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 赵匡胤“天命所归”? 事在人为!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北边急报军情,当时的宰相范质和王溥听到消息后十分慌张,想都没想就仓促决定派大将军赵匡胤出兵抵御。其实,这正中赵匡胤的圈套。

对于后人较为熟悉的“陈桥兵变”,其实赵普才是兵变的主谋,正是他极力说服赵匡胤准备兵变。他们的计划是,先以镇、定二州名义谎报契丹与北汉联兵犯境,然后诱使朝廷令赵匡胤出兵御敌。

而京城中此时早已流言四起,到处都流传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童谣。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军走到河南开封的陈桥驿安营扎寨。后来有野史说,当大军刚出发时,有个号称通晓天文的军校苗训指着天上说,他看到了两个太阳在相互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这是天命所归。

陈桥驿的元帅帐内,赵匡胤正一个人喝着酒。喝着喝着,他突然起身向掌书记赵普的营帐走去。他随意看了一眼帐内,问赵普道:“赵大人,歇息的可好?”“多谢将军关心。”赵普一边答应着,一边暗暗揣测这位顶头上司深夜造访的目的。赵匡胤假装谦虚地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请教大人。”“将军请说,普一定知无不言。”赵普惶恐不安地答道。“我一直想不明白,汉高祖刘邦本是一市井无赖,为什么却得了西汉两百年天下?”“将军,刘邦本人并无特别才能,只是他手下有一批人本事很大,刘邦的成功是他驾驭人才的成功。”赵匡胤诧异道:“哦?你说刘邦手下有什么人才?我读书不多。”赵普道:“文有萧何、曹参;武有韩信、张良。”赵匡胤道:“萧何这名字倒挺熟悉的。”

赵普接着说道:“萧何乃刘邦手下第一大谋士,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就得不到天下。”赵匡胤看着赵普,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嘴里连连说着“不错”,最后留下了一句“赵大人倒挺像萧何的”就走了。此时的赵普早已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他想,改变江山的重要时刻终于来临了。

赵匡胤又接着来到其弟赵匡义的营帐内。赵匡义道:“不知兄长驾到,可有何事?”赵匡胤一脸无奈,叹道:“近来京城内谣言四起,说点检将做天子,这是满门抄斩之罪啊! 为兄担心要连累弟弟了。”赵匡义气愤地说道:“这一定是有人陷害,咱们行得正,没什么可怕的! ”赵匡胤又叹了一声:“唉,当今新主年幼,太后又是女流,只怕他们听信谗言,赵家就要多灾了。”

赵匡义看着兄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赵匡胤看在眼里,故意用激将法激怒赵匡义说:“你有什么话尽管说,难道还有比杀头更大的罪吗?”赵匡义紧握双拳,大声说道:“干脆反了吧! 咱们在前方拼命,他们在朝中享福,不仅不发兵饷,还要疑来疑去。况且点检做天子也许是天意呢,我们不能逆天而行。”赵匡胤变了脸色,一把握住宝剑,假装嗔怒道:“住嘴! 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想我们赵家世受皇恩,万万不能有此想法,今天我要替家祖杀了你这个忤逆的子孙! ”

赵匡义急忙上前按住剑柄,说道:“兄长,现在情况紧急,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况且咱们无辜受死,赵家就会绝后,你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吗?”赵匡胤听了此话,好像呆了一样,他突然面向北方跪了下来,道:“先皇在上,臣赵匡胤一片忠心,日月可鉴,但是朝中大臣却不容我,我该怎么办啊?”赵匡义扶起兄长,说道:“兄长放心,只要你点头答应了,余下的事就交给我去办,不会叫你为难的。各位将军都对你忠心耿耿。”

