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作者写的目的是什么?

余秋雨写作此书的目的,据说首先是因为受了一位美国老教授的激发。这位教授虽然年老但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此外,也算是作者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慰藉吧。因为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并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因此,在不惑之年,余秋雨辞去官职走出书斋,开始文化苦旅。

于是,在《文化苦旅》中,我们确实会经常遇到这些疑问:中华文明为什么老是遇到灾难?它的自尊是什么?但为什么它的自尊总是和它的灾难连在一起?为什么历来有成就的知识分子也总是摆脱不了苦难的遭遇?

面对这些苦难,余秋雨却是“在人类文明史和精神史的坐标上,追问中华文明发展的问题”,探讨苦难的价值意义,以至他的散文“常常出现一些重大的思想文化命题和宏大的叙事”,所以我们都觉得余秋雨的文章有一种厚重感。寄情于山水名胜,余秋雨的角度是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反思切入。“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它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什么。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

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遭受苦难,是因为文明与智慧都被野蛮和愚昧所替代,人们的文化良知被消蚀得无影无踪。而惟有拯救人们的文化良知,我们的中华文明才有可能很好的得到保留。

作者在游玩江南小镇后反思到:“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比过去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在在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

所谓旁观者清,当他理解了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之后,他的思想就会产生激烈的变化,甚至产生斗争,以致启发并健全他的文化良知。有了一个健全的心态来对待中国的文化,才能最终令中国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