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口罩能“一罩绝尘”?

10月19日,北京城进入“三警”共存状态:霾黄色预警、大雾黄色预警、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10月份以来,北京已经发出三次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在“朦胧”都市里,自强不“吸”的人们纷纷戴上了各式各样的口罩。然而,市面上的口罩林林总总,也有人认为PM2.5口罩多为商家炒作的噱头,搞得不少消费者一头雾水。那么,选择哪些口罩才能做到“一罩绝尘”,切实为健康竖起一道屏障呢?

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

口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过滤式口罩,也叫自吸式口罩。它靠过滤材料阻挡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让佩戴者呼吸到加工纯化后的空气。这类包括纱布口罩、棉质口罩、医护人员使用的一次性外科口罩以及现在卖得最火的所谓“PM2.5专用口罩”。

防护性高的口罩往往是施工时的必备品

另一类是供气式口罩。这种口罩使用自带的清洁空气源,通过压缩气瓶等装置供人呼吸。它主要是给喷漆、装修、煤矿作业和石油化工等重污染场所的从业人员使用,如双管供气式防毒口罩FB-8501A。

时下也有人佩戴这类防毒口罩

纱棉口罩太“业余”

年轻人倾向于选择外表可爱的棉质装饰口罩,既时尚又保暖;老年人则更加青睐传统的纱布口罩;还有人更愿意选择医护人员所戴的医用外科口罩,因为它让人觉得卫生且靠谱。空气中颗粒的直径有大有小,范围也很广,那么这3种口罩对PM2.5的防护效果到底如何呢?

2006年,上海东华大学孙建丽在其硕士论文《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过滤性能试验研究》中指出,16层纱布口罩对颗粒的平均过滤效率为38.4%,其中对直径0.65~2.5微米的颗粒则几乎没有过滤效果;纯棉口罩更差,平均过滤效率仅27.4%~34.4%,对直径0.65~2.5微米的颗粒同样无效;医用外科口罩效果好得多,平均过滤效率可以达到70%左右;而某款“N95”口罩的平均过滤效率,高达97.1%~98.9%。

这种口罩为医用系列,能防极细粉尘和微生物,如PM2.5、病毒、细菌等

美国疾控中心官网指出,衡量口罩防护效果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广谱性”(能拦截的有害颗粒物直径范围很大)和密闭性(与脸部紧密贴合)。从数据上看,纱布口罩和纯棉口罩都不尽如人意,而且对多种“体型”的颗粒几乎无效。而不论纱布口罩、纯棉口罩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的样式设计都不能跟脸部紧密贴合,不洁空气很容易从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溜进去,使其防护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我国政府早在2000年就出台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明确规定了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颗粒口罩使用,正是因为它很难过滤更具杀伤力的细颗粒。

上述4类口罩在防PM2.5上,除了“N95”外都不靠谱,它们本不是为防颗粒而生,佩戴者也仅能图个心理安慰。

10元口罩也能防PM2.5

就北京等北方大城市而言,口罩是消耗品。能防护油性颗粒、防护级别高的口罩贵一些。如“P100”的过滤效果无疑是最好的,但一个将近100元人民币。对于大多数不在严苛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过滤效率达到90%以上的口罩就够用了。至于是否有必要选择耐油性的款式,还得看使用者平时接触空气污染的场合。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接触的非油性颗粒居多,选购KN90、KN95及N95型口罩就可以了,这些款式的价格往往不超过10元。而执勤交警、快递员、环卫工人这些在道路上工作的人们,选用价格二三十元的耐油性颗粒的口罩更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