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间谍弄垮了国府?这是甩锅还是真相?

1939-1948年美国政府内部潜伏的苏联间谍的破坏,是不是美国援华(此处“华”特指国民党蒋介石派控制下的民国国民政府,以下同)不力,并导致国府垮台的主要原因或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论点的出炉或者说回潮,基本上建立在一本叫做《维诺那计划》的书籍基础上。简单说,维诺那计划是美国情报部门在二战时期开始的,对苏联驻美机构与国内联系电报进行破译(后来规模和对象有很大扩展)的一项行动。其内容在1995年后部分解密,根据那些解密的资料声称,美国在这一行动中对苏联谍报网的侦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至少确凿的发现了一百多名为苏联服务的间谍。因只是当年维诺那行动属于高度机密,不能作为证据呈给法庭。所以才不能对大多数这些间谍起诉和定罪。

▲《维诺那计划》中文版

苏联在美有谍报网,这是任何人通过常识就能够想到的。但看完全书后,我的看法仍然是作者的结论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作者不甚公正的利用了人们的思维习惯,通过将所有被他们指控为苏联间谍的人“打包在一起”,事实上给读者造成了“一人有罪余人亦皆有罪”的先入为主的诱导。

《维诺那计划》与中国最相关的部分,也就是原问题的缘起和主要依据,是作者指控二战时期美国助理财政部长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也是一名苏联间谍,而他的罪行中就包括了“破坏援华”和“将共谍推入国府高层”。

哈里怀特是谁呢?此君1934年进入美国财政部工作,1938年任财政部货币研究部部长,1941年任助理财政部长,1945年任财政部副部长,1946年被任命为美国驻IMF执行董事。1947年从IMF辞职,1948年8月去世。怀特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主导提出以他名字命名的“怀特计划”,最终怀特计划击败了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成为战后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重建的基础。

▲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

对的,哈里怀特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集团(W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其附属金融机构)之父,也是1948年关贸总协定和(未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基本框架和原则的实际设计师。或者说,他就是大家至今念念叨叨,美国二战后世界金融和经贸霸权整个制度架构的主设计师和首席操盘手。

怀特政治上倾向进步主义,比较同情苏联,一定程度上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相对西方当时的经济制度更有优势,这些是确实的。但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这只是相当大一批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实际上, 整个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政策当初也几乎全都被保守派指责为“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对怀特的具体指控,主要建立在两名与FBI合作的“污点证人”声称的回忆基础上,但钱伯和本特利除了单方面的指控外,并不能提出怀特向苏联提供情报的客观证据——怀特在去世前出席了国会听证会,正面回答了对他的间谍指控。虽然按《维诺那计划》暗示,当时国会非美委员会里的重要成员尼克松对怀特满怀恶意,但大多数委员仍然相信怀特是被误解了。

▲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

实际上,《维诺那计划》拿来指控怀特是苏联间谍的破译密电,其中一份极为直接、极有明确指向和可证实途径,却反而显示怀特不太可能是苏联间谍。在那份电报中,克格勃北美站明确同意向情报来源“理察得”(《维诺那计划》作者认为“理察得”就是怀特的代号)提供每年二千美元的资助。二千美元对当时的怀特来说也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而破译密电后,已经怀疑怀特的FBI不可能没有对怀特的经济状况进行最严密的调查,但怀特的结局很显然表明,经过调查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怀特收到过来源可疑的大笔钱款。

由于没有无可质疑的直接证据,为了论证怀特确实是间谍,《维诺那计划》只能到处牵连。中国就是这么被作者牵入了苏联间谍案中的。

按《维诺那计划》的叙述,怀特“奉共产国际之命对中国(国府)搞破坏”,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推动冀朝鼎(书中作“迟照庭)出任中国财政部高官,二是在二战期间竭力阻障将美元贷款的黄金运华。

▲著名经济学家冀朝鼎

《维诺那计划》讲述的故事,由于基本发生在美国数十年以前,我或者说大多数中国人对那些讲述大都很难仔细考证。所以,对于冀朝鼎升迁和拖延黄金运华二事的考证,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作为对《维诺那计划》讲述内容和结论可靠性的 “抽检”。而之所以在之前,表达了对《维诺那计划》一书结论的不信任,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因为这次“管中窥豹”的结果是:《维诺那计划》在以上二件事上,或者搞错了证据,或者缺漏了对怀特、冀朝鼎有利的史料 ,又或者推导跳跃,逻辑混乱,最后的结论或者与可信的史料资料相矛盾,或者完全建立在作者主观的推测上。

