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都有哪些被砍了十几刀都死不了猛人?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主角对着路人甲乙丙丁们随便一刀,对方就倒地不起,彻底死透了。可是真实的战场格斗远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杀死一个敌人并非像人们想的那样容易。那么,古代战争中,都有哪些中了十几刀都不死的猛人呢?

瓦岗寨时期的程咬金,在一次与王世充部队的交战中,为了救负伤落马的裴行俨,“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被追兵给刺了个透明窟窿,一转身把槊杆给折断了,还杀了对方,老程果然勇猛。但更重要的是,即使被骑枪捅个对穿,程咬金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在之后参与了“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等多次重要战斗,依旧是“每阵先登”。看来恢复得不错。

秦王李世民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对方的骁将单雄信想来一次斩首行动。结果半路杀出个尉迟恭,“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从这一描述来看,这两人应该是来了一波骑枪对冲,单雄信所受的伤之严重可想而知。但即使如此,单雄信也并没有立即死亡,而是在完全平定王世充之后才被抓获处死。

史书中还不乏超级猛人的例子。汉朝吴楚七国之乱时,汉将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馀,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灌夫负伤十几处,却活了下来。从他之后的事迹看,应该是没什么大碍。

▲《三国演义》周泰剧照

三国时吴国的周泰也是一个超级猛人,孙权被山贼偷袭,“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周泰不但熬过了这一劫,之后一路高升,官运亨通。南朝刘宋时期,“衡阳内史王应之率郡文武五百许人,起义兵袭何慧文于长沙,径至城下。慧文率左右出城与战,应之勇气奋发,击杀数人,遂与慧文交手战,斫慧文八创,慧文斫应之断足,遂杀之。”何慧文被砍了八刀,最终反杀对手,也算是一个猛人。

当然,超级猛人并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在1495年的福尔诺沃之战中,威尼斯将军伯纳迪诺·冯特布拉希奥负伤12处,医生甚至不得不从他的头盖骨上取下几片碎骨头。可即使伤得如此严重,没几周他就又活蹦乱跳地在威尼斯大街上溜达了。在十九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皇家炮兵少将安德鲁·亨利被一个俄国士兵用刺刀刺中胸部,这一击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亨利被刺离了地面。加上他的背部和手臂的刺伤,亨利一共负伤12处——可是他最终活了下来。这还不算最猛的,因为根据当时官方的战地医疗记录,有一名军官和一个士兵各自负伤17处,最终都活了下来。

但是,有句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身负重伤如此之多,还是会给身体造成相当的负担。秦琼晚年身体不好,原因是“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看来猛将兄的晚年也并不总是那么美好。这倒也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年轻时猛将兄们靠着过人的身体素质、超强的恢复能力和抵抗力,可以把伤病、感染之类的拒之门外。但上了年纪,随着身体素质的衰弱,当年重伤留下的后遗症开始发威。这点与现代职业运动员的生涯类似。

另外不得不提玄学的人品问题。在北宋两次攻打太原的战役中,宋将王廷乂“流矢中脑而卒”,而李汉琼“矢集其脑”却活了下来。王廷乂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李汉琼是彰德军节度使。后者级别更高,装备可能更好,但两人都是高级将官,差距应该不会如此之大。三国时代魏将张郃在与蜀国作战时,“飞矢中郃右膝,薨”。膝盖中了一箭而死,应该是伤口感染所致。同样是受了箭伤,结局却如此不同,难道真的是人品问题?

隋末割据江南的军阀杜伏威在一次作战中,被敌人“射中其额”。结果杜伏威不但没什么事,反而“指之曰:“不杀汝,我终不拔箭。”遂驰之。棱部将走奔其阵,伏威因入棱阵,大呼冲击,所向披靡,获所射者,使其拔箭,然后斩之,携其首复入棱军奋击,杀数十人。棱阵大溃,仅以身免。”这箭是反向士气加成啊。当然,即使杜伏威人品再好,碰上床弩也白搭。辽将萧挞凛就是被宋军床弩“中额仆”,“是夕死”。

不止中国,国外也有类似的例子。1452年,意大利将领乔瓦尼·盖特马拉塔被一颗火枪子弹击中头部,性命垂危。但在医生通过手术把子弹从他脑部取出之后,他又活了四年,尽管很多功能受损。在乔瓦尼负伤几个月之后,他的叔叔莱昂纳萨同样被一颗子弹击中----他的人品就没这么好了,没几天就伤重而死。

当然,再好的人品在炮弹面前都会被无情地碾碎。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法国卡宾枪骑兵安东尼·富瓦在冲击英军方阵的过程中,被一颗六磅炮的炮弹正面击中。炮弹直穿过富瓦的右胸和肩膀,从右背部穿出——在它的路径上什么也没留下……上述的猛将兄恐怕没有一人能抗住这一发炮弹。毕竟人品再好,也怕大炮。因此有了一句俗语,“榴霰弹下,众生平等”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