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在宫廷之中开设集市的帝王?

作者:史遇春

历史和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做梦,梦想着,有朝一日或来生来世,自己能够称帝称王。

中国历史上,有些人真正成为帝王之后,他们却又在宫廷之中模拟民间生活、开设集市。

在宫廷之中开设集市?

没错!

的确是在宫廷之中开设集市。

也不知道,那些在宫廷之中开设集市的帝王,是真的向往民间生活?还是仅仅为了娱乐?或者,这只是他们荒淫游弋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里,就来说一说那些在宫廷之中开设集市的帝王。

第一位:(东)汉灵帝刘宏

刘宏(公元156年~公元189年),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乃汉章帝刘炟[dá]玄孙、河间孝王刘开曾孙。

刘宏的父亲刘苌早逝,他便承袭父爵解渎亭侯;其母为董氏。刘宏继承帝位之后,追尊其父为孝仁皇,尊其母为慎园贵人;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又尊其母为孝仁皇后;因董氏居于永乐宫,故又称“永乐太后”。

汉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十二月,刘志崩逝,刘宏被窦太后(汉桓帝第三任皇后)和窦武(大司空窦融玄孙、定襄太守窦奉之子、汉桓帝第三任皇后窦氏之父,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选定为东汉皇位的继承人,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刘宏正式即位,其在位时间为公元168年至公元189年。

刘宏即位之后,窦武因功,被委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并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共录尚书事。掌权之后,窦武与陈蕃谋诛宦官,计划泄露,他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

此后,宦官专权。

接着,便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此前,汉桓帝时,有第一次党锢之祸。

刘宏即位之后,窦武与陈蕃谋诛宦官时,曾起用李膺等早先被禁锢的党人,不料事败,窦武自杀。后在宦官要挟下,陈蕃也被诛杀。随后,朝廷又捕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陆续被牵连而死亡、迁徙、废黜、禁锢者达六、七百人。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窦太后崩逝,随即,有人在朱雀门阙上书写反对宦官专政的文字,宦官又四出逐捕党人和太学生,先后计一千余人。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朝廷下诏: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以至五服之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

在位时,刘宏还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用于享乐。

刘宏在位晚期,也就是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同时,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的动乱之中。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刘宏崩逝,年34岁,谥曰灵帝,葬于文陵。

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关于刘宏在后宫开设集市一事,见《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亦见《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孝灵皇帝中》):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放效。”

也就是说:

这一年,刘宏在后宫修建了许多商业店铺,让宫女们行商贩卖。于是,后宫之中,相互盗窃和争斗的事情,屡有发生。刘宏自己还穿上商贾的服装,与行商的宫女们一起,饮酒作乐。刘宏又在西园玩狗,狗的头上戴着文官的帽子,身上披着绶带。他还手执缰绳,亲自驾驶四头驴所拉的车子,在西园内来回奔驰。京城洛阳的人,竞相仿效刘宏的举动,结果,导致当日驴的售价与马的价格相等。

第二位:南朝宋少帝刘义符

刘义符(公元406年~公元424年),小字车兵,生于京口(东汉末、三国吴时称为京城;后称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乃宋武帝刘裕长子,其母为张夫人(少帝即位,上尊号为皇太后,宫曰永乐)。

刘义符膂力甚强,善于骑射,通解音律。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义符10时,被拜为豫章公〔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刘裕因功受封为豫章郡公〕世子。

刘裕受封为宋公,宋国建立,刘义符被拜为宋世子。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元年(公元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刘义符被进封为宋太子。

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受禅称帝,立刘义符为皇太子。

刘义符为太子时,即好狎昵群小。在刘裕生病时,刘义符无人管束,他更好游荡,经常坐龙舟移师天渊池,在水上玩乐;笙歌妙舞,管弦悠扬,直到月落参横,疲劳袭身,他才会在龙舟上歇息过夜。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五月,刘裕崩逝;同日,皇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时年17岁,下令大赦;次年(公元423年),改年号为景平。

刘义符居丧无礼,好为游狎邪僻之事;群臣谏言,他一概不听;北魏犯境,作战失利,将军自劾,国人惊惶,他不管不顾。

景平二年(公元424年),徐羡之、檀道济等人率兵,将酣睡中的刘义符带到岸上,收取了他的印玺,并以皇太后的名义,废他为营阳王。

不久,刘义符便被诛杀,年仅19岁。

关于刘义符开设集市一事,见南朝梁·沈约《宋书》卷四《本纪第四·少帝》(亦见唐·李延寿《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又开渎聚土,以象破冈埭,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

关于此事,当时的前后情况如下:

