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题材电视剧《亲爱的她们》为什么广受追捧

最近几部关于老年题材的电视剧受到了年轻人和中老年观众们的广泛关注,尤其以宋丹丹主演的《亲爱的她们》更是受到好评,这部电视剧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

截至2017年年底,全中国五个人中已经有一个是60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养老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影视工作者把眼光聚焦到了这些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上,热播剧中老年人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亲爱的她们》剧照

  • 早年老年角色被边缘化

十多年前,中国的养老问题还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电视台黄金时段电视剧中的老年角色严重被边缘化。2005年南昌大学社会学系和新闻传播系的几个学生进行了调研,将2004年不同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总量为168集的电视剧进行了分析,这些电视剧包含了都市生活剧、历史剧、军事剧、传奇剧等古代和现代剧。

分析表明,老年人在剧中所占的戏份远低于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并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在剧中都是陪衬和边缘化的角色,很少有专门描写老年人生活的电视剧,能看得出当时电视剧制作公司和广告商们对于老年群体的忽视,由此他们呼吁出现老年题材电视剧,让养老问题得到重视。

《老有所依》剧照

  • 新剧大量增加老年角色

近几年国家对养老产业开始进一步重视,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出现了越来越多以老年人为主角的电视剧。

例如2012年反映子女联合照顾父母的《谁来伺候妈》,2013年探讨老年社会问题的《老有所依》,2015年的《空巢姥爷》和《妈妈的花样年华》等,这些电视剧都是以老年人为整部剧的核心,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由于当前影视制作者们一直以来的主要观众是年轻人,他们对老年群体本身的定位和需求有的拿捏的不是非常准确,容易将老年角色脸谱化,没有积极引导到养老问题的核心,即如何懂老、敬老、爱老。

《空巢姥爷》剧照

  • 被脸谱化的老年角色

例如有的老年题材电视剧中的两口子上有四个老人下面又有一个孩子,是典型的421家庭,两口子生活担子本身就重,但他们的父母却陆续不适需要人照顾,两口子终于因压力过大而离婚;一对年轻的啃老族将父母的存款和财产啃光之后,逼着父母把房子卖了换钱;一位大爷将自己住的房子拿去抵押,本想换一个养老居住的地方,却被人骗的血本无归;另一部电视剧中,一位年迈的母亲将三个儿子抚养成人,但三兄弟却因为谁来继承妈的房子的问题上互相争斗,在伺候母亲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不断推诿。

这样的剧情明显是反应了当前年轻人关注的养老热点问题,反映年轻人整体对老年群体的担忧,也把本该资深和睿智的老年群体却变的愚笨和容易受骗,让老年人形象开始片面化,加深了社会对于老年问题的焦虑。

  • 被“年轻化”的老年角色

此外有的老年题材电视剧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及性格特点直接嫁接到了老年人身上,例如有的电视剧中的时尚大妈特别的喜欢周杰伦,出门必穿高跟鞋,每天必去星巴克;有的电视剧中两位独居了多年老年人克服了家人反对和第三者插足的障碍最终走到了一起;另一部剧中一位老人爱上了自己家保姆,他甚至可以不要财产,甚至和子女断绝关系也要和保姆一起私奔。

由此可见,影视剧导演可能是通过这几类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情节吸引他们观看,以增加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但这就有一个问题,现实中的老年人真的会这么去做吗。

  • 《亲爱的她们》开始重视机构养老

在今年热播的《亲爱的她们》与之前的老年题材影视剧相比更提高了一个层级,《亲爱的她们》于2017年12月在湖南卫视首播,讲述了一群相伴走过多年的老朋友们,在人生迈入暮年之时,约定放下世俗的烦恼,一起来养老院颐养天年的故事,开始重视了之前电视剧尚未提及的全民养老和机构养老现象,剧中宋丹丹饰演的虎妈马卫华更是被全年龄段网友广泛好评。

这部被评为暖心大剧的《亲爱的她们》处处彰显着积极向上的老年群体,不断吐露真实心声的老年人让年轻人正确理解了与她们相处的各种问题,老年人也在冲突中理解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双方能够和谐相处。

尽管网上有人说《亲爱的她们》借鉴了韩国tvN有线台2016年播出的《我亲爱的朋友们》,也经常吐槽两部电视剧中的人物、情节和布景的对比差异,尽管如此,《亲爱的他们》仍然给当前中国老年题材的影视剧中树立了一个新台阶。

  • 期待更多优质老年影视剧出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影视传媒的教育功能毋庸置疑,相信随着养老问题的在未来的更加重视,优秀的导演编剧和老戏骨们将对老年群体的定位和把控更佳精确,相信这几年中国会迎来更多优秀老年题材的影视剧,让老年人通过电视剧了解他们所在群体如何更好的生活,也让年轻人正确理解在当今老龄化趋势的背景下该如何与家里和社会上的老年人相处。

【参考资料】

[1]  电视剧中被想象所扭曲的老人形象.唐忠敏,视听界,2016-07 

[2] 黄金时段电视剧老年人物的内容分析.陈勃;郭晶星 ; 王倩 ; 孙利,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