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害死岳飞,儿子却为《尔雅》添翼!

“辞书之祖”《尔雅》问世后,不断有增补或注释的著作出现,从而形成独特的“雅学”。宋朝时,“雅学”界出现了一部名物学(注一)专著,被誉为“《尔雅》之羽翼”。鲜为人知的是,此书作者的父亲,居然是陷害民族英雄岳飞的凶手之一……

辞书之祖《尔雅》影印本(网络图)

1

公元1184年秋,鄂州(位于湖北省东部)知州罗愿经过反复考虑,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前往忠烈庙进香。忠烈庙里供奉的是抗金名将岳飞。岳飞被冤杀后25年,宋孝宗为其平反,追谥武穆,并让人在鄂州建立祠庙以作纪念。

如今的朱仙镇岳飞庙。(网络图)

按当地惯例,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到忠烈庙进香。罗愿上任一年多来,一直不提这事,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他有一个叫罗汝楫(注二)的父亲!如果说秦桧是策划阴谋的总指挥,那罗汝楫就是害死岳飞的急先锋。想当年,在秦桧的授意下,殿中侍御史罗汝楫与御史中丞何铸一起罗织岳飞的罪名。何铸从事实出发,欲为岳飞减罪,很快被贬谪;罗汝楫则为虎作伥,不但写了不少污蔑岳飞的奏章,还申请将一批上书言轻判岳飞的大理寺官员进行罢黜。毫无疑问,罗汝楫是害死岳飞的凶手之一。虽然他得以寿终正寝,但其后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难。人人痛恨奸臣,自古亦然。

朱仙镇岳庙里的五奸跪忠,右一为罗汝楫。(网络图)

经过一番准备,罗愿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忠烈庙。站在一身凛然正气、不怒自威的岳飞像前,罗愿仅存的自信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惶恐和忐忑。作为凶手的第五子,罗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越想越愧,越愧越急,引得旧病复发,他竟猝死庙中!

罗愿死后,家人悲伤,百姓嗟叹,不在话下。有人会问,他到底凭什么勇气迈进忠烈庙呢?

原来,心怀愧疚的罗愿生前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当年鄂州连续三个月天旱,罗愿带着属下,与百姓们顶着烈日挖沟渠。此举虽然种下病根(在忠烈庙复发),却深得百姓好评。另外,他还完成了两部可“垫棺材枕头”的著作:《新安志》和《尔雅翼》。尤其是《尔雅翼》,这部他生平最自豪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尔雅》之翼”。

《尔雅翼》是何许书也?怎么写出来的?这一切,要从罗愿的出身说起。

岳飞像(网络图)

2

作为一名正宗的“官二代”,罗愿与几位兄弟不一样的是,他不愿当纨绔子弟。可惜,上天并不垂青他。尽管他少年聪慧,七岁会写诗,八岁读《尔雅》,但青年时代屡次参加科举都不中。不得已,他只好“荫补”为承务郎。所谓“荫补”,是指凭借祖宗功德,子孙直接入朝任职。老子种树儿乘凉,本来很正常的事儿,但正直的罗愿感觉很难受。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和钟爱的典籍——《尔雅》上路了!

喜欢《尔雅》,其实与罗愿的个性与爱好有关。他喜欢思考,“数日不妄下一语,精思如此”;他更喜读书,常常沉浸在《尔雅》的研读中,因为认为《尔雅》是最伟大的典籍之一。

从承务郎开始,二十多年间,罗愿先后担任过台州祠禄官、赣州通判等职。这些职务都是虚职,没什么事儿干,自然也不出成绩。轻闲的罗愿,决定为《尔雅》写注释。

辞书之祖《尔雅》(光明网)

他自己也清楚,为《尔雅》写注解容易,但要流传后世就难了。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读书人都有这个想法,但最终实现者聊聊无几。《尔雅》从问世到宋朝,已经1000多年。后世“雅学”著作林林总总,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尔雅》作全面增补解释,所记比较宽泛、简略,如《小尔雅》、《广雅》等;另一类专门补充《尔雅》某方面内容,所载比较狭窄,如《方言》、《埤雅》等。真可谓百花齐放。宋朝朝廷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尔雅》仍列入科举考试,《广雅》、《方言》等则是生员学习的内容。在朝廷开明的风气下,义理之学兴起,学者不必拘泥于先儒的教条传注。因此,学者们以正规的学术探讨来考释《尔雅》,正所谓“惟大学始教,格物致知,万物备于我,广大精微,一草木皆有理,可以类推”(《尔雅翼序》)。