其实《维诺那计划》的整体结论,坦率说并不是我最关心的,也就没有兴趣继续深究。所以,暂就让它局限在“一家之言”吧。但是,它有关中国的部分,已经可以肯定的说,其叙述是不客观和片面的,其结论是失实的。

首先分析所谓“冀朝鼎能出任国民党高级职务,是怀特按苏联指示努力的结果”。

《维诺那计划》作者也承认,指控怀特是苏联间谍的钱伯都表示,怀特并不是共产党人,他与苏联是朋友型的合作伙伴,而非上下级关系。怀特是否会应苏联要求,特别提拔、推荐一名外国学者出任外国政府的高官,本身就很有疑问。而除非以为当时还只是财政部助理部长的怀特,已经能批发外国高官职位,不然苏联把这种重大“人情”(资本)花费在中国,而不是显然对苏联更加重要的欧洲国家上,更是很难让人理解。

▲哈里·怀特(左)

同时,与一般西方人印象不同的是,共产国际和苏联国家机构间的关系很复杂,以冀朝鼎的经历,他肯定是受共产国际系统领导的。而怀特按“间谍说”,联络关系则必然在隶属苏联政府的克格勃。二人都是各自系统重要的资产(这里假设怀特的确是苏联间谍)。就为了冀朝鼎可能的升迁,而让二人互相暴露给对方以及对方的上线,这是外行都会发现的,完全违反情报工作原则的不智行动。

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理由让人相信,最有可能领导在美时期的冀朝鼎的共产国际东方部或者中共中央可能知道,美国助理财政部长竟是苏联的秘密合作者甚至间谍。而负责联络怀特或其他美国中高级官员的克格勃北美站更不会有任何动力,主动将怀特的秘密身份(如果有的话)暴露给冀朝鼎和他的上级组织。当然,莫斯科肯定有高层有权力越过两边的情报分隔和本位主义,但是,这样的大人物特别关注冀朝鼎,不惜代价要把他塞进国府,这种可能性显然小到可以忽略。

而且冀朝鼎在三十年代晚期之前,他的共产党人身份在美国几乎是公开的——他为美共的《工人日报》先后工作了七八年——至少对于美国安全机关来说是这样的。在这种背景下,以《维诺那计划》认为“间谍怀特”的小心谨慎,和苏联克格勃的专业能力,却还是要让冀朝鼎知道怀特的秘密,并让他们长期保持直接的上下级联络关系(某人的指控),只能说,这非常不可思议,看上去完全不属于威名赫赫的世界顶级情报机构之一,而象是一个草台特务班子。

▲左二为冀朝鼎

在更进一步查阅和分析资料后,又发现其实完全用不到以上的推导——哪怕它是依靠着众所周知的常识建立起来的——就可以彻底推翻“冀朝鼎是由哈里怀特推荐进入国民党政府高层”的论点。

还是依据《维诺那计划》自己的明确叙述,怀特与苏联方面的联系在1938年4月钱伯失踪后不久中断过,直到1940年的某个时间才重新恢复。《维诺那计划》作者没有发现这其中有什么矛盾,因为他们认为冀朝鼎是在1941年,经怀特力推“成功担任了财政部高级官员”。

有人构想的怀特-冀朝鼎间谍链是这样的。

冀朝鼎在美期间TG无法对他发号施令,是由莫斯科让怀特通过阿德勒(Adler)牵线完成的(怀特提拔阿德勒,同时阿德勒推荐一名中国人给他,经他同意再推荐给陈光甫,最后选中冀朝鼎,结合《维诺那计划》的相关原文:

“1940年冀朝鼎(这里将原文音译直接改回中文原名,下同)前往重庆……同年八月,毛泽东请迪米特洛夫转告厄尔布劳德,冀朝鼎将返回美国,任务有三:其一,招募招募日裔美籍共产党员,以便打入侵占中国的日军内部,从事间谍活;其二,利用美国共产党船员,以香港为枢纽,将中国共产党同日本、菲律宾及美国的共产党组织联系起来;其三,负责以美共中国政治局的名义向海外华人募捐,资助中国共产党。然而,冀朝鼎返回美国后停留时间十分短暂。在怀特的运作下,冀朝鼎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于1941年回到重庆,成为国民党财政部官员。”

▲1941年抗战期间的重庆

可以明白的厘清他们的逻辑和时间链:

1940年冀朝鼎回国时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接受新的指示后回到美国,但不久后,1941年4月前的某个时候,怀特根据莫斯科的指示,通过阿德勒向陈光甫推荐了冀朝鼎。正是经过怀特主使的这一番运作,冀朝鼎才得以晋身机要,回国后(重庆)担任了国民党财政部的高官,后来才能在内部兴风作浪大搞破坏。

