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洗澡”是怎么回事?

绝大多数人都会定期洗澡,庞大的航空母舰也一样,它也爱干净,也要洗澡。而且,航母洗澡的作用可不只是除去脏污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功用。

“辽宁号”航母第一次洗澡

我国“辽宁号”航母刚服役没多久,就放出了好多精彩写真,其中有一组辽宁号“洗澡”的壮观场面,一时间引起了好多军迷的热烈讨论。只见辽宁号甲板上,无数的喷头在同时喷水,刹那间,甲板上雾蒙蒙一片,而甲板边缘呢,就像一个瀑布,挂着长长的水帘。

“洗澡”只是一个通俗的亲切称呼,实际上,辽宁号的这种行为叫“洗消”,而甲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喷头叫洗消喷头。航母的洗消是航母三防系统的一部分,三防是指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防护。

早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一时间核物质四处扩散,这导致前来救援的美国“里根”号航母受到了轻微污染,而17名驾驶直升机参与救灾的机组人员也被检测出,遭受到轻微核辐射。后来,里根号航母不得不撤出危险地带,并及时进行消洗作业。

冲个凉,降降温

航母洗消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红外导弹的攻击。这又是怎么回事?其实不难理解,尤其是对一些军迷来说。

咱们从响尾蛇说起,响尾蛇毒性很大,但它的眼睛就像瞎了一样,视力特别弱,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捉老鼠和其他小动物。经过人们的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捕捉能力应归功于响尾蛇的热感受器——“热眼”。“热眼”长在眼镜蛇眼睛和鼻孔之间的地方,这个“热眼”能够接收小动物身上发出来的红外辐射,从而定位小动物的位置。

后来,人们研制出一种导弹,跟响尾蛇一样,它是根据目标发出的热源进行定位攻击的,这种红外导弹很厉害,在1982年6月的中东战争中,叙利亚军方损失的20多架飞机几乎全部是红外导弹击落的。

航空母舰宽大的甲板,它的温度要比周围海水高出不少,如果红外导弹袭来,很容易打中航母,但是,如果甲板上的洗消喷头全部打开,喷出大量的海水,迅速降低甲板的温度的话,就会给红外导弹准确识别目标带来一定的干扰。

灭火好帮手

消洗喷头一下子喷出那么多水,大家很容易想到它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灭火,是的,甲板是航母上最繁忙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航母甲板过去多次发生过火灾,很多军人因此而牺牲。1967年7月29日,美国“福莱斯特”号上的一架战机准备升空时,机翼下挂载的一枚火箭意外点火发射,击中了另一架飞机的油箱,引发大火,结果,大火又点燃其他战机的油箱,还导致两枚有半吨重的炸弹爆炸……直到第二天凌晨,甲板上的大火才被彻底扑灭,事故造成134人死亡,161人受伤,21架飞机完全毁坏,当年的损失超过72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亿美元。这次事故后,美国所有航母都加装了甲板消洗系统。

航母上不是燃油就是各种炸弹,所以,无论是被袭击时还是平时训练时,都很容易发生火灾,下面的表格是美国航母的火灾统计数据。

美国航母上发生的多起火灾,让美国获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而这些教训也为我国防止航母火灾提供了不少经验。比如改进弹药的安全性;减少木制品的使用; 改进航母甲板上的主要灭火设施;减少电子设备易燃包覆物; 储藏室增设消防喷淋系统; 飞行甲板从首到尾配备消防站;  制定燃油搬运和储存规程;提高舰员的消防意识、严禁乱放危险品、乱丢烟头; 强化消防训练等等。

洗一次真是不容易

航空母舰的甲板非常庞大,洗澡非常不容易,除了用消洗喷头喷洒外,有时候好多人都要亲自上阵,又扫又拖,场面宏大。

洗澡除了洗掉甲板上的污渍,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除去甲板上可能存在的异物。异物排查是飞行甲板工作人员的定期工作,这项工作暂时没有好办法,就是人海战术,大家排成几列横队,横贯整个飞行甲板,接着慢慢地从船头走向般尾,搜寻甲板上散落的异物,这项工作很重要,如果有异物没有排除掉,一旦被战斗机吸入发动机,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还有,如果异物被飞机尾部喷出的高速尾焰冲击,也会让这些东西成为危险的“高速弹丸”,过去,就曾有过甲板工作人员被吹起的异物击伤的案例。

航母“洗澡”用淡水还是海水?

不少人对这个问题很好奇,有人说是用淡水,因为海水腐蚀性很大,海水大量冲洗的话航母肯定吃不消。

然而,航母天生就在海上,对于海水的腐蚀早有防范。航母洗澡当然是用淡水最好,不过,航母上的淡水主要是供人员和战机使用的,弹射器每弹射一次战机也会需要大量淡水。而航母在遭受生化袭击或核沾染后,需要进行长时间连续的大量喷水,显然,淡水是难以供应的,成本很高,只有等到航母靠岸后,有条件了才能使用淡水。

航母“洗个澡”也有这么多讲究,看来,它跟咱们平时的洗澡还真是有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