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攻击这事古人也没少干,河南人原来在两千多年前就被黑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天南地北的网友们只要一上网就能联系到一起。可由于不同地方的人,在生活习性、文化、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个别网民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发表了一些针对某个地区人的诋毁和谩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域攻击。

不过,地域攻击也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其实就已经开始地域攻击了。

早在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人自称华夏,四周则是东夷(今山东部分地区)、南蛮(今江浙沪、广东、广西)、西戎(今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北狄(今陕北、山西、河北)。在当时的华夏人眼中,夷、蛮、戎、狄里面个个都是茹毛饮血的“怪物”。直到现在,“南蛮”还经常被人用来做骂人话。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笔下出现了许多嘲笑某地人的段子,而这些段子都千篇一律地指向了当时的宋国(今河南省境内),但凡说到愚蠢可笑之事,多冠以“宋人”。《庄子》里说到,有宋国人善于做衣帽,就去越国经营企图发财,结果越国人都是剪短发的纹身大汉根本用不着衣帽,因此惨遭赔本。《韩非子·五蠹》中有一段“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对,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主角也是宋人。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主角还是宋人。在诸子们眼中,宋人简直就是蠢货的代言人。


除了宋国,第二个地域偏见的冤大头就是郑国(今河南省境内)了。嘲笑郑国人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是我们的韩段子手(韩非子)。比如他说,一个郑人的裤子破了个洞,于是让妻子照旧裤子的样子做条新的,结果妻子为了做到百分之百相同,在新裤子上特意挖了个破洞。此外,“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这两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角也都是郑国人。

当然除了嘲笑宋国和郑国外,贬低其他地方人的段子也有,比如“刻舟求剑”中的傻瓜就是楚国人。不过这些段子为数不多。

到了宋朝,地域攻击发展到了新高度。当时宋朝的北方人普遍看不起南方人。宋代史书里关于北方习俗的记载就是“质朴忠直”“劲悍忠勇”“勤稼穑”,关于南方是这样——两浙:“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广南“民性轻悍”,江东“俗习骄脆”,苏州“骄奢好侈”,“长沙民最喜讼,号难治”,四川荣州“姓名颠倒,不知礼法”……

出身陕西籍的一代名相寇准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朝廷上南北之争致使朝中一度“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南方士大夫沉沦者多”的现象。

宋真宗时期,皇帝想拜江西人王钦若为宰相,河北籍的宰相王旦一看他的合作对象是个南方人,不高兴了,以“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为由竭力反对。直到王旦年老退休后,王钦若才当上宰相,成为南人为相的先驱。但是这个不争气的王钦若又是个奸相,更加毁南方人声誉。


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南方派大臣主张变法,而当年在山西砸缸成名的司马光以及其他北方派大臣则反对变法。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心术似福州。”一下子把福建人全得罪了。又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

在北宋时最伤大臣心的惩罚就是贬过长江,在北宋时南方最好的城市杭州都是贬官的地方,蔡京、苏东坡都去杭州蹲过。

直到清代乾隆间,颇负盛名的学者窦光鼐,在其主持浙江乡试(一说福建乡试)时,以“南蛮鹉舌之人”命题,并因此而激起了考生的公愤。此诗即后世曾广泛流传于齐鲁一带的《别蛮诗》。诗的每一句声母都完全相同,且多卷舌音与切齿音,如同绕口令一般,难怪很多南方同胞无法以方音读下去了。此事齐鲁间常引为美谈,这自然反映了当时齐鲁人对“南蛮”的鄙视。

民国时期,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执行了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导致了东三省迅速被日军占领。全国地域攻击的“火力”都集中喷向了东北(主要是骂东北军)。之后“伪满洲国”在东北成立,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又一轮地域攻击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