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男少女心理如此脆弱?

13岁早恋少女吞服100片安眠药:他考不上大学我们没有未来;彭州16岁女孩情绪激动欲跳楼,因家庭琐事想不开;不满老师的批评13岁男孩跳楼身亡。每每看见这些事件我都感觉压抑和窒息的感觉,作为80后的我不可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我深深的痛心,因为我有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我更为孩子的未来担忧,那为什么孩子的心理会那么脆弱,为什么我们的花朵在没有盛开的时候而凋零呢?因为我们的培育过程存在问题,对于监护人我们应了解孩子的习性,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良表现,就像花朵我们不知道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和养分,在施肥、修剪的时机中都不知道又如何培育花朵?所以孩子的心灵很脆弱跟我们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著名的心理学家也通常有这样的观点;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表达。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他是由特点的,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孩子的成长分为这几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而在这些发展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较为突出的表现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学龄这一时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能力,为入学做准备;学龄期:自入小学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这一时期家长对孩子求成心切,往往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青春期:一般从11-20岁,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为青春期,此期为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征出现明显,生殖系统的发育渐趋成熟。这一阶段外界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因此,应进行生理卫生和性知识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前期3周岁到7周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逐步完善,智能发育更加迅速,发展语言能力,拓展社会关系,自我观念开始形成,好奇多问模仿性强,此期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在由此可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长的爱和呵护,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才能够让幼小的心灵承受更多的、更大的、更重的困难,家长的教育和指引才能使孩子拥有道德、仁爱、宽容、承载。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对于上述残酷的案例都有共同点,这些孩子们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花季雨季;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认同非常显著,外界的影响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变化,作为家长我们是否了解孩子的需要。家长的亲子关系是否稳定、是否和谐、是否有牢固的信任?

什么是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应。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对需要进行研究,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为著名,他提出人最基本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和审美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今天这个物质充裕、精神贫瘠、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的需要已被剥夺,看看我们的大千世界,基础的需求包括食物、空气、恋爱、生殖等;食物让我们惧怕瘦肉精、抗生素、激素的摄入;空气让我们用口罩过滤雾霾;恋爱也已被多角恋充实脑海;生殖也成了忧心忡忡。

安全需要是指安全感、避免危险,存在于各个年龄期。

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对家庭、友伴的需要,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表明人渴望与人的亲密感情和关系,得不到满足会感到孤独、空虚。一个孩子在家庭里找不到这些需要,他就要去满足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空虚,因此,早恋的青少年大多数与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关系和亲密度没有达到理想的需要。

尊重需要: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包括自尊和被尊两方面。一个得到尊重和被尊重的孩子,她的自信、自强都是能够得到满足的。她的行为也是积极的,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无助、无能等情绪体验。

认知需要:是寻求知识,认识和理解未知事物的需要,幼儿期就表现出来,成为人终生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的要求,是力求实现自己可能完成的一切事情的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春天的一粒种子;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是我们的未来、是崛起的力量;在下一个十字路时如果遇见了你、我、她,请大家给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赞美的语言就以足够点亮他们内心的彷徨和迷茫;不幸的家庭有不幸的理由,所有的不幸都变为有幸---因为孩子是你们的大幸!请把孔子他老人家的仁义礼智信传递于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懂得任何需求都要有表达,但我们要学会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