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人三伏天和羊杂汤?有什么讲究吗?

据我所知,好吃的羊杂都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东部和西部的羊杂还不完全一样,西部地区四季都吃羊杂,而东部一般在伏天喜食羊杂的习惯,他们的羊杂在配料上有些技巧,但是大多属于羊本身的东西,韩少添加其它的配料,只在食用的时候会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调配,比如香菜、醋、盐等,但是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羊骨架、羊油先熬汤,并在这样的肉汤中煮羊杂,尤其是三伏贴东部地区的羊杂汤,据说还有“冬病夏治”的功效。

?三伏天,经常会有一些外地游客来内蒙古大草原避暑,说内蒙古是避暑胜地一点也不为过。在这里只需要避免被阳光直射,因为蒙古高原的海拔是1000米起,紫外线照射太强了!由于气候干燥所以昼夜温差非常之大,虽无法同新疆的早穿棉袄午穿纱相比,早、晚还是要适当添衣。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敕勒歌》,传唱的就是内蒙中、西部地区。

吃,是人类共同的话题,所以,到内蒙来旅游当然也离不开吃当地的特产牛、羊肉。但是手把肉和烤全羊等大家都知道的美味,不是我们的话题。

说到吃,经常会有一些外地朋友问我,你们内蒙人真厉害,大伏天的,怎么熬上一锅羊汤喝?我就会告诉他“这充分说明了你来的次数还少,还不了解内蒙,这里面有大智慧。”

这里说的羊汤,其实是羊杂汤,在内蒙伏天喝羊汤是有讲究的。

内蒙过去是边塞地区,苦寒之地,这里的冬天属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勤劳的蒙古人还要在冬季去牧马,放牛羊,牛羊不运动也会生病,放牧不光是找吃的,还要让牛羊有足够的运动量,这也是内蒙牛羊好吃的一个原因。

由于常年在风雪中奔波,风餐露宿,就免不了会有职业病,比如风湿病,关节炎、肠胃失调等。

草原上蒙古人聚集的地方流传着“冬病夏治”的说法,就是伏天的一碗热羊汤,可以驱走在严冬留下的疾病。他们不光喝,还要趁热喝,让身体从内到外出透汗,这时一定要避免吹风,尤其是过堂风。

内蒙的羊汤首先要用新鲜的羊骨架熬出底汤,再把新鲜的羊杂(是指羊的头、心、肺、肠、胃、四蹄等)洗干净后溧水,干爽后焯水(他们叫紧一下),然后再放到老汤里面熬,至少要提前一天熬好汤,所有羊杂在底汤中浸泡一夜,第二天才开始吃。

食用的时后,首先捞取汤锅中的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浇上还在沸腾热羊汤,同时根据自己口味爱好,加上蒜末、香菜、陈醋、配着当地的名小吃焙子一起吃。一定要趁热吃,要吃得满面红光,直到通体透汗,这时你就根本感觉不到一丝的酷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