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之孙为啥比他死的还惨,探究悲剧的李广家族

李广怎么死的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将军,而李广又是为何要自杀?什么原因使得李广自杀呢,对此飞将军李广怎么死的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卫骑兵将军。

李广,中国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塞,受命迂回匈奴单于侧翼,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做到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前124)被任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间,代公孙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干在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达到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难道曾经有过值得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又过了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好久才准许他前去,让他任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前119)。

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yì,义)其(jī,基)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

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右将军赵食其单独被交给执法官吏,应判为死罪,用财物赎罪,降为平民。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大军出塞后,卫青命李广所部与右将军的部队合并,从东边走。东路绕道、路远,肯定不能按时与中军汇合,李广深知这一点,便向卫青请求道:“我是前将军,自然该打先锋,您却让我走东路。我好不容易才有了面对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机会,我愿意冲在前面,先死于单于之手。”

出征前,汉武帝暗中告诫卫青,说李广运气差,年纪也大了,不能让他与单于正面接战,免得误事。同时,卫青还有个私心,他的救命恩人公孙敖不久前被武帝剥夺了侯爵的名位,卫青想让他与自己居中军与匈奴接战,给他个立功的机会。因此,卫青不肯答应李广的请求,他甚至当着李广的面让部下把命令直接送到李广的军营里去。受到如此轻侮,李广也动了怒,连与卫青辞别的话都没说,面带怒色起身返回自己的军营。
果不出李广所料,东路绕远,又没向导,李广的部队迷失了方向,没赶上与匈奴作战。卫青虽然与匈奴主力接战,但没抓到单于,回师时遇上李广。卫青要向武帝报告这次行动失利的原因,他的长史(将军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吏)就问李广为什么迟到?李广心想,你哪有资格问我,就没回答。长史让李广的部属回答,以给李广难堪。
回到军营,李广越想越不是滋味,长叹一声:“想我一生与匈奴打了70多仗,好不容易有了与单于面对面交战的机会,却又被卫青排挤,自己又不争气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60多岁,怎么说也是成名已久的老将,如今又受刀笔小使的折辱,哪堪忍受!”想到这,李广悲愤不已,拔刀自刎。



悲剧的李广家族

提到李广家族,可谓是中华几千年的赫赫有名的将星家族,据说李广的祖先是曾击败过燕太子丹(“荆轲刺秦王”的主谋)的秦朝名将李信,李广家族也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到了后来,连唐高祖李渊也自称李广后人(李世民善于打仗也有了合理解释),甚至于诗仙李白都说自己是李广之后,可见飞将军李广的巨大历史影响力。

然而,李广如此之大的名号,更有如此影响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居然还是落下了“李广难封”的历史悲剧,出身高贵的他与出身低微却能“幸封”的卫青相比,简直就是千百年来“怀才不遇”的代表性符号,身后留下了多少和他同样命运的文人骚客的慨叹和咏诵,不绝如缕。

而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仿佛又能让我们看到了“李广难封”自杀了事(李广幼子李敢还被勇猛无比的上司霍去病射杀,以后再说)的深层密码,除了他性格中的高傲自负、偏狭好斗令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判断常常有误。最重要的是,除了箭术精奇、打仗勇猛,他没能表现出太多的雄才大略,有心的历史研究者,还曾给出这样的一组关于李广的战斗数字:“李广虽然与匈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然而进攻战绩乏善可陈,五次大战,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而诗人王维更是以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点出了历史的宿命,作为这场两千年前的“封侯之争”的盖棺定论,在西汉那种严格按照“无功不得侯”祖制的时代,李广的个人悲剧早就可以预见,甚至于是昭然若揭了。

无独有偶,居然李广的同样是猛将的孙子李陵的命运,比自己的大名鼎鼎的爷爷还惨,更加具有悲剧意义。

这个曾以五千汉兵与匈奴八万骑兵激战八昼夜,最后因为没有得到有效增援而弹尽粮绝被俘投降的历史悲剧性人物,其一生经历的国仇家恨和坎坷经历,对他的历史评价更具争议性。这个从李陵答苏武书中(他俩曾关系密切交情深厚)就可见一斑,那种刻骨铭心的去国怀乡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潸然泪下,不管他是不是贪生怕死,这一点都是值得欣赏的,正如辛弃疾所言:“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对同样“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李广两爷孙来说,都是一种宿命的评价。

那么,李陵是如何陷入充满悲情的人生苦斗的呢?

