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药与低价药那些事儿,你想知道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家经济条件的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大家,开始逐渐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有了更多的要求。用句比较通俗的话说,大家开始逐渐舍得为自己的身体而花钱了。

不管哪个电视台的养生节目都逐渐开始火爆起来。进口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见。包括我国本来是以廉价著称的中药,也出现了7天一个疗程5000多元的高价中药。

在网络上,一半吐槽医生的人,是在抱怨医生开出了很贵的药物,但是我相信这些吐槽医生的人们,到了医院的时候,80%也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医生给他开一点好药!

■ 关于药物的问题,我们先说一点题外话

其实医生也很无奈,医生并不是一个开药的机器,在我看来,医生应该是一个健康管理方案的提供者,而不单单是一个治疗者。

现代的西方医学,和历史悠久的中医学,他们的分支学科,基本上覆盖了人的生老病死全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医生去做健康指导。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治病不如防病,但是大家在平时,宁可相信微信朋友圈里的种种养生理念,而不愿去向专科的医生咨询,当只有疾病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才会想起去看医生。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37岁,心电图的缺血变化已经快有5年了,我和他反复说过要,戒烟戒酒,增加体育活动,减少油脂摄入,不要熬夜。但是每一次和他去说他总有一堆的理由回我,比如说,工作需要,朋友感情,压力太大,等等等等。

去年他情感之外、意料之中的心肌梗塞了,又问我怎么办?我说,戒烟戒酒,增加体育活动,减少油脂摄入,不要熬夜,然后加上一大堆心血管的药物。

我想我的这位同学,并不是个个例,现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孩子们在为自己的学业熬夜,青年们在为了自己的事业奔忙,中年人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每个人都不愿意停下来,到了老了,真正能停下来的时候。年轻时候为学业,工作,家庭而不顾身体的后果就全展现出来了。

门诊查体颈动脉超声中,50岁人的颈动脉血管超声很干净、见不到斑块的凤毛麟角。有很多人问我,医生给我吃一点好药,这个斑块能消除掉吗?我想说,用了50年长出来的斑块,您想用多少年把它消掉呢?

世界上有很多用钱能解决的问题,但很多时候,身体上的问题,恰恰是用钱解决不掉的,至少是目前解决不掉的。在这里我想让大家一定要明确一点,针对特定的疾病,一个好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包含了,预防,检查,诊断,药物,预后判断的一系列方案。药物治疗只是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对不应该成为治疗方案的全部。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寄托于药物治疗,调低在治疗方面对医生的预期。最好的治疗是预防,而不是任何什么神奇的药物。

■ 我们把话题放回到药物治疗上,聊聊高价药品和低价药品

实话实说,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物的品质,这是因为药物的价格包括了研发、临床试验、制造、流通、税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价格越贵的药物,其研发的投入是越高的,药物的效果和针对性,也会是相对更好的。

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研发环节中的临床试验,每一个上市的药物,从实验室出来的原型,到最终可以服用的药物,其中要经过4期临床,就是说,要有从实验室制备,到动物实验,到小人群试验,到大人群实验,这4个周期,才能证实这个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进口的原研药物举例,进口药之所以安全性适用性要更好一些,或者说是医生更信赖于进口药物的原因就在于国外的药企所做的临床试验,是基于原研药品开发的4期临床试验,不管是实验周期,还是实验的大样本量,都是国内的仿制药品是无法比拟的。

更现实一点说,进口的原研药品,所基于的临床试验人数,基本上都是5万级别以上的。而国产药品因为专利保护的原因,是不能够直接以原研药品的成熟剂型作为生产目标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苯磺酸氨氯地平,这个是辉瑞制药原研的降压药物。国内如果想生产苯磺酸氨氯地平,除了给辉瑞制药支付专利费用得到其授权外,就只能在氨氯地平上想更多的办法,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的比如说,马来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这一类的氨氯地平的衍生物。

从实际作用上来说氨氯地平是降压的治疗主体。所附加的马来酸、苯磺酸、门冬氨酸,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但是原研药物选择用苯磺酸和氨氯地平结合,因为试验证明,苯磺酸和氨氯地平的组合是对于人体药物结合率,代谢率最优的组合,所以说,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所有的这些氨氯地平家族中效果是最好的,而且副作用是最少的。

仿制药基于辉瑞公司已有的氨氯地平试验,在氨氯地平上加上各种的基团生产出的药物,其临床试验的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是远远低于原研药品的,而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小的制药厂的临床试验的真实性,并不能够得以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便宜就便宜在,他选择的并不是一个最优组合,换一个女同志都能明白的说法,原研药品和仿制药品就是正品包包和A货包包的区别。包包都能用,但是廉价的结果,就是不能享受到正品的附加服务和附加价值。

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比如说,苯磺酸氨氯地平通过实验证实其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是其他的氨氯地平则不保证有类似的作用。

高价药品和低价药品在一些赋予药物功能的制剂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比如说普通剂型、缓释剂型,控释剂型。还是举个例子,用目前正规网络售药网站,能买到的最低售价来看,硝苯地平片0.01元/片,硝苯地平缓释片0.358/片,硝苯地平控释片3.25/片。

平片直接释放,很快血药浓度达峰,很快被机体代谢,失去作用。缓释片的作用是指口服药物能做到缓慢地,但非恒速释放,大多影响其释放的原因,是胃肠运动和消化所导致的药品崩解情况,简单来说,把硝苯地平缓释片吃两个半片,其有效时间将是整片服用的一半。控释片是以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能更有效的控制药物的血药浓度,受胃肠道的影响更小。

换句话说,如果您需要每天吃硝苯地平60mg控制血压,最省钱的办法,是将六片10mg的普通硝苯地平片,分成48份,每半小时吃一份。第二选择是,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8小时口服一次,最省事儿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2次。但价格分别是0.06元、1.074元、6.5元,最低和最高有近百倍的差别。

曾经有中央媒体把药物的生产成本价格,和药品的终端售价做对比。得出了一片药片的出厂的成本价格才几毛钱甚至是几分钱,卖到病人手里的价格却是贵得惊人,甚至得出了,一片药品的利润有几千倍的这样的一个概念。

我个人估计是发文的编辑平时抄袭别人东西抄习惯了,才会得出这样的一个无知的结论。2014年塔夫茨(Tufts)药物开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26亿美元,其中包括14亿美元的研发开支和12亿美元的同期投资损失,但不计算每个药物平均3.12亿美元的售后开支。

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次出现的药物的第一片都平均价值26亿美元。令我悲伤的是,以我们心内科来说,至今没有一片属于中国自己的研发研制药物,这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所服用的所有的心内科的药物,在其研发初期,最开始面对的人群其实是欧美人群,而不是亚洲人群,直到近期才有些药物开始逐渐针对亚洲人群。

为什么中国没有原发研制的药品,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导向是不看你的研发投入有多少的,只看你的出厂的生产价格和最后的最终售价。在制定药品价格的人眼里,国产药就应该是便宜的,药企的利润已经不足以使其进行大的研发活动,同时,他们也没有把药物的研发作为他们应该负担的社会责任,只会在节流上用尽脑汁,却不知道在研发上每节省的一元钱都是在给国外的药企送上十元甚至百元的利润。


(作者:闵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南楼心内科)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