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人说它很诡异?

“武安君”是1个武将朝思暮想的至高荣誉,但受封者却死不瞑目,共计2位战国名将印证这一切的“诡异”封号。

在古中国,1个人的封号,往往是社会主流权威对他做人、做事的肯定,跟我们现在的明星拿下电影节影帝、影后一样,是一种荣誉。

“武安君”这份荣誉,从字面上看非常的吉祥,其中“武安”二字取“安邦胜敌者”的寓意,是对武将的高度肯定,毕竟能打胜仗是评估武将能力的唯一标准。

“君”字则更不得了,《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战国时期,周朝礼仪早已崩溃,诸侯王往往在国内以天子礼仪过日子,卿与大夫也逐渐统称为卿大夫,成为诸侯王高级官员的代称。考虑到天子已经“消失”,以及卿大夫是有土地,所以战国时期封号加“君”字,作用、结果往往等于“封王”。

“武安”代表是个能打胜仗的主,“君”则是“封王”级的爵位待遇,武安侯可以称得上是沙场老将们梦寐以求的封号。

《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战国数百年的战火硝烟中,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从基层军官岗位一步一步爬起,最终成为母国之顶梁柱,敌国之眼中钉,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精妙绝伦的沙场角逐。整个战国时代因他们而变得十分精彩。

公元前278年,白起所部大破楚军主力,拿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国至此一蹶不振,秦昭襄王大喜,封白起“武安君”,勉励他继续为大秦开疆拓土。

公元前233年,秦发动对赵国的灭国之战,李牧率抵御北方草原民族侵扰的边防军主力回防,搭配来自赵都邯郸的援军,在肥(今河北石家庄藁城区一带)大败秦军,给风头正盛的秦国人当头一棒,为赵国续了命,赵王大喜,赐封号“武安君”,将赵国存亡希望寄托于李牧。

虽然活跃战场的年代相差数十年,但因为都曾是“武安君”,白起、李牧的命运仿佛因为这个称号而微妙的串联了起来,甚至二人最后的死法都惊人的雷同——犯小人,非常“诡异”。

小人是指那些为自己利益,用“听说”来假借他人之口歪曲事实,无中生有丑化对手、消灭敌人的人。而白起、李牧即被无中生有的“绯闻”要了命,可谓死不瞑目。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决定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于是计划让白起再次领兵攻打赵都邯郸。但白起考虑到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却是惨胜,需要息军养士。同时若秦军贸然发动灭国战会引起其他5国忌讳,那时秦军将腹背受敌,肉没吃到,反而惹了一身骚,于是拒绝领兵出征。

秦昭襄王灭赵决心已定,白起罢工并未能阻止他,秦将王龁受命数十万大军围攻赵国邯郸,但不幸结局被白起一语成谶。赵国陷入亡国边缘,楚国春申君、魏公子信陵君担心秦军进一步坐大,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表里受敌,陷入惨败。

闻讯的秦昭襄王急忙启用白起来力挽狂澜,然而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小人”范雎出马,作为丞相的他终结了白起的生命,范雎不想给武安君“救世主”的名誉,不想他在风头上压过自己。

由于常年征战,身患暗疾的白起赶赴前线的速度很慢。而此时前线溃败的战报是一封又一封地压在秦昭襄王床头,此时的秦王慌了神。范雎抓住机会,一句听说白起迟迟不赴任,是因为“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想要坐地起价。

趁火打劫?秦昭襄王瞬间觉得自己被羞辱了,冲冠一怒要白起去死。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自杀在赴任途中,“小人”范雎因私利要了战国一代战神的命。

公元前229年秦国再次伐赵,赵国抗秦名将李牧临危受命,总领全国大军严正以待。由于赵王把所有的兵都给了李牧,李牧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赵王神经,除了让李牧挡住秦军,他也担心李牧拥兵自重。

赵王的担心被秦军看在了眼中,为了除掉李牧这头拦路虎,秦军收买赵国权臣郭开,让他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要造反了。吓得无助的赵王连忙下令要李牧交出兵权。然而李牧在此刻却犯了“浑”劲,他明确拒绝赵王号令。理由是正值秦军叫阵,守护赵国的责任在身走不开。

不遵号令!在以“君父”为尊的古中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李牧此话一出,造反的事是完完全全地做实了。不光赵王,赵国的寻常百姓眼中,李牧也成为了一个忤逆君上的叛徒。最终在赵王的策划下,李牧于岗位上被自己人斩杀,一代战神莫名其妙地丢了命。而让他信任、保护的祖国赵国,在次年公元前228年国都邯郸破,举国亡!

“武安君”这个封号,是对武将战绩、功劳的双重肯定,但权力越大、名誉越高、风险越大,一举一动都会被对手拿放大镜看,信任他的领导,也不再和蔼,而是对他防备。假如此时的受封者无法合理平衡自己跟领导、同事的关系,那么白起、李牧就是他最好的前车之鉴政治上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