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矛与剑盾谁更强?

编者按:剑盾兵与长矛兵谁更强,这算是网络上,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了。而关于这个话题,经常被当做案例研究的,莫过于作为剑盾兵的罗马军团与马其顿方阵长矛兵的对决了。(“本文将马其顿方阵视作纯粹使用萨里沙长枪为代表的重武器步兵部队,而不包括其他兵种”《马其顿方阵战术系统研究》)。那么罗马军团是如何击败马其顿方阵的呢?

我们先从经典的皮纳德之战来看,罗马军团是如何击败马其顿方阵的。按照通常的说法,此战是马其顿方阵在平地击败罗马军队,罗马军队在山地击败马其顿方阵。但实际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插一句这一仗的马其顿参与军队成份,按照李维记载,战前马其顿国王佩尔修斯集合了他的全部军队共15000人,但是战后统计的马其顿人的损失却多达3万。按照阿里安对马其顿人的定义来看,“这里的马其顿人并不是种族特指,有概括意义”(《亚历山大将道》)。此战中,真正马其顿人并不多,更多是仆从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佩尔修斯在开战之前要求和,应该是想积攒力量。

此战,马其顿方面,“佩尔修斯采取了两线布置,将部队编成一个二层方阵,配置在中央位置,每边再配置一定量的轻装兵,骑兵则配置在两翼”(《谋略》)。考虑到15000马其顿军队中,骑兵有3000人,剩下的轻步兵大概也有几千人,所以方阵步兵数量最多只有几千人。按照开战后的情况来看,真正的马其顿方阵步兵应该被布置在右翼,左翼应该是由非马其顿人组成的军队。

罗马则按传统,罗马军团布置在中间,两翼布置同盟军团。战斗开始后,罗马右翼同盟军凭借大象率先击败马其顿左翼(《建城以来史》)。但是右翼的罗马军队和同盟军确遭到了惨败。按照普鲁塔克记载,“埃米利乌斯上前观战,发现马其顿军队巳经把长枪(萨里沙)的枪头扎入了罗马人的盾牌,罗马人因而无法用剑够到他们。他看到其他马其顿部队正在由侧奚迂回包抄前面的目标,并把长枪置于同一水平面,抵挡罗马的携盾部队,他还看到了马其顿人联结盾牌的威力……此时,惊愕与担忧袭上了他的心头。由于无法攻破马其顿的长枪方阵,罗马军团在这里后退了”。

之后,右翼迎来了战斗的第2阶段。按照通常的说法,马其顿方阵到达地形不平坦的地形之后,方阵被破坏,所以被罗马人击败。但另有史料记载,马其顿军队在追击的时候,仍然保持完整的阵型,保卢斯设法让骑兵冲击马其顿军队,最后击败了马其顿军队。那么究竟谁的说法正确?笔者认为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是不同一个时间发生的事。按照《建城以来史》的记载,对这场战斗最可能的解释是,战场上发生了几次不同的战斗。罗马人先是把方阵从马其顿的阵列里孤立出来,然后将其打散了。

佩尔修斯的两线布置,可能是从伊苏斯之战中受到启发。虽然亚历山大大帝不是有意为之,但是明显可以解决方阵在不平之地断裂的问题,即用后线的部队填补前线的部队断裂处。所以罗马人并没有得到太多机会。而此时,罗马骑兵在击败马其顿骑兵之后,回师进攻方阵步兵。此战中,马其顿骑兵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意味着罗马骑兵击败马其顿骑兵后,没有追击马其顿骑兵,而是是直接回击马其顿方阵。罗马的左翼可能也参与了侧击马其顿方阵。这才导致马其顿方阵被破坏。按照李维记载,马其顿方阵铜盾兵和轻盾兵之间被被罗马军团突入,且罗马人主攻铜盾兵,从而击败了马其顿人。总之,这一战,与其说地形击败了马其顿方阵,不如说是骑兵战象,还有左翼合围击败了马其顿方阵。

接下来说下喀罗尼亚之战,此战,罗马军团在平地击败了马其顿方阵。按照普鲁塔克的记载:“当罗马人看到正面敌人是15000名奴隶的时候,这股愤怒之气使他们占得上风。米塞瑞达底的王室指挥官,公开宣布要把自由赐给这群奴隶,所以才将他们配置在武装人员当中。据称有位罗马的百夫长看到这种情形,说他除了在农神节,从来不知道其他时间还可以让奴仆摆出主人的派头。这些人(奴隶)的队伍不仅密集而且形成很大的纵深,加上无畏的勇气,能够抵挡军团的人攻击,并且使前进的速度放慢下来,最后还是罗马人将投射武器的威力,如同暴风雨倾注在敌人的正面,迫得他们放弃抵抗四散逃奔”。单从这一段来看,是罗马军团靠投射武器击败马其顿方阵,但是记载这一战的不止普鲁塔克。

按照阿庇安《罗马史》的说法,在平地的时候,面对本都军队的挑衅,苏拉没有选择和他交战。但“当他看见敌人在喀罗尼亚附近多岩石的地区扎营,在这个地方战败者没有逃亡机会的时候,他占据附近一个广阔的平原,领导他的军队前进,想迫使阿基拉斯作战,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在那个地方,平原的坡形,无论前进后退,都是有利于罗马人的,而阿基拉斯则为岩石所包围,他的全军无论如何不能同时行动,因为地势不平,他不能把他的军队聚集起来……”

可以看出,罗马人一开始就占据有利地形,马其顿方阵处于不利地形。按照阿庇安《罗马史》的记载,阿基拉斯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一开始就派出骑兵与镰刀战车,希望阻止罗马军团,但被罗马军团击败,之后阿基拉斯用骑兵继续连续进行冲锋,把罗马军队的阵势截为两部分,由于他们人数少,所以两部分都被完全包围。这就说明骑兵的冲锋对罗马军团,造成的伤害是非常明显的。之后全靠苏拉的骑兵才迫使本都军队解围。之后在本都军队开始重组之时,苏拉率领骑兵和两个大队发动攻击,率先击败了本都的右翼。之后的罗马左翼也发动进攻,击败了本都右翼。本都军队左右两翼都被击败,又在不利的地形之上,中间的马其顿方阵失败已是必然。事实就是,当时的马其顿方阵在被普鲁塔克所说的投射武器击败之前,已经处于两翼被击败,中军在后退状况。普鲁塔克所说的靠投射武器击败,只是片面的。

综合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地形对马其顿方阵确有影响,但是不是绝对因素,罗马军团最终击败马其顿方阵,靠的人力优势与将领的优秀。双方的武器,即剑盾与长矛互换,会战的结果可能也没有太大变化。武器的因素,可能会决定几个人对决的结果,但对于成千上万人的会战来说,只能算是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微漫烟叶,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