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惊扰了中国的大对撞机之梦?

最近在网上出现了一篇很火的网红文章:《杨振宁的最后一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原文。我们要清楚杨振宁杨老出生于1922年10月1日,目前已经97岁高龄,阻止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造真的可能是杨老的最后一战。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在2012年9月份提出来的项目,支持的一方自然是高能所的科学家们,主要以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为代表,他在我国粒子物理领域属于领军人物。这个项目前后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就是电子对撞、二期是质子对撞。

一期工程电子对撞机(CEPC)的科学目标很明确,就是撞出大量的希格斯粒子,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至少可以出现两三个诺奖成果;

二期工程质子对撞机(SPPC)科学目标目标是探索,希望可以撞出标准模型之外的粒子,同时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如果成功那将是开创性的成果。

欧洲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这个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提出是有背景的,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从预言到发现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至此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61种粒子全部都被发现。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但是现有的对撞机规模不够,成规模的撞出希格斯粒子不可能。其次希格斯粒子非常不稳定,只能持续十亿分之一秒,之后就会立刻衰变成光子。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模型中包含了61种粒子,描述了电磁力、强力、弱力,以及物质的基本组成粒子。是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重要理论,这个模型的建立主要基石理论就是杨振宁的规范场论。

按照王贻芳等高能物理学家观点目前所有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建造出大型的粒子对撞机,在今后的几十年甚至百年左右都将处于领跑地位。这就像是研究天文的必须要有望远镜,研究高能物理的就必须要有对撞击,不然只能一路跟着别人跑。

杨振宁杨老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意见,他的原意是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击,但并不反对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杨老列举出了几条反对意见简单叙述如下:首先是费钱:美国曾1989年开始建造大型对撞击,最初的费用多次预估是30亿美元,但是随着建设不断的加大投入,最后到达了80亿美元,因此在浪费了30亿美元后1992年停止了该项目,建造大型对撞击就是一个无底洞;其次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GDP总量的确是高,但人均GDP却不靠前;高能物理的研究成果短时间内对于我国没有实际的用处,科学转变为技术服务人类至少五六十年的时间。

总之简单来说就是费钱不符合现在的国情。

在这里放一段杨振宁杨老在今年国科大讲座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大家可以细品一下:

“这个实验做完,这个机器就没有用了,需要造更大的对撞机,需要花更多的钱,至少要200亿美元。”杨振宁说:“别的国家没钱,大家都说中国有钱。”

“我知道我的同行对我很不满意,说我(的反对)是要把他们这行给关闭掉。可是这个对撞机要花中国200亿美元,我没办法能够接受这个事情。”杨振宁说。

杨振宁已经97岁高龄了,安度晚年不好吗?但是他并没有,而是一直在奉献着自己,这也许就是他的最后一战了。而王贻芳院士坚持提出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也并没有错,这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因为即使最后这个对撞机确定建造了,等到真正使用的时候只会是后来人,也就是说王贻芳院士等都是栽树人。

至于中国是否应该建造“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我们永远都是看客,并且是抱着不同观点的看客。而冲在最前边的是这位97岁高龄的老人家,是非功过历史总会给出判定的…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