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兵千日,为什么一旦发生战争,钱就花的特别厉害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最花钱(或者说烧钱更妥当)的事情,没有之一。历史上许多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都是被战争给拖垮,比如隋朝、明朝。仅仅是一场大型战争就足以掏空一个国家的家底,如果同时面临多场战争,那基本就注定要改朝换代了。那么问题来了,国家养兵千日,即便没有战争也要支付军饷,为什么一旦战争发生,钱就花的特别厉害,甚至会让国家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呢?


有些人认为,国家平时就养着大批常备军,这些人既吃皇粮,也拿军饷。所以当战争发生后,国家的实际支出增加的并不是很多。这种观点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但和实际情况却相差甚远。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战争时期,国家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首先是粮饷支出。和平时期,粮饷是固定的,可一旦发生战争,粮饷支出就要大幅提升。以清朝为例,八旗兵的收入分为“坐粮”和“行粮”两部分,“坐粮”就是固定工资,高级兵丁月饷4两银子,饷米46斛;马兵月饷3两银子,饷米46斛;步兵月饷1两5钱,饷米22斛。“行粮”相当于奖金,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有发放,每人每月2两银子。假设一次出征十万人的军队,国家每个月在饷银上的支出就增加了20万两银子,一年增加240万两,加上原来的“坐粮”,国家支付这支十万人的出征队伍仅仅在饷银方面就要花费500万两以上。而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年份)的时候,清政府全年的总收入不足4000万两。

除了饷银外,饷米支出就更是惊人了。虽然士兵们在行军打仗时候吃的粮食未必会显著增加,但粮食要从后方征集,再运输到前线去,中间造成的运输成本却是极高。古代没有火车、轮船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一切运输都需要借助马匹、骡子等牲畜,此外还得派大批军队保护粮食安全,以免被敌人截取粮道。这样一来,粮食在运输途中就被大量消耗掉了。往往等运送到目的地的时候,粮食已不足原来的一半了。如果战场远离后方,消耗量就更是惊人。

《孙子兵法》有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意思就是说,聪明的将领会懂得从敌方夺取粮草。从敌人那里抢到一钟粮食,就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粮食;从敌人那里抢到一石草料,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草料。从这段话里也可以看出,古代战争的运输成本有多恐怖。

说完了粮饷支出,想必大家已经能体会到战争开销的惊人之处了,不过这还没完。士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朝廷就要给家属发放予抚恤金,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还是以清朝为例,阵亡八旗兵的抚恤金是“前锋、护军、领催二百两,甲兵一百五两,炮手一百三十两,各部落通事一百两,满洲、蒙古随役并满洲家下汉人充绵甲兵者均一百两。”而士兵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朝廷要给予重金奖励,以激励大家奋勇杀敌,这又是一笔经常性的大额开支。此外,军队出征打仗,武器装备、马匹、草药这些方面的开销都是呈数十倍的增加,这个自不必详细解释。

还有一点经常被忽略,那就是战争时期,国家往往会扩大征兵规模,同时也要征用更多劳动力去从事后勤方面工作。这不仅仅意味着国家要支付更多人力费用,而且也会造成从事生产方面的劳动力减少,物价飞升,国家在采购战争所需物资的时候就要花费更多的钱。

如果战事发生在国内,那还会造成生产秩序大规模遭破坏,国库收入急剧减少等情况。因此,战争对一个国家所产生的破坏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战争是否对所有国家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呢?这倒不尽然。如果是一个自身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发动战争往往是利大于弊。因为对他们而言“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些国家通过战争掳掠到自己发展所急需的物资,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向中原农耕民族发起挑战,多半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参考文献:

[1].《大清五朝会典》

[2].《清史稿》

[3].《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