但实际上,冀朝鼎进入国民党政府最关键的一步是1939年他受聘于陈光甫,加入环球贸易公司(或译为世界贸易公司Universal Tradinge Corporation)担任重要职务(史料中记载冀后来在环球贸易公司担任的职务是总务主任,也有记载称其有襄理的头衔)。虽然现有史料里他第一次与陈光甫会面的情况有些互相矛盾,但可以肯定见面并就职的时间不晚于1939年12月。

这就从根本上粉碎了“苏联指使怀特提拔冀朝鼎”之说。《维诺那计划》里很明确指出,这时候和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怀特都切断了与苏联的联系,也就不可能接受苏联“帮助冀朝鼎做官”的指示。

实际上,陈光甫自己对任用冀朝鼎的原因说得很明白,“我觉得他英语很好,聘他为我的秘书,写一篇桐油贷款报告”(陈光甫口述回忆录)。冀朝鼎的英文口语和写作能力都非常强,这是众所公认的,而环球贸易公司当时的中国员工除了陈光甫自己外,几乎英语都不流利。

▲陈光甫

1940年冀朝鼎回国,其实就是陪同陈光甫考察滇缅公路。当时他已经通过起草桐油贷款报告和协助申请2000万美元锡货款,得到了陈光甫的极大赏识,成为他的主要助手。他与后来的主要靠山孔祥熙初步结识,很可能也发生在这一时期里。而《维诺那计划》却以为,冀朝鼎是在这次回国领受任务再返回美国后,与怀特搭上线被他推荐给国民党政府。

在冀朝鼎如何进入国民党精英圈子的考证上,时间(是1939年而不是1941年)、 对象及人物(加入的是环球贸易公司而不是财政部,考核人只有陈光甫一个,而不是政府里的组织和官僚)、发生顺序(1940年回国时冀已经成功就职)、以及就职成功的原因(陈光甫需要并很满意冀朝鼎的英语能力,而不是某个美国官员力荐),《维诺那计划》全都搞错了。

冀朝鼎后来的升迁之路也是很清楚的。在成为陈光甫的主要助手后,随着1941年4月陈光甫被确定为中美英三国共同设立的“平准基金”中方委员和主席,冀也进入平准基金会出任要职几乎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根据陈光甫回忆,冀朝鼎出任平准基金秘书长,是美方第一任平准基金代表福克斯(A.Manuel FOX)推荐的。福克斯此人可不是疑似苏谍,他的实际身份是美国关税委员会研究部主任,也曾是冀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有可能在学校时就认识冀。他推荐冀朝鼎的原因,很可能是冀的战时经济管理观点,与福克斯相当接近。

▲陈光甫

有人一直企图把冀朝鼎与怀特、阿德勒等人在工作上有交集,与他们必然构成了一个间谍网划上等号。这毫无疑问是赤裸裸的诛连手段。冀朝鼎认识的美国官员和学者远不止怀特几个,当时大名鼎鼎的拉铁摩尔(后由罗斯福推荐成为蒋介石的私人政治顾问)就也是他的好友。他本在就在美国学界和政界里小有名声,尤其在他的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1936年发表后更受关注。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这本书说:“可能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探索发展变革的最杰出的英文著作。”在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经济学者本来就廖廖无几,而且冀朝庭还能向美国官员提供相当准确的对中国形势的分析意见,被美国一些官员和学者赏识,进而结识,再正常不过了。进入环球贸易公司后,最重要的工作对象就是美国财政部,不和怀特们打交道又怎么做事?

后来平淮基金先迁香港,再迁重庆,回国后冀朝鼎凭借着同乡和世交(冀朝鼎是山西汾阳人,其父冀贡泉是山西名流)关系,以及出色的金融才干,和时任行政院长的孔祥熙接近亲善。于是在平准基金1944年解散后,反而进一步当上了中央银行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孔祥熙倒台后,继任的宋子文也没有挪动他的职务。这些冀在国府内部的官场搏击成就,要说是怀特或其他苏谍襄助之功,恐怕任何一个对民国史稍有所知的人都会笑掉大牙。

最后,在平准基金解散的过程中,怀特和冀朝鼎也是完全站在立场两边的。正是怀特推动否决了冀朝鼎起草的,继续延续平准基金的方案。一点没看出来,怀特对自己这个“破坏国府大计划的关键棋子”有什么手软,丝毫不在乎平准基金关张后冀会不会边缘化。

总结这个问题的结论:没有任何切实的证据能表明,冀朝鼎能担任国民党政府或半官方机构高级职务,与被怀疑为苏联间谍的哈里怀特有关。相反,许多可以交叉互证的证据,包括指控怀特是苏联间谍的一些证据,都明确指向相反的结论。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 :黑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