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导读:“宅”,广义上被理解为“家里蹲”的代名词,描述许多不愿意或是懒得出门的人群。近年来,“宅”渐渐被许多人关注并讨论,那么,“宅”究竟是不是一种病?
工作日
起床之后,一边刷牙一边看手机,上班途中低头玩微信、看视频、玩游戏,上班对着电脑,下班回到家也对着电脑,最后躺在床上跟朋友聊聊天,就结束了一天。
周末
想去景点,但是人多车多;要是逛街吃饭,除了人多之外钱包也相当受伤;左思右想,还是上网订个外卖,顺便把积下来的视频看了吧……
这是相当一部分职场宅男宅女的日常。信息化的发展,加强了网络和现实社会的联系,也催生了一个被外界定义为“懒”、“性格内向”的群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职场人士。除了平日工作压力大,需要在周末休息之外,出门成本过高也是宅男宅女们所忧虑的问题之一。无论是电影、演出、旅游、餐饮、购物,上班赚的那点钱怎么算都不够消费,反而宅在家中能做的事情基本都能代替出门娱乐。
对于外界担心的“性格变内向”等问题,实际上,他们只要能链接网络就能进入社交状态,但是在现实的行为观察上并不能推知其性格外向与否。他们选择宅,是因为宅能让他们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也可以保持与他人沟通,不论对方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因此,宅和心理健康并没有必然联系。
学者们一直研究宅群体的社会交往模式,他们认为,这很可能是新型社会关系模式的具体表象。宅群体所代表的这种社会关系模式能够超越血缘、地缘等传统文化的社会组织的维系机制,而是更方便进入和退出,并且能够使人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另一种组织模式。从这一点上说,这种群体有着超前的组织智慧。
所以,除了一些对社会、对自己有害的个案外,宅是这类职场人为了提高幸福感所选择的一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只要注意身体健康,其实宅们的意识和行为都再正常不过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Eugen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