史载,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腰子,传承李家优良品种,也是将军的好材料,“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与苏武、霍光(霍去病异母弟)私人关系都不错,年龄也差不多,据说是在“初俱为侍中”时结下的深情情谊,“素与陵善”。可惜后来由于历史和军事变故,便有了苏武、李陵和司马迁几大历史人物之间的“致命纠结”,活脱脱一个历史“连锁反应”,始料不及。因为苏武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出使匈奴,被拘胡地牧羊19年,成就了一段日月可鉴忠勇之歌。而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才有了单于派他游说苏武之事,还由于司马迁为降匈的李陵说好话,居然遭到了“宫刑”,历史事件简直就像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比现代肥皂剧还精彩。

那么,我们就从倒霉的李陵跟随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李广利征讨匈奴开始吧,因这完全改变了李陵的人生命运。

话说天汉二年夏季,汉武帝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因为宠姬李夫人的缘故,派打仗能力平平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后来还投降匈奴被杀),亲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塞,在天山一带突袭经过二十年励精图治又有了军力振兴迹象的匈奴军队,起初汉军颇为顺利,匈奴右贤王所部被擒斩一万余人,算是不错的开局。

可惜没能高兴多久,却在回途中落入了匈奴的包围圈。经过几天的浴血奋战,最终汉军弹尽粮绝,伤亡惨重。靠代理司马赵充国率一百余号敢死队撕开匈奴的包围圈,打开缺口,才使李广利得以突出重围,脱离险境。这次战役,汉兵阵亡了十分之六七,单是赵充国就受伤了二十余处,颇为惨烈。

却说精通骑射术的将门虎子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大将风范,爱兵如子,礼贤下士,深得汉武帝的喜爱和认可。此次皇帝的大舅子李广利作为统帅出击匈奴,为了给其找个最佳援手,皇帝亲自把其时做骑都尉在酒泉、张掖一带操练五千精兵以防匈奴的李陵,任命为李广利的后军,负责押运辎重。

李陵当然渴望像自己的爷爷一样八千里路云和月壮饮胡虏血,最好是能像霍去病一样的战场“风之子”,让自己独挡一面,驰骋疆场,当然没有反对,却不大愿意做别人的下手,所以他对皇帝叩头请求说:“皇上让我疆场立功,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我有一事相请,就是要单独出兵,因为我所率领的边防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荆楚勇武之士和出色剑客,战斗力极强,箭术了得,百步穿杨,勇猛无比,如果我能率领一彪人马,前往兰于山以南地区寻找战机,有效吸引和分化匈奴单于的兵力,更能减轻贰师将军的压力,皇上意下如何?”

“呃,你这么一说,就是不愿当别人的下手了?行是行,不过此次朕调动的军队太多,到时可能没有多余马匹分配给你。”汉武帝连忙说道。

“我用不着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直捣匈奴单于的王庭。”李陵说。

汉武帝一听,大喜,也赞赏李陵的豪言壮志,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便顺利成全了李广家族悲剧世家的“美名”。

“李陵事件”始末

既然有心成全李陵,汉武帝也只好下诏命都尉路博德在半途中接应李陵,作为援手。

无独有偶,谁知这个路博德也羞于做李陵的后援部队,和李陵一样不想当配角,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意闹点别扭,别有用心地上奏道:“报告皇上,现在正是秋季,匈奴已经把战马养得肥肥的,单等我们往他们的包围圈里钻,我们可不能逞一时之勇与匈奴交战,绝对占不到便宜。依微臣之见,最好是让李陵稍等,不要上当,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就好了。”