自古成功皆不易。认识到这点的罗愿自此“观实于秋,现华春,俯瞰渊鱼,仰察乌云,山川泉壤,遇物而欣。有不解者,谋及匆薪,农圃以为师,钓弋则亲”(《尔雅翼序》),沉浸于研读《尔雅》中。

3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罗愿于公元1174年完成一部研究《尔雅》名物的专著——《尔雅翼》。此书共32卷,其中包括《释草》(八卷)、《释木》(四卷)、《释鸟》(五卷)、《释鱼》(五卷)等。据统计,书中共记有草名120种、鸟名58种、虫名40种、鱼名55种等,其总数比《埤雅》多了很多。

清嘉慶“照旷阁”张海鹏学津讨原刻初印本《尔雅翼》(孔夫子旧书网)

从内容上看,《尔雅翼》对名物,尤其是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形态、性能等进行详尽、逼真的记录,在考证上引据精确,持论谨严,把当时知识与民间资料结合起米,并进行名实考证,较前人有很大发展。比如,在《释草》卷中,他从“孔子先食黍,以黍为五谷之先”一句,详细考究古籍中关于五谷的记载,然后结合其生物特征,得出“黍”与“稷”为同一物体的结论。

同时,此书也纠正了前人在动、植物解释方面的诸多错误。《释草》卷里纠正了郭璞《尔雅注》所说女萝(注三)和菟丝(注四)是一物之误:“今女萝正青而细长,无杂蔓,长如带也”,“今兔丝田野城洛中甚多,皆浮生蓝柠麻蒿上”。此节对旋花科菟丝子的寄生性说得很清楚。《释虫》卷中,作者则通过亲身观察,纠正了郭璞、陆机、樊光把蜉蝣当成蜣螂的错误说法,书中这样写道:“按今水上有虫,羽甚整,白露节后即群浮于水,以千百计。”

女萝(5068网)

菟丝(搜狐网)

《尔雅翼》的训诂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后世流传中不断被认可和发掘。公元1270年,南宋经史学者王应麟认为《尔雅翼》“即物精思,体用相涵,本末靡遗”,便将此书刊印于世。元代作家洪淼祖作《尔雅翼?音释》一书,专门讨论此书的方言及语音规律,附于《尔雅翼》每卷之后。《四库全书提要》则评价说《尔雅翼》“考据精博,体例谨严,在陆佃《埤雅》之上”。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尔雅翼》的价值越来越加凸显。教授胡锦贤在《论宋代<尔雅>学成就》书中,认为“宋人‘格物穷理’的一类著作中,《尔雅翼》的确处得上是一部力作。”而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胡朴安在《中国训诂学史》中称,“罗氏之书在名物上自有相当之价值,洵可为《尔雅》之翼也。”这句中肯的评价,与《尔雅翼序》中作者“此书之成,为《雅》翼翰”的愿望完全符合。笔者同样相信,如果罗汝楫在九幽之处获知儿子用心为《尔雅》添翼,著作流芳百世后,肯定会在为当年陷害岳飞后悔的同时,也为儿子的作品而笑慰!

让《尔雅翼》刊行于世的王应麟 (网络图)

---------------------------------------------------------

备注:

注一: 名物,指事物的名称、特征等,也称“事物”,动物或植物是名物的一种。

注二、罗汝楫(1089年—1158年),字彦济,安徽徽州歙县呈坎人。公元1112年进士,绍兴年间任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桧,劾黜岳飞旧幕及大理寺欲轻判岳飞者数人。累官吏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知严州。著有《东山稿》40卷。

注三:女萝:又名松萝,是一种地衣类植物,全体为无数细枝,状如线,长数尺,靠依附他物生长。

注四:菟丝子:恶性寄生杂草,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吸盘吸收寄主营养。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

参考资料:

1、论文《<尔雅翼>研究》,宁夏大学硕士生论文选,2012年。

2、书籍《中国科技百科之生物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