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

       既然体温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类为什么不朝高体温进化?虽然病毒都怕高温,而某些体温较高的动物又能与多种可感染人类的病毒共存,但它们的寿命并不比人类更长。而且,这一现象也并不意味着体温高和免疫力强能画上等号。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遇到的生存挑战,也远不止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病毒。

事实上,从人类目前的进化历程来看,我们不仅没有朝着高体温的方向进化,反而每隔十年就下降0.03摄氏度。从森林古猿祖先到现代人类,整个进化过程耗费了数百万年的时间,从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再到我们现代人类,主要的这四个阶段体现了人类的演化史也并非一蹴而就。

虽然,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对进化论持质疑的态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古人猿化石被考古学家们发现,无疑将进化论的真实性进行了最客观的证实。而我们身体中的遗传密码DNA,也是处于不断进化的状态之中。当然,在古猿出现在地球上之前,当时的生物霸主恐龙在大约6500万年前遭遇了大灭绝,而灵长类动物的演化则始于5000万年前左右。

猿类便是从大约3300万到2400万年前诞生,比如,目前发掘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便是在埃及发现,以及距今大约2300万年到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化石在非洲大量出土。从化石的完整性和时间线来说,非洲无疑是人类起源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在南方古猿时期,也就是大约250万年前,由于地球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那些原本生活在热带非洲的南方古猿逐渐消失。

而生存下来的南方古猿,则是通过发明成功的防卫机制才存活下来。与此同时,它们的生活习性,也从在树林中攀爬穿梭,转变为可以通过双足在陆地上行走。在生存问题面前,病毒带给人类的威胁,远没有整体气候变化、又或是小行星袭击地球带来的影响更大。在病毒爆发的初期,的确会有不少人可能因此而丧命,但往往致死率较高的病毒,其发病历程也较短。

在交通并不发达、人口密度也不如现在更大的过去,病毒的传播范围其实是有限的,一般都局限于在附近村落生活的人们。而且,由于医疗条件的落后,通常情况下也很难有人意识到被感染者的死因是病毒爆发,于是采取一些毫无用处的应对方法。别说病毒源自于什么,就连病毒应该如何预防都得不出结论。

虽然地球已经过46亿年的演化,但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时间却只有几百万年,而且还包含了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从历史数据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医学落后的漫长时期里也只有短短三四十年时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的平均寿命才得到了翻倍的结果。任何生物都会衰老,并直至死亡,人类也不会例外。人类朝着怎样的方向进化,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行为(适应环境做出得改变),另一方面则主要由地球环境说了算(适者生存)。

试想一下,病毒畏惧的温度一般都在五六十摄氏度以上,而我们人类目前的正常体温一般维持在36.0℃-37.0℃(腋下温度值)。当我们感染病毒,身体的免疫系统与病毒对抗的时候,体温上升到39摄氏度,就已经会让我们浑身滚烫难受。试想一下,如果人类的体温达到六十摄氏度,你还能随意触碰周围的事物吗?先不说我们想不想朝着这样的方向进化,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该变化阻止一切病毒的爆发,但这样的温度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不便。

作者: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