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三宝捉僵尸,一手桃木剑,一手八卦镜,还有哪一宝?

西方有丧尸文化,东方有僵尸文化。在现代的文艺作品中,丧尸一直是很热的题材,甚至很多人煞有介事的测试什么武器最合适与丧尸搏斗。

而中国香港在八十年代开创了僵尸电影这一类型,并且风靡一时,造就了一系列不朽的经典作品,更造就了以中国道教文化为基础的“僵尸文化”。

西方丧尸电影大多凸显出一种末世的悲凉,人类在丧尸的攻击下日渐萧索,挣扎求生。所以丧尸片的主角大多是身强力壮的勇士,能够在危急时刻拯救他人。

上图:丧尸题材电视剧《行尸走肉》海报

而中国僵尸电影则带有“邪不压正”的价值观,僵尸无论多么强大,最后都会被降服,风格也会带一些诙谐幽默的成分。所以,僵尸片的主角大多为仙风道骨却又熟通世俗的道长,这其中,尤其以林正英先生饰演的道士形象最为经典。

在电影中,林正英先生面对徒弟和蔼又不失威严,甚至有时还很幽默。面对僵尸时,他又沉着冷静,一身道服潇洒异常,一招一式,尽显风流,将一个道长形象演的活灵活现。正在电影里,他总是有无数种办法,随时可以拿出不同的武器对付僵尸。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林正英先生在电影所使用过的三大“降魔”武器。

第一:八卦镜

在很多文化,镜子都被赋予了一些灵异的元素,无论中西方文化都是如此,都有各种关于镜子的诡异传说。在林振英的电影中,即使是普通的镜子,也具备一些神奇的功效,比如在电影《一眉道人》中,林正英弟子便使用普通的镜子驱魔,并且阴错阳差之下,将女鬼的原型照了出来。

上图:女鬼被镜子照出原形

但是相比之下,八卦镜自然更有神秘感,一手桃木剑,一手八卦镜搜寻鬼怪的形象,也成为林正英先生的代表。

这里不得不夸一句老电影对细节的考究,在很多影视剧中,铜镜道具都有黄铜色的反光,实际上,古代铜镜用的是高锡青铜,打磨成镜面后和今天的镜子是一样的。林正英先生电影里的八卦镜,都是符合历史的,非常光亮。

上图:《音乐僵尸》中,林正英化妆成僵尸布置八卦镜对付“音乐僵尸”

一般的镜子能够驱魔,而八卦镜更是可以降魔。按照电影中的说法,镜子有阴阳两面,镜中可以包含万物,故而象征“阴阳万物”,在周围加上八卦,则寓意“五行八卦”。所以,八卦镜带有杀灭僵尸的功效,而且跟冒蓝火的加特林似的,一打一大片。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对付低级的僵尸,遇到了大魔头,还得更厉害的降魔宝物才行。

第二:桃木剑

桃木剑基本上是和林正英划等号的,一想起桃木剑,人们马上就会想起身穿黄色道袍的九叔。桃木剑,也被设定为是除僵尸的第一神器,在符咒、红绳等控制住僵尸之后,桃木剑对着胸口捅一下,再强的僵尸也被“杀死”了。

在传统的道教文化中,桃木剑也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辟邪用品。这和古人对桃木的偏爱有关。春天的时候,桃花开的最盛,给人以明艳的感觉,夏天的桃子也是解暑的佳果,故而桃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在上古神话中,桃树是夸父追日后的手杖化成的。天上的神仙最爱吃的水果也是桃子。既然桃总是和神仙扯到一起,那么一定具备降魔的功能。最晚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桃木能够驱魔的说法。

上图:在贴春联的习俗产生之前,先民们过年时将写有门神名字“神荼、郁垒”的桃木片贴在门上,这个桃木片被称之为“桃符”,也被认为有驱魔的功效

但是,按照春秋时期的记载,驱魔方士驱魔所使用的法器是“桃弧棘矢”,即用桃木制成的弓和棘枝做成的箭,并不是桃木剑。这种用弓箭驱魔的方式在今天的日本依然可以看到,被称之为“破魔弓”、“破魔矢”。

上图:日本破魔弓、破魔矢

到了汉代,又产生了鬼神后羿生前被桃木手杖打死的传说,故而更加坚定了鬼都怕桃木的说法。后来道士的普遍喜欢负剑出行,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剑逐渐成为道教的重要法器,并且几乎成为了道教的符号之一。桃木法器,也慢慢从桃木弓演变为桃木剑。

上图:中唐时期的名道吕纯阳,即吕洞宾,酷爱负剑出行

第三:金钱剑

上图:电影《一眉道人》的宣传海报中就有金钱剑

除了桃木剑外,一眉道长还使用过金钱剑,这也是道教文化中的辟邪用品之一。在一些电影中,金钱剑的法力远在桃木剑之上。金钱剑虽然不能像桃木剑一样一招杀死僵尸,但是一碰到僵尸便可将其制服,有符咒一般的功效。而且桃木剑需要人为操作,而金钱剑则具备一定的智能,像个小宠物一样,可以到处飞行。

在电影《一眉道人》中,道长养的小僵尸就和金钱剑有很深的渊源,后来金钱剑更是对小僵尸言听计从,能够根据他的指令行事。

钱,咱们今天一想到钱就会想到纸币或者支付宝,但是从钱的偏旁不难看出,古人一想到钱就会想到金属。古代的钱大多是铜钱,先秦时期人们称铜为“金”,故而有金钱的说法,金钱剑其实依然是铜钱做的,并非金制。毕竟看僵尸道长他们家也不富裕,那个黄金的剑也不像话。

上图:古钱币制成的金钱剑

拿钱辟邪,起源可能比桃木辟邪还早。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在身上佩戴一些不容易得到的海贝,作为辟邪用品。最早的邪,指的也不是鬼神之类,而是各种导致人过早死亡的疾病,故而长寿是这时期的人类最大的梦想。可能是因为海贝死后不腐烂,让古人觉得佩戴这个玩意可以续命,正所谓海贝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上图:出土的各式各样的贝

而且,古代的人们认为人死了之后到冥界闹不好还得生病,他们认为冥界有一种邪叫“胜”,而对付胜最好的法宝,就是这些海贝。这些海贝,被称之为“厌胜”。

后来随着部落之间交流的增多,容易储存、方便携带、长得好看的贝慢慢演变为最早的货币。也就是说,先有的辟邪用的“钱”,后有的做生意用的“钱”。后来,钱币的材质发生了变化,也出现了专门的“厌胜钱”,专门作为辟邪用品。

上图:传世厌胜钱

或许和桃木剑一样,道士们流行负剑,故而有了将钱串联成剑的形状当法器的做法而金钱剑能够自己飞行、并且具备一定思维的设定,也绝非电影人员的原创,而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种名为青蚨的神虫,这种虫子肉质鲜美,而且非常重视亲情。人用青蚨母子血各涂在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出后还会飞回来团聚,所以有“青蚨还钱”之说。

上图:青蚨钱

虽然是传说,但是给钱币又增添了一些神秘感,传说中金钱剑会飞、有灵性,便是涂了青蚨血的缘故。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足以当真。古人以人娱鬼,今人以鬼娱人,鬼神文化虽说是迷信,但却也让我们的文艺作品添了几抹亮色。林正英先生逝世已经快二十周年了,七月半鬼节刚过,简单介绍一些背景知识,聊以纪念。

注:本文作者那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