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宣中兴和贞观之治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哪个更强盛?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实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汉宣帝设置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重视民命之余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外汉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

昭宣中兴

昭宣二帝还多次下诏赈贷农民,废除一些苛法,屡次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一系列经济的措施如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会生产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霍光的政策。

昭宣时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或“孝宣中兴”。

西汉历史学家刘向评论孝宣皇帝时称赞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文帝)之时”。这一评论虽有溢美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

盛世之下暗流涌动,汉昭帝八岁继位,大权掌握在外戚霍光的手里,与其说是皇帝的功劳,实则也离不开霍光的举措,从霍家的近几十年的强盛不难看出,外戚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当宣帝后的元帝继位,为了把外戚掌管的权利夺回,又开始重用宦官,在这种局面之下土地兼并再一次出现,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持续到了西汉灭亡。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渊虽为开国君主,实则李世民才是第一代的皇帝,作为刚夺取政权的皇帝,很清醒政权走向衰败的原因是什么。选贤任能、轻徭薄税,民众切实享受到了好处,从而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贞观之治正好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处于朝代开创后的初期,君臣一心,尽心尽力的治理朝政也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而汉昭帝的时期已经平稳的到了稀罕的中期,刚经历过强盛,慢慢再走下坡路,虽说再走下坡路,在西汉中期没有大规模的战乱,各方面都处于平稳的状态,而唐朝刚刚经历了隋末的战乱,各方面百业待兴。

一个是刚开国,蒸蒸日上,当国力不是太强盛的唐。一个是日暮西陲,虽说还有些家底,但各方势力角逐的弊端已日益凸显。明显积极向上的唐贞观之治要好于逐显颓势的汉昭宣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