听到路博德这一没头没脑的上书,皇帝也被弄糊涂了,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当然,不明就里的汉武帝也不知这班将领屡次抗命,是因为不想做配角,居然还怀疑是李陵胆怯怕死,胡乱找点理由不想出征匈奴,才唆使路博德上书的,于是越想越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时候大军已经集结,箭在弦上,根本不能停下来。好啊,你们想怠工,没门!所以皇帝也不想和他们讨价还价了,谁也不要做谁的配角好了,便直接下诏,命路博德赴西河攻打匈奴。与此同时,命令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寻找匈奴军队,如果不见踪影,便退回受降城休息待命。

接到命令之后,李陵便亲自率领自己训练有素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向北推进,一个月之后顺利抵达浚稽山,于是在此安营扎寨,侦察敌情,还命人将沿途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精心绘制成图,作为军事情报派人送回长安,呈献给汉武帝,听到报告之后,汉武帝才确定李陵不是在“消极怠工”,而是拚死为国效力,然后才转悲为喜。

还真是冤家路窄,恰在此时,李陵的军队在浚稽山与匈奴单于军队意外相遇,当时,李陵军受到匈奴几万骑兵部队团团包围,形势一下子严峻起来。

于是,打仗有板有眼的李陵立马屯兵于两山之间,然后用大车围成营寨(有点卫青的老辣),同时亲率如狼似虎的汉兵在营外列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持弓弩,严阵以待,单等匈奴人“闯关”。

此时的匈奴人见汉兵少,以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便不顾一切在营前猛攻,却不知是一个陷阱。

等到匈奴人贸然靠前来攻,李陵立马率部迎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其时准备停当的汉军千弩齐发,把匈奴人当成了活靶子,于是不知是计的匈奴兵纷纷应声倒下,损失惨重。等他们清醒过来,才匆忙退回山上,汉军乘机追击,斩杀了数千匈奴兵士,大获全胜。

看到自己的人丢尸荒野,黑压压的一大片,匈奴单于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左、右两翼约八万骑兵前来围攻李陵,简直是围个水泄不通。

八万对五千,如此阵势,也彰显了李陵非同一般的战斗力。看到寡不敌众,为了保存实力,不被匈奴一口吃掉,李陵只能率部且战且走,迅速向南撤退,几天之后退到了一个山谷之中。其时,汉军由于连续作战,显得十分疲惫,又都带着箭伤,却还不能休整,迫不得已,只好采取权宜之计,临时规定受伤三处的坐在车上,受伤两处的驾车,受伤一处的不下火线,仍然要手持武器与匈奴人战斗,多么悲壮的战法啊,由于汉军的顽强抵抗,不仅没有仓皇失措兵败如山倒,居然还能斩杀匈奴三千余人,这种不对称战争,更加显现李广子孙的超强军事才能。

由于兵力不既,李陵也不敢恋战,沿着龙城旧道向东南方且战且退,寻找生路,几天之后,退到了一片茂密沼泽芦苇丛之中。紧追其后的匈奴人恼羞成怒地在上风放火,打不过就用火烧死你们。

看到此中光景,李陵立即命令部下放火烧光周围的芦苇,腾出隔离带以求自救,这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做法。

然后李陵率部继续南行,想甩掉跟踪的匈奴大军。当汉军退至一座山下时,正好匈奴单于在南山上命其儿子率领精骑猛攻汉军。汉军利用有利地形与匈奴人周旋,在树林之中与伸展不开的匈奴骑兵进行步战,又斩杀匈奴数千人,还用连弩机射击匈奴单于,看到情势不利,匈奴单于只得狼狈逃下山去,灰头土脸的样子。

