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刺成马蜂窝!详细图解西洋刺剑的使用套路

西洋刺剑在历史上的发展系统可谓完善健全。对于如何熟练使用,很早就有诸如“剑和盾”(Sword and Buckler)、“剑(匕首)与披风”(Sword (or dagger) and Cloak)以及高深莫测的“剑门”(Case of Rapiers)作为先导“教程”分解使用步骤和方法,当然对象非局限于单剑,也包括双手剑。

西洋刺剑作为长的双刃武器,护手(quillons)和锷壁(counterguard)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后者多呈现为杯状。起初这种设计被广泛使用,但后来被逐步抛弃,因为人们更专注于如何快速出击对敌人一击致命,而不是陷于无止境的攻防交替中。

基本姿势---剑士拔剑后以此姿势对峙,剑柄在头顶上方,剑刃竖直,剑尖向敌。

▲A、B代表转攻为守(低处防守)时剑所在的位置

防守姿势---手与肩膀大致齐平,手臂作为点和线的延伸。

对峙进阶---手与腰部同高,掌心略外翻(像拍在对方脸上一样),剑刃略向右倾斜。

▲A、B和C、D分别表示击放过程中剑所在的高低位置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防守和进阶之间的击剑姿势,如下:

▲A、B分别是攻方防守时用剑位置,而C、D代表守方的防御

▲在B剑佯装刺击被推开时,A剑攻击

▲A剑佯装攻击头部,B剑刺胸后快速攻击腿部(位置C)

▲匕首格挡时,长剑刺胸或手腕

▲再用匕首格挡时,长剑可以选择像胸部或腿部进行攻击

▲同样匕首格挡,长剑对无法设防的头、喉、腿都可进行攻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呓语的尘云,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