段把里面的物质提取出来,最后就是清洁干净的骨灰便于储藏和祭奠。

“冰葬”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性,虽然看起来整体的操作过程清洁无污染,但是从情感上来讲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处理方式,因为想要留给亲人最后的温柔,很多人想方设法的去土葬。但实际上人体自然腐化的过程更残忍,只不过很多人注定无法亲眼目睹罢了,但事实就是如此。

火葬自不必说,遗体被处理成仅仅剩下骨骼,但整个过程就是燃烧,自然会对环境有一定影响。而少数民族的天葬,更加像远古人类一样,死后无需特别的处理直接回归大自然,只是需要通过动物来实现,我们吃动物一生,死后被动物吃掉,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冰葬的由来

冰葬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传统丧葬形式,因为基于他们特殊的生存环境,自然难以进行土葬和火葬,冰天雪地下“冰葬”就是唯一的选择。他们的传统丧葬形式,在我们看来也许有些残忍,当老人患病或者大限将至前,他们会向儿子提出自己年老困倦想要休息,这个时候孩子会准备一个冰洞,当老人躺进去,最后再封锁冰洞。

一个星期之后,老人面带笑容安然离去,儿子会把洞开一个口,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老人的灵魂离开冰洞进入天堂。其实这里边面带笑容安然离去,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这跟冻死的人“反常脱衣现象”是类似的,都是在临死前大脑欺骗了自己,产生了温暖的幻觉。

冰葬的流程和优势

地球大气层中主要的成分就是氮气,如果把氮气变成液态,温度需要达到零下196°C。把死者的遗体放入液氮中,有机质瞬间脱水,再借助超声波等,机体会变成粉末状,之后通过一些手段去除金属杂质等,就会得到粉末状的骨灰。

这些骨灰再运去安葬,在一年内很快就会被降解消散,达到最快速度的回归大自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大自然不会产生污染。但相对于土葬和火葬,冰葬的造价会更高一些。

冰葬技术开始于瑞典,韩国曾在2011年引进该技术进行试验,而我国武汉也曾引进该技术,作为试点研究。目前我们无法评估这样技术的好坏,很多人都还在土葬和冰葬之间争论着,专家说土葬不利于环境和发展,更加推崇火葬。

而大部分人从情感上来考虑更偏向于土葬,现在又出现一个冰葬,要想让大部分人接受这种形式,可能还需要很久的时间。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