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第一才子刘勰,为何剃度出家?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对于这样蕴含深刻道理的句子,各位读者可能再也熟悉不过了。它出自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其实书中还不止这两句。

关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公元465年(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刘勰生于京口(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山东省莒县境内)。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名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

不过,父辈们的荣光刘勰是指望不上了,因为他很早就成了孤儿。

但是刘勰自幼聪颖好学,认真阅读了大量的儒家典籍。梁书·刘勰传》载:“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居,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据说当时刘勰拜南京定林寺的僧祐为师,还住在寺里,谁知这一住就是十多年,还好寺院的藏书十分丰富,因此,刘勰在这段时间里得以阅读大量的书籍,还帮僧祐法师整理寺院藏书,有时也帮写一些文章。

这个僧祐法师可不简单,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流传下来的《出三藏记集》、《释迦谱》、《弘明集》等汉传佛教界很有影响的著作,都是出自他的手。

因为勤奋好学,又加上高僧指点,刘勰的学问可谓进展神速。

南北朝时期,弘扬儒学成为文坛主流。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在文坛上混出个名堂,就得是儒家大师。不过,想要成为这方面的顶尖人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世上还是有捷径可走的,就是注释儒家的经典。

有自知之明的刘勰,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再也无法超过汉代大儒马融、郑玄了,干脆认真去做论文。因为这方面领域当时还处于空白,很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领域,进而得以流芳百世。

经过仔细研究,刘勰发现当时的论文,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以及李充的《翰林论》等。尽管写得很好,但是不是太少了,就是太简略了,让人无法“探明”写文章的秘密。

为此,他开始构建一种新的宏大而缜密的文论体系,最后花了五年多,写了三万七千多字的《文心雕龙》。

那么,南朝第一才子刘勰,为何剃度出家呢?

虽然刘勰“穷则独善以垂文”,发愤著书,但是《文心雕龙》还是难以登入大雅之堂,更不要说跻身文坛了。

加上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出身贫寒庶族的刘勰更是举步维艰。《梁书·刘勰传》是这样记载的:“初,勰撰《文心雕龙》,既成,未为时流所称。”

又如《梁书》和《南史》记载:“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盛贵,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谁知,沈约取读后,“大重之,谓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一般认为,沈约重视《文心雕龙》,是因为书中的《声律篇》和沈约自所著的《四声谱》有相似的地方,当然也认为他识人鉴才。

天监初年,刘勰开始担任奉朝请,兼职中军临川王宏的秘书,后升职担任车骑仓曹参军、太末令、仁威南康王记室等,却一直未获重用。

普通四年,刘勰始兼东宫通事舍人,谁知体弱多病的昭明太子很早就死了,心灰意冷的刘勰,就改名慧地,在南京定林寺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