起初,司空、录尚书事、仍兼扬州刺史徐羡之与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密谋,废掉刘义符,遂召江州刺史王弘、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入京。王弘、檀道济等回朝,派中书舍人刑安泰、潘盛做内应。这天早晨,檀道济、谢晦领兵打先锋,徐羡之等随后,乘东掖门开着,他们从云龙门进入皇宫。潘盛等事先已告知侍卫,因而没有遇到抵抗。当时,刘义符正在华林园所建造的店铺、开设的集市之中做买卖,他还亲自卖酒。他又开沟垒土,以象征破冈棣,与左右乘船歌唱作乐。傍晚,刘义符游天渊池,并在龙舟上就寝。次日早晨,刘义符还未起床,士兵就冲了进来,他们杀了刘义符身旁的两个侍者,还伤了刘义符的手指,并将刘义符扶出东阁,收了玉玺丝带。群臣与刘义符辞别,送他到东宫,他遂被幽禁在吴都。

第三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一、卷二中,均有清廷内宫集市的相关记载,现详述之如下:

圆明园中有一福海。

圆明园,清代大型皇家宫苑,坐落于京城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三园之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三园的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三园周围。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清代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此间为“夏宫”。始建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最初,这里是康熙帝给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帝)的赐园。清世宗雍正帝即位之后,拓展原来的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等诸多值房,打算夏季在此“避喧听政”。清高宗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其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其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时,满清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清廷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除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大肆焚烧。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时,欲行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而改建其它建筑。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害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圆明园最终变成一片废墟。

福海,在园明三园的中心,是圆明园中最大的湖,又称东湖。整个水域,湖光山色,优美如同仙境。福海和其中的蓬岛瑶台都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仙境。福海之名,是由于它象征神话中的东海,按照徐福渡海求仙的寓意,取名福海。“蓬岛瑶台”则象征东海神山。这是一个以神话立意的景境。

福海之东,是同乐园。

同乐园有园中最大的戏台,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层设表演特技的机轴;南有化妆室5间,北有观戏楼5间。乾隆时期,每年从正月十三起,便在此举行酬节会,连日宴赏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赏剧听戏;每逢皇帝生日,也会在此演戏,以示庆祝数日。

很多人都知道,同乐园是唱戏的地方,是清朝皇帝每年御赐诸位朝臣观剧之处。

其实,同乐园曾经还是清朝皇家的宫廷集市。

话说,清高宗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每到新年,同乐园之中,都设有买卖街。

同乐园买卖街中,有卖古玩的;有售估衣(原指市场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的;有开茶馆的;有设饭肆的……

一切应用之物,店铺商肆,凡是民间集市中所有的物事,同乐园买卖街中,无不具备。举个例子,就是那种民间集市之中,携着小筐卖瓜子的,这里也不会缺少。

同乐园买卖街开设店铺商肆的,全都是宫廷的内监(即太监)。

买卖街里售卖的古玩等器物,每年开市之前,先由崇文门监督(旧时官名。如清代设十三仓监督、崇文门左右翼监督。清末学堂亦设监督。)在外城之中选择采买,之后,交进同乐园。这些器物交进时,价值几何,全都会造册标明,一同入内。交进的器物,在买卖街卖掉时,要按价值给付银两。没有卖掉的,存物归档。

同乐园买卖街开市之后,朝中大臣接受皇恩惠赐,会至园中捧场,并竞相购买其中的物品。

朝中的大臣,全都在同乐园的酒馆之中会集,餐食宴饮。这里的情景,和外面的民间集市无二。

饭馆之中跑堂的人,都是挑选外城各个饭馆之中声音响亮、口齿伶俐的人充任担当。

每每等到御驾经过店门之时,饭馆中应呼上茶的、店小二报账的、掌柜核算账单的,各种声音杂逻,纷纷并起。这些,都是作为新年游观的乐趣来运作的。

下午三点以后,朝中的大臣全都退出同乐园,这时,内宫人员也会到买卖街购物。

同乐园买卖街,一直要持续到燕九日才结束。

中国民俗以农历正月十九日为燕九节。

也就是说,同乐园新年买卖街,要到农历正月十九才闭市。

之所以选在此日闭市,大约也是为了表达九重高阙的明主,周知民间风景的意涵吧。

到了晚间,同乐园还备有嘎嘎灯(未知其详)。

据《竹叶亭杂记》的作者姚元之说,清廷造办处的笔帖式徐善庆每年都要入内值日,所以,他对同乐园买卖街的事情言之甚详。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同乐园买卖街按照惯例停止,盖因乾隆帝崩逝。