赵匡胤不置可否,他跌跌撞撞地回到自己帐里大喝好酒而睡。当夜,军中一阵骚动,人人都在议论,军粮断绝,朝政被韩通把持拒不发饷。因主帅赵匡胤烂醉如泥,赵普提议各位将军一起召开紧急会议。就在赵匡胤醉意朦胧、拥被大睡之时,主帅们已经与两个阴谋家搭成了共识。《长编》卷一这样记载:赵普与赵匡义召来都押衙李处耘、内殿都虞候马仁璜、殿前都虞候李汉超等。赵普对他们慷慨陈词:“兴王易姓,虽去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心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

赵匡义与赵普蹴鞠图

赵普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他很了解将军们的心理,他深知这些将领所要的不过是永远花不完的金钱,享受不完的富贵,这些在赵匡胤登基之后是很容易得到的,而赵匡胤是想要皇权的,两方面刚好可以各取所需。“将校拥立皇帝,其用意在乎自己升迁”。但老谋深算的赵普深知五代以来的兵变大都如此,倘若真的让众将士拿拥立做条件,向被拥立者要挟,即做了皇帝后,一定要与他们优越的待遇。这样的话,赵匡胤也许就会变成一个傀儡皇帝。而如果是将士们内心拥戴赵匡胤,赵匡胤便在政治上有了转机——“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把将士逼上“惟命是从”之路。

当时,中国一直处于割据状态,这种乱象自安史之乱以来没有大的改观。据史料记载,当时是“天子,兵马强壮者为之”,掌握禁军的统帅时常发动兵变。虽然后周建立者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都意识到这一点,也想顺应民意,施行仁政,以改变这种局面,但遗憾的是他们去世太早。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去世,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即位,正所谓“主少疑国”。

事实上,稍对政局有见识的朝臣都已能体察出赵匡胤的反常之举,而军中将士却认为,当今皇上年幼,将士们如此冒死为国家抵抗外敌,倒不如先立赵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这样也有人能记得将士们的辛劳征战。

周世宗柴荣

其实,为使兵变成功,赵匡胤早已部署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与心腹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约为内应,一旦大军返京,便由他们打开城门。再者,赵匡胤的眼线也遍布京城各个官员家中,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及时地反馈到赵匡胤那里。

终于挨到了清晨时分,将士们一夜未眠,他们握刀持剑,环立帐前,呼声四起。有些将士全副披挂,准备径直入帐。守在帐外的赵匡义和赵普见状,连忙进帐唤醒赵匡胤。将士一见赵匡胤出来,便大声高喊道:“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赵匡胤来不及回答,一件黄袍已披在他身上。在当时,黄袍是只有皇帝才能披戴。众将士一齐跪拜在地,山呼“万岁”,呼喊声震耳欲聋。赵匡胤假装推辞,众将士不依,扶他上马南行。赵匡胤佯装无奈,对将士们说,既然立我为君,就必须必须听我指挥,众将士都点头答允。

赵匡胤立即整饬军队回京,早已等候的石守信和王审琦打开城门迎接新皇帝。就这样,为伤一兵一卒,赵匡胤便在众人配合下迅速控制了京城局势。正在早朝的后周大臣们得知兵变消息,个个大惊失色。宰相范质和王溥除了悔恨不该让赵匡胤出兵外,一时间手足无措。只有大臣韩通企图组织抵抗。他刚进家门,就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所杀。叛军冲进朝堂,逼迫范质、王溥等人来到都点检衙门。

赵匡胤见到他们,假装伤心不已,说他受先皇厚恩,今日为将士们所逼,到了这般地步,实在惭愧。范质正想答话,军校罗彦环持剑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等人面面相觑,深知已无回天之力,只得跪拜在地,口呼“万岁”。

     

赵匡胤见众官己被收服,立即赶往皇宫逼迫周恭帝逊位。文武百官就列后,有人大声诵读早己准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赵匡胤换上龙袍,接受群臣朝贺后正式登基称帝。由于其所领归德军在宋州(河南商丘),于是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定都汴京(河南开封),赵匡胤便是宋太祖。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龙泉刀匠老刘weixin:Lqbj689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