此时,汉军还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由于速战速决不能得逞,也知道碰到了战力剽悍的汉朝精锐之师,不仅不能将汉军消灭,他们还被引向南接近汉塞,生怕是一种诱兵深入之计,中了汉朝埋伏,又因为单于亲率数万精骑却灭不了汉军数千孤军,不但损失惨重,还被牵着鼻子走,很没面子,怕汉军哂笑,以后将无法号令边臣,所以想孤注一掷要在山谷中再次力战,务必全歼汉军,因为此时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地区,如果还不能取胜,就撤围而去。原本这对汉军是一种福音,可惜后来阴差阳错,出了叛徒,让李陵功败垂成,留下了千古遗恨,也不知是不是李广家族的一种宿命,或是一种解不开的魔咒?将军百战声名裂是也,呜呼哀哉。

总之,匈奴单于下死命令,只准胜不许败,继续集中优势兵力与李陵所部硬磕,所以此时汉军处境越发凶险。本来经过几场恶战,汉军就已经有了一点弹尽粮绝的颓势,军力也已经是超负荷拼得差不多了,匈奴人倚仗着骑兵多,一日发起数十回合的车轮战,以耗掉汉军的最后一点锐气,汉军果然勇不可挡,在相当不利的情形之下,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士气大振,连屡战屡败的匈奴人此时都已经打算撤兵离去了,居然在这节骨眼间,却出事了。

这是天意,还是李陵运气确实不好?

因为在这紧要关头,居然李陵军中出了一个叫管敢的叛徒,只为受到校尉的欺负,一口气不顺立马就跑到匈奴那边去,然后把李陵的凶险处境一一道出,比如说李陵部队并无后援,更加不是诱兵之计,而是偏师远袭,现在还是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连箭都即将用尽,士兵也拼得差不多了,如今只有李陵亲兵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部属各八百人在前面劈山开路,仓皇逃命,以黄旗和白旗作为标志。基于此种情况,管敢还建议单于立即派精锐骑兵用弓箭射杀,即可破敌,因为消耗殆尽的汉军根本不再能组织起有效进攻。

原本是胜利在望,匈奴单于都已经要下令撤兵了,却因为管敢的这一节外生枝,立马使形势急转直下,战争还真是瞬息万变,胜利和失败有时也只是一线之隔。管敢的这一叛变,不仅让李陵从此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最后连无辜的伟大史官司马迁都卷了进来,活脱脱一个“蝴蝶效应”,令人长太息以掩泪兮。

早已绝望的匈奴单于一听到此种绝密情报,立马喜出望外,大叫一声“天不绝我也”,然后集结匈奴骑兵向汉军发起最后猛攻,同时派兵截断汉军的退路,收紧口袋,来个瓮中捉鳖,还令人大声喊叫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缴枪不杀什么的,以形成心理高压,瓦解汉军斗志。

其时,李陵的部队都被困在山谷之中,而匈奴大军在山上从四面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形势更加窘迫。

李陵依靠汉军的剽悍战力,继续向南强行退却,还未到达汗山,一天之中五十万支箭全部用完,战斗不是一般的惨烈。箭用完了,也只能放弃辎重,轻装前进。此时汉军还有三千余人,没有弓箭,只能砍下车的辐条来当武器,甚至于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手持短刀加入战斗行列。等汉军一退入狭谷之中,匈奴人立马截断汉军后路,然后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碾压汉军,很多人登时粉身碎骨,一片腥风血雨,伤亡颇为惨重(颇有经典武侠小说情节的味道)。

到了这步田地,连足智多谋的李陵也宣布用兵失败,布置善后工作了,天意如此,也杀了那么多的敌人,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于是汉军将所有的旌旗砍掉,然后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叫大家分散各自逃命,谁能逃出生天就回去报告天子。还发给每位将士二升干粮,一片冰,让各人自寻出路,同时约定到遮虏障会合。

半夜里,李陵要带人突围,开拔时想命人击鼓叫醒将士便于集结,居然连战鼓也破了,怎么敲都敲不响,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陵无奈,只好与韩延年跨上战马,跟随他们的只有十几名亲兵。匈奴数千名骑兵紧随其后,韩延年战死,最后剩下了光杆司令李陵,被活捉投降了匈奴。

