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花,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背后故事是我们不知道的!

菊花,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植物

对于那些纯洁的人来说

菊花可能只是一种花

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嘛...

所以,菊花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锅!

·夕餐秋菊之落英·

菊花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了

蘜,治蘠也。

——《尔雅·释草》

但如果说是谁最先开始炒作菊花的

那么就不得不提起一个男人

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了战乱和背叛的时代

这一年,却有一个人因为忠贞

而遭到了敌国的迫害和祖国流放

这个人叫做屈原

在流放去南方的路上

屈原不经意间遇到了路边的野菊

瞬间被它的姿态震惊了

屈原在《九歌》和《离骚》中都曾提到菊花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屈原

菊花那独自在秋天绽放

不与其他花为伍的高洁姿态深深吸引了屈原

屈原仿佛在菊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遗世独立,不染尘埃

然而屈原的命运最终也和菊花一样

经历了深秋绽放后

要面临的是寒冬死亡

最后在无尽的绝望之下

屈原投江自尽了

但屈原所赋予的菊花高洁忠贞品德

却随着那首流传千古的《离骚》

被纪念他的人们一代代传颂了下去

·采菊东篱见南山·

但可惜的是

在屈原的帮助下,菊花也没有真正红起来

这不是个合适的时代,菊花还需要等

这一等就是600多年

菊花终于等到了改变它一生的第二个男人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并不算一个好的时代

这个时期社会制度崩坏,官场黑暗无比

对于陶渊明来说

生活在当时这个社会中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乖乖给朝廷低头

二是抱着自己的理想溺死在家中

但现实却给了陶渊明加倍的痛击

他八岁亡父,十二岁亡母

先后五次入仕无果

等到四十一岁时

陶渊明才终于看清了国家早已无可救药

他决定彻底归隐于田园生活

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每有闲暇,陶渊明都会坐在家门前

看着远方的青山饮酒赏菊

在和自然的交流中,忘掉焦虑

就是在这种情境下

陶渊明写下了《饮酒二十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这就是陶渊明眼中菊花的气质

它不受世俗烦恼所牵连

孤身世外是那么的悠然和隐逸

也正是从陶渊明开始

古代人的诗歌中不只是单纯的叙述

开始出现了一种追求

——托物言志

菊花、陶渊明、隐士也因此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花开后百花杀·

但和陶渊明不一样,在400多年后另一个诗人

——黄巢的诗里

菊花却拥有了几分萧杀的气息

黄巢是一个有能力和早慧的人

在别人还穿着尿布吃奶时

他就已经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黄巢

可惜天公不作美

他出生在了最坏的时代——晚唐

本来以黄巢这种才华不说考上状元

拿个进士还是简简单单的

出乎意料的是,黄巢落榜了

而且不是一次两次

黄巢他屡试不第

年纪轻轻的黄巢就尝够了失败的苦楚

他开始把这一切失败归咎于社会的不公

他,想推翻这个错误的时代

曾经那个文弱的书生

此时双眼中却出现了吃人般的目光

黄巢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首千古霸唱

诗里杀气袭人,剑拔弩张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黄巢

后来黄巢的确也这样做了

在二十多年后

他带领军队杀入长安

给了曾经他最自豪的盛世致命一击

如果说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是悠然隐逸

那么黄巢的菊花就是愤怒狂傲

一旦绽放

百花也要在其阴影下战栗而亡

最终菊花就这样火了,火的很彻底

后来还和梅兰竹组成了四君子

长期霸占了各大诗人的选题素材榜首

但可惜此时没人会想到

古代人辛苦花了几千年才塑造的菊花形象

将会在未来彻底毁于一旦

在现代互联网交流的影响下

很多事物都被赋予了调侃性质的新名字

而菊花因为盛开时的外形

和某个不可描述的地方十分相似

加上也很难再找到一个比菊花更文雅的代称了

菊花从此便成了这个部位的专属名词

原本菊花的坚贞高洁,悠闲隐逸

甚至是狂傲的象征意义

再也没有人能从历史中回想起来

大众对菊花的认知只剩下了对某个身体部位的隐喻

这让我们不禁深思

网络在给予了词语新生的同时

是否也剥夺掉了原属于他们的意义?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时候并不是

因为外国文化入侵而式微

而恰恰是因为自身的遗忘而消失

这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

All Rights Reserved ?朕说

-黄桑出品-

【喜欢作者的清奇文风和脑洞漫画,欢迎关注: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