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小太宗”唐宣宗,为何没能挽救大唐的覆灭?

提起唐朝二十二位皇帝,人们总会提到李世民、武则天以及李隆基。不过,还有一位皇帝的功绩仅次于以上三位,他就是大唐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那么,唐宣宗有什么“功绩”呢?据《旧唐书·宣宗本纪》载:“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宣宗)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自宝历以来,中人擅权,事多假借,京师豪右,大扰穷民。洎大中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上宫中衣浣濯之衣,常膳不过数器,非母后侑膳,辄不举乐,岁或小饥,忧形于色。虽左右近习,未尝见怠惰之容。与群臣言,俨然煦接,如待宾僚,或有所陈闻,虚襟听纳。旧时人主所行,黄门先以龙脑、郁金藉地,上悉命去之。宫人有疾,医视之,既瘳,即袖金赐之,诫曰:‘勿令敕使知,谓予私与侍者。’其恭俭好善如此。”

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不过,他的“治世之功”,真的功比太宗吗?否则为什么没能挽救大唐的覆灭呢?

韬晦待时近三十年

李忱,唐宪宗之子,封为光王,不过由于其母郑氏只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他出生后自然只能孤独成长。

据《新唐书·后妃传》载:“李纳(郑太后)为侍人,诛,没入掖廷,侍懿安后,及郭太后。宪宗幸之,生宣宗。”《东观奏记》载:“既死,后入掖庭,为郭太后侍儿。宪宗皇帝爱而幸之,生宣宗皇帝。”

宪宗驾崩时李忱年仅十岁,先是其三哥穆宗在位四年,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他的三个侄儿敬宗、文宗、武宗相继即位,他名为皇叔,而年龄比敬宗、文宗还要小一岁,比武宗也仅大四岁。

长大后,原本就性格木讷的李忱,更是目光呆滞,旁人猜测,他可能是被吓傻了。原来穆宗年间,一次李忱入宫谒见懿安太后,不料刚好撞上宫人行刺,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自此李忱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于是,皇族宗亲们认定,这原本就傻里傻气的家伙此次肯定是吓傻了。

从此,李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一次,文宗宴请诸王,席间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只有李忱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文宗干脆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诸王公贵族一哄而上,可无论大伙如何戏弄,李忱始终都不吭声。看着他那窘迫的模样,众人更加开心了,文宗早就笑得直不起身子。

不过,又有一个亲王却没有笑,他就是后来的武宗李炎。

李炎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发觉:一个人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如果他不是傻子,就是深不可测!而自己的叔叔李忱很可能属于后者。

李炎登基后,对李忱的戒心更加大了。于是,李忱之后就遇到了种种“意外事故”,如和皇帝一起玩马球时突然从马上坠落,或者在宫中走着走着,忽然被什么东西绊倒就滚了下台阶去……总之每次都摔个狗吃屎,但每次都能安然无恙。

一次,一场大雪过后,李炎又让诸亲王(包括李忱)陪自己出游,还一起聚餐畅饮,酒足饭饱后,大家都有趁着醉意回府了。却没有人注意倒霉的李忱又一次“意外”坠马,躺在大雪之中。

李炎想,这次“坠马”的叔叔李忱一定凶多吉少了吧。

可让他出乎意料的是,次日清晨,又看见了李忱,而且还是活的。

这让武宗李炎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皇叔李忱从此“消失”。

一次,李忱遇到四个宦官,他还没来得及叫喊就被宦官们捆成了粽子,关进永巷,几天后又被捆着扔进了宫厕。

其中一个叫仇公武的宦官对李炎说,这种贱骨头没那么容易死,干脆给他一刀,一了百了。

武宗点点头。

仇公武立即赶往宫厕,趁人不注意,偷偷将还剩一口气的李忱捞了出来,把他装进运粪水的车运出了宫。

自此,李忱离开长安,流落民间。

至于他去了哪里,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有的说他出家为僧,来源主要是韦昭度的《读皇室运寻》和令孤的《贞陵遗事》。里面都曾提到武宗为了争夺皇位,曾想杀死自己的叔叔光王。三年后,武宗死,宦官“大哥”才将李忱请回宫即位。文章写得很隐晦,并没有直接说宣宗曾出家为僧,不过当时就出现这种传说,不得不值得考虑一下。

宦官仇公武等人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救李忱,还要将他扶上皇位呢?