而其他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据说有四百余人。

这就是李陵投降匈奴事件的大致经过。

李陵最终的投降,也最终酿成了在汉武帝时期非常有轰动效应的“李陵事件”,以司马迁无辜遭受侮辱性的“宫刑”最具悲剧意义,因为原本司马迁是能避开这无妄之灾的。

太史公和李陵成了“冤大头世家”

话说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举国震惊。

当时,李陵战败之处离汉边塞只有区区一百余里,守边将领将李陵兵败情况呈报朝廷。汉武帝本以为李陵会死战,甚至于不成功则成仁,以身殉国也是一种无上光荣,居然后来听说李陵“贪生怕死”投降了匈奴,十分震怒,即使是你爷爷李广被活捉也奋力逃脱不降匈奴,你倒好,乖乖做了俘虏,于是亲自去责问回来报信的李陵曾经的部下陈步乐(好像是陈谎报军情似的),陈步乐羞愧自杀。

然后,余怒未消的汉武帝又严问满朝大臣对李陵降匈的想法。此时一干很会察颜观色、泥鳅般滑头的文武百官都异口同声说李陵有罪,全然忘记了几天前还称赞过李陵的英勇善战,比变色龙变得还快,因为谁也不敢在皇帝气头上为倒霉的李陵说好话,弄不好会脑袋搬家也。

而不会趋炎附势的正直史家司马迁(太史令)却不想附和,这就铸成了终身之恨。

其时,面对那些见风使舵、众口铄金的大臣们,司马迁就一脸的不屑,而当汉武帝询问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时,司马迁立马不顾自身安危竭力为李陵辩护,说出了为李陵事件做出中肯评价的震惊历史的经典古文:“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这大意就是说,据我所知,李陵上对父母孝顺,下对士卒讲信义,常能奋不顾身赴国难,这也是他一生心愿,颇有国士的风范。现如今出征匈奴一不利,那些为保全自身性命和妻子儿女前程的大臣,就无中生有地捏造揭露其所谓的短处,夸大其罪,实在太令人痛心了!况且李陵只率领不到五千步兵,深入满是战马的匈奴腹地,孤军奋战,抵挡数万敌军,杀敌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匈奴被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连救死扶伤都顾不过来,并将全国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都调来围攻李陵。李陵率部转战千里,在救兵不至,箭矢用尽,手拿着没有箭的空弩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刀,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但他对匈奴的沉重打击也足以使其名扬天下了。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尽忠,而是选择投降了匈奴,一定有他的理由,我想他一定是在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效汉室。

司马迁原本是想开解安慰一下震怒的汉武帝,也对那些落井下石的大臣表示强烈不满,却又触到了皇帝的痛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正直的司马迁明显是得罪人而不知,也彰显了其做人处世上比较“欠圆通”,只顾像写史一样秉笔直书了。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打狗也要看主人”,何况人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基本上是互有关系,互相牵引。他不知道炮轰这些大臣,就等于是炮轰皇帝。你不知道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帅是谁吗?他就是汉武帝的“一顾倾人国”的漂亮宠妃李夫人的兄弟贰师将军李广利,你司马迁这样拼命为李陵开脱,爽是爽了点,却等于是搂草打兔顺便把李广利置于不义之境地,说轻了就是指挥不当,说重了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导致了李陵的兵败,要负领导责任,也间接把板子打在了皇帝身上,至少是用人失察。

这就相当麻烦了,你以为那些说了违心话的大臣不知是谁的过错啊,他们之所以众口铄金,当然是看出了问题的“症结”,为了自保,也只能维护皇帝了。

果不其然,汉武帝一听到司马迁如此之说,立马勃然大怒,这不是在讽刺劳师远征却完败而归的李广利吗?也顺便给我难堪也。你司马迁这么卖力给叛徒讲项,也不知收受了李家什么好处。总之,盛怒之下的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或欺骗众人,目的是为了诋毁李广利,同时为李陵开脱罪责,盛怒之下,立马下令将倒霉透顶的司马迁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之后,有司三堂会审,最终此案还落到了当时的著名酷吏杜周手中,自是一番灵魂和肉体的惨无人道的折磨和摧残,倔强的司马迁却不改初衷,最终被判处死刑。