另外,关于同乐园买卖街,还有相关人事的记载。

固伦和孝公主(公元1775年~公元1823年),乃乾隆帝第十女,其母为惇妃汪氏。公主自幼最为乾隆帝所钟爱。朝鲜承政院日记载,公主在宫中,有“波罗公主”之号;乾隆帝喜怒暴发之时, 侍从左右, 少有差失,便遭鞭打棰楚,多者至百余下。即便是在乾隆帝盛怒之时,只要见到公主,他便立刻消气。所以,每当乾隆帝要鞭棰侍从时,宫人肯定会将公主送来,以阻止其惩处责罚。乾隆帝凡是有不合常规的举动时,宫中也会借公主的话,来进行阻止。公主相貌很像父亲,乾隆帝曾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容妃(即香妃)去世,其遗物大部分被乾隆帝赐给了公主。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2年)七月二十三日,六世班禅奉旨,赐公主法名索朗班吉卓玛,意为吉祥度母。公主初封为和硕公主,其嫁妆视同固伦公主,可逾制乘坐金顶轿。后晋封为固伦公主,其嫁妆又有所增加。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公主下嫁钮祜禄·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其妆奁十倍於和嘉公主,车辇运送器玩至公主府第者,大概估算其价值,或超过数百万两白银。公主于归,乾隆帝又特赐帑银三十万两。当日,大官们手奉如意珠贝,拜辞於公主的轿前,其众约有数千百人;即便是首席阁老阿桂年老位尊,也不能免除。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九月初十,公主去世,年49岁。

话说,固伦和孝公主还没有下嫁之前,称呼和珅相国为“丈人”。

有一天,乾隆帝带着公主一起游同乐园买卖街,正好,那天和珅入值,也在园中游乐。

看见销售“估衣”的,其中有一件大红夹衣,公主很是喜欢。

乾隆帝就对公主说:

“如果喜欢,可以让你的丈人买给你!”

和珅就用二十八两银子将那件大红夹衣买了给公主。

公主称呼和珅为“丈人”,不知道是何典故。听说公主小的时候,喜欢打扮成男孩子的形状,或许与此有关吧!

文末,再补充两则王侯开设集市的典型:

一是初封琅邪王、徙封会稽王的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公元364年~公元403年),字道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其母为李陵容。

司马道子初封为琅邪王。晋孝武帝太元初年,司马道子官拜散骑常侍;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安去世,司马道子领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道子既为扬州总录,常与晋孝武帝沉湎于歌舞饮酒,他窃弄威权,势倾天下。后封为会稽王。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道子辅政,其间,他宠昵王国宝等人,政刑谬乱,民怨沸腾,激起王恭发兵,对其进行讨伐。司马道子心生恐惧,遂诛杀王国宝等人;但是,他仍然与其子司马元显,大事聚敛,奢侈无度。

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司马道子委政于其子司马元显,又因派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当兵,激起了孙恩之变。

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桓玄举兵东下,击破建康,司马道子被放逐,很快,他便被鸩杀。

关于司马道子开设集市一事,唐·房玄龄《晋书》卷二十七《志第十七·五行上》有载:

“司马道子于府园内列肆,使姬人酤鬻,身自贸易。干宝以为贵者失位,降在皂隶之象也。俄而道子见废,以庶人终,此貌不恭之应也。”

也就是说:司马道子在自己的府邸园林之中,建造店铺、开设集市,让自己家中的侍女在其中做买卖,他还亲自参与其间的贸易活动。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认为,身为权贵,这样的做法完全是在自失身份,是权贵把自己降低为皂隶的现象。很快,司马道子便被废掉,结果,以庶人的身份结束生命,这大约就是对其外表不恭的最终响应吧。

一是封饶王、又进封梁王的徐知谔

徐知谔(公元905年~公元939年),五代时海州朐山人,乃徐温(养子李昪建南唐,尊为义祖)第六子。

徐知谔历仕南吴(亦称杨吴)、南唐。

吴时,徐知谔累迁至刺史、节度使,并代其兄徐知询为金陵尹。

进入南唐,徐知谔封饶王,又进封梁王,镇守润州(今江苏镇江),兼中书令。

据传,徐知谔喜好奇宝怪物。有一天,徐知谔游广蒜山(位于江苏镇江),他联接虎皮,做成很大的帐篷,号为虎帐。徐知谔与宾僚会饮虎帐之中,忽然,暴风起,裂碎虎帐,徐知谔惊悸而亡,谥曰怀。

关于徐知谔开设集市一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九《后唐纪八·潞王下》有载:

“吴润州团练使徐知谔,狎昵小人,游燕废务,作列肆于牙城西,躬自贸易。徐知诰闻之怒,召知谔左右诘责;知谔惧。”

也就是说:

南吴的润州团练使徐知谔,亲昵狎近小人,游赏宴集,废弃正务,在牙城以西建造商铺、开设市场,他还亲自去做商沽交易。徐知诰听说之后,大怒,找来徐知谔的随从,盘问责骂他们;对此,徐知谔很是害怕。

世人羡慕帝王的神仙生活,称帝成王之后,又有人模仿民间的生,在宫廷园林之中建造商铺、开设集市,试问:

这些人,是喜欢经商,还是喜欢游荡?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