其实,并不是宦官们的道德有多么的高尚,实在是他们不能忍受李炎这个强势的帝王。武宗在位时,起用李德裕为相,推行改革。李炎崇信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于是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史称“会昌中兴”。

宦官们需要的却是一个傀儡,于是窝囊废和应声虫李忱成了他们的人选。

其中,宦官仇公武最高兴,因为新皇帝是他从臭气熏天的宫厕中捞出的,而且是一个傻子,现在自己顺理成章地掌控朝政,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可是,当即位后的李忱,开始着手处理政务时,仇公武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眼前的李忱,突然变得无比陌生:神色威严、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政务决断有条不紊,和从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接下来,宣宗要做的事,更是让宦官们目瞪口呆。

励精图治的“大中朝”

李忱开始将先祖太宗当做偶像,把“贞观之治”作为奋斗目标。他叫人把《贞观政要》写在屏风上,经常站在屏风前阅读。他还叫翰林学士令狐绚每天朗读《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地方,都会让令狐绚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

他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使群臣觉得他“威严不可仰视”,据说宰相令狐綯在延英殿共事十年,没有一回不是汗流浃背。

其次,他消灭了“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一场政治宗派之争,牛党多是科举出身,主张科举取士;李党多是门荫出身,主张门荫取士。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宣宗将李德裕远调荆南节度使,之后大加起用重视科举出身的牛党成员,一举消灭了折腾大唐帝国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

再次,当时吐蕃爆发了大规模内战,其国内政局紊乱,宣宗对外用兵,趁机收复河湟失地。百年失地失而复得,为宣宗赢得了民心。

此外,宣宗还整饬吏治,任用贤能。据《东观奏记》载:“宣宗雅重词学之臣,于翰林学士恩礼特异,宴游密召,无所间隔,惟于迁转,皆守彝章,不以官爵近私臣也。宣宗微疾,召医工梁新诊病。梁新为自己求官,宣宗每月给他三万缗钱,但坚决不予官。”不过,他比较倾向于宪宗朝的旧臣,而武宗朝的重臣都弃而不用。当他听说杜胜是宪宗朝宰相杜黄裳之子,立即提拔为给事中;当他得知裴念是宪宗时宰相裴度之子,随即擢升为翰林承旨学士。

微服私访也是宣宗的爱好,很多优秀的官员,都是他在微服私访时发现并提拔的。据《资治通鉴》载:一次在渭水边打猎时,宣宗发现当地县令李君爽治理有方,深得民心,就立即提拔李君爽做本州刺史;在泾阳狩猎时,樵夫说县令李行言有勇有谋,很快将李行言“擢升海州刺史,并赐金紫鱼袋”。

又《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载:“上猎于苑北,遇樵夫,问其县,曰:‘泾阳人也。’‘令为谁?’曰:‘李行言。’‘为政何如?’曰:‘性执。有强盗数人,军家索之,竟不与,尽杀之。’上归,帖其名于寝殿之柱。冬,十月,行言除海州刺史,入谢,上赐之金紫。问曰:‘卿知所以衣紫乎?’对曰:‘不知。’上命取殿柱之帖示之。”

宣宗时期,唐帝国已经不能和开元盛世相比,不过历史仍给予了李忱很高的评价:“宣宗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虽然宣宗为大唐的复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走下坡路,面临种种社会危机。外有吐蕃、党项等袭扰,内有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王朝只能生存于夹缝中。在这种内焦外困下,宣宗能把唐朝的统治继续维持下去真的不易。

性格“缺陷”,不宜为乱世之君

首先,宗“性实猜刻”(疑忌而刻薄)。

如果一个人过分的猜忌与注重于末枝细叶,就会限制其眼界和气度,也包括行为。宣宗的身世造就了他宗“性实猜刻”的性格,致使他不能和大臣们真正做到“齐心协力”。据史料记载:宣宗“强记默识,宫中厕役之贱及备俪扫者数十百辈,一见辄记其姓字。或将有所指念,必曰‘召某人令措某事’。无一差误者,宦官宫婢以为神。簿书狱卒吏姓名,纷杂交至,经览多所记忆。”

另一次,度支奏状言“渍污”匹段误 写成“清污”,宣宗一见就觉察到了。枢密使、承旨孙隐中以为他没看见,改成“渍”。等宣宗再看见后,“勘添改表奏者,罚责有差”。

据吕思勉《隋唐五代史》载:大中朝宰相更换频繁,其见信任者始为白敏中,后为令狐… …魏征五世孙魏亦相宣宗五年,他相则充位而已。

尽管白敏中、令狐深受宣宗宠信,但是他们却无宰相之权,无法施展治国之术。

其次,保守残缺。

整个“大中朝”,宣宗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只是在现有制度内进行一些修补、完善,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句话,就是力求社会稳定。因此,他实施的一些政策如增官、兴佛等,都是为了消除武宗“疾风暴雨”式政策的不良影响。

最后,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宣宗,因因服金丹过量而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