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为什么说美、英两军“火炬行动”是其矛盾的开始?

1942年巴顿来到一个叫里弗宾德的地方,这里寸草不生,遍地的流沙和砾石,俨然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荒漠地带。在这里,巴顿的第1装甲军将在这里进行赴北非作战的适应性训练,训练紧张而艰苦,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每天大幅运动量的训练,让官兵们苦不堪言,但巴顿丝毫不为所动,甚至在夜间也进行战术科目的训练。有些人对巴顿的严酷颇有微词,他说道:“如果在这个鬼地方保持战斗力,那么你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毫不费力对付狗娘养的敌人”。

当然,53岁的巴顿全身心地抓训练,是为了带兵出征。

这一时期,北非的战局急剧恶化,隆美尔的装甲集群频频出击,英国第8集团军节节败退,随时都有被赶出非洲的危险。丘吉尔请求美军尽早参战,马歇尔等人对何时远征犹豫不决,但巴顿却时刻惦记着战争,他担心失去参战的机会。

1942年11月,英美终于决定实施非洲登陆的“火炬行动”。让巴顿十分高兴的是,他的老朋友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总司令并负责此次行动。在由谁担任远征军统帅的问题上,巴顿还是很有信心的。

一是,他是美军中少有的坦克战专家,一手调教出战斗力强悍的第1装甲军,而这支部队将是出征非洲的首选部队。作为军长,他有能力、也有资格统领整个美国远征军;

二是,从赴非作战准备的第一天起,他就参与了与之相关的所有准备工作。他组建坦克部队、建沙漠训练基地,甚至亲手制定了“火炬行动”的全部内容,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计划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十分信任他,尤其艾森豪威尔,可以说是巴顿多年的老朋友,两家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彼此非常信赖和赏识。单凭这一点,登陆非洲的战役指挥权非他莫属。

然而,一盆冷水把巴顿浇了个“透心凉”,克拉克将军(朝鲜战争代表美国签署停战协议的人)被任命为战役指挥。原来,这位小他8岁的克拉克是美军中少有的两栖作战专家,比巴顿更适合担任这个职位。

美、英两军的联合军事行动并不一帆风顺。

尽管“火炬行动”是美、英两国联合作战的产物,但双方的出发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因一个小问题纠缠不清,尤其是在登陆地点和组织指挥方面,双方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争论不休。其实,背后的真正原因还是谁当老大的问题。

首先,在英国人看来,英军参加二战比美军早两年,实战经验和部队战斗力相比于没有上过战场的美军“新兵”,英国人是绝对的“老兵”。因此,首次参战的美军要听英国人的话,按英国的战略行事。

其次,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获取在世界范围内的,尤其是欧洲战局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参战晚并不代表实力弱,美国也希望初战必胜、一鸣惊人,来确定自己在盟军中的主导地位。

更何况,在美国人看来,是英国人在非洲坚持不下去“央求”美国出兵的。现在,蒙哥马利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非洲不利局面,就在美国人面前摆出一副胜利者、“老大”的姿态,对美军的行动指手画脚,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两国军方之间的争论,终于惊动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由他们出面才勉强达成一致。但首次合作留下的后遗症,让美、英双方的“暗战”就此开始,并伴随在整个二战中,以至于在战场上的美、英两军经常“争风吃醋”,彼此不服。

最终确定的登陆点分别有三个: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巴顿将率领完全由美军组成的庞大舰队,横渡大西洋,攻占卡萨布兰卡,并取得与奥兰的陆地交通线。当然,获取两栖登陆的经验和锻炼美军实战能力是巴顿的另一个重要使命。

美国陆、海军不合,差点让巴顿失去参战资格。

负责西线登陆非洲的任命,让巴顿兴奋异常,这是他自1918年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参加战争,他要续写自己的人生辉煌,实现自己的英雄梦,但他“目空一切”的毛病差点让他失去出征非洲的机会。

原来,在美军传统习俗中向来重视陆军、轻视海军,两军种为此也常常发生一些“内部矛盾”。而性格鲜明的巴顿更是以陆军为傲,根本看不上“配合作战”的海军官兵。而负责海运的休伊特少将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将,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休伊特是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作为护航舰队司令,他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许多的困难都需要与巴顿进行细致的沟通与协商。而巴顿大咧咧的“乐天派”作风,很快对他反映的问题不耐烦起来,破口大骂,让休伊特等人瞠目结舌。

于是,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为陆、海军之间的矛盾。海军作战部部长金上将直接找到马歇尔要求撤换巴顿,否则海军将不参加“火炬行动”。马歇尔只得亲自出马劝慰休伊特,让他多担待些,因为美军进攻离不开巴顿的“冲劲”。

巴顿也没有想到“动静”会这么大。尽管他知道陆军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但这“节外生枝”的事情也有可能给自己的参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外表看似粗狂的巴顿,也有心细、高情商的一面,他主动向休伊特承认错误,两人后来成为很好的朋友。

俩人的脾气性格迥异,但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了互补。两人真诚相待、取长补短,一个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作风,一个缜密筹划、办事公道的处事风格,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远航任务,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巴顿曾说过:“不能以本色示人的人成不了大器”。他是公认的“将喜怒写在脸上的人”,但人们却都能很快地理解他,这其中有他率真、真实的一面,更多的还是来自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正是因为有实力,才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巴顿》、《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