那么后来为什么司马迁被处以十分屈辱的宫刑了呢?因为按照汉朝的刑法,其时死刑犯可以有两种途径保命,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李广曾出钱捡命),二是接受腐刑才能刀下留人。司马迁位微没钱,要活命只能是接受最残忍最屈辱的宫刑。

面对奇耻大辱,心高气傲的司马迁也恨不得立马自杀死掉,他之所以接受宫刑,是因为他还没有完成伟大《史记》的写作任务,才选择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在那时分里,他想到最多的是古代贤人是如何在逆境中奋发的,正所谓“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合了司马迁其时的心情,“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伟大历史使命,他含垢忍辱活了下来,终成大业,写完《史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其中之苦可见一斑。

很久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心态的汉武帝,才对李陵降匈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也为没派援军增援李陵而致其全军覆没表示后悔,甚至于自责,他还为此煞有介事地对群臣说道:“李陵之败事出有因,其实应当在李陵率军出塞时,让强弩都尉路博德前去接应,才不会寡不敌众,我却稀里糊涂地预先就颁下诏书,才以为是李陵消极怠工,还使路博德因此与其闹别扭,使诈不肯接应李陵,从而招致失败。”有了这样的一番自责,皇帝还特意派人对逃出生天的的李陵余部加以慰劳赏赐,算是良心发现。

李陵后来的遭遇却很悲惨,因为当汉武帝听到李陵曾带匈奴军队攻打祖国。也不究真假,怒火攻心的皇帝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留在汉朝的母亲和妻儿。

那时,汉武帝曾派自己的心腹爱将公孙敖带人深入匈奴腹地,想接回李陵,却无功而返,还听到匈奴俘虏说李陵曾教单于行军布阵、精研兵器来防备汉军,早已没有了归汉之心,汉武帝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枉我对你们李家如此有情有义,你却要叛汉,一怒之下立即下令将李陵的家属满门抄斩。后来才知道错怪了李陵,因为这根本不是李陵所为,而是投降匈奴的另一汉朝将领李绪所为。

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李陵知道之后,痛其家因李绪而被族灭,盛怒之下派人将李绪刺杀,差点被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杀掉,要不是爱才的匈奴单于将他藏匿起来的话。后来单于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非常器重他,总之李陵是不可能回国了,大多的恩怨是非,早已不能回头,也只能在匈奴混日子了,直至在胡地郁郁而终,留下一地传说。

关于李陵降匈,既然是争议颇大的历史事件,在此我们不妨综合一些史家的观点讨论一下,这问题也相当微妙。

李陵一战成名震惊汉匈两国,却又当了一个不大“光彩”的叛将,也不知如何界定其中的曲直了。

如果他没有那么倒霉,也就是与十几倍于自己的匈奴大军战到最后,并且匈奴人将要撤退之时,没被汉奸出卖功败垂成(想到了他的祖父李广,有人也曾假设李广迷途之中恰恰遇到被卫青击溃逃亡的匈奴单于,那么也可立大功而不用自杀了),又或且汉武帝没有误会他不想出征,并给他派援军接应的话,那么一切都会调了个个,他便是霍去病式的战神而受到嘉奖,何苦因为降匈而被满门抄斩呢?时也,命也?

这个,大家想不通,李陵更加想不通。这正如其后汉使者出使匈奴,李陵满怀悲愤地质问使者所道:“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我兵败是因为皇帝有错,不派救兵,你却杀了我全家,谁负谁还不知道呢。及至使者说皇帝误信李陵教匈奴为兵,李陵更加气不打一处来,掷地有声地大吼道:“乃李绪,非我也。”(《汉书·李广苏建传》)原来是错把李鬼当了李逵,此中冤屈更加令人哭笑不得。

这样一想,可能很多人都有点释怀了,也从李陵的震怒中窥见了他降匈的苦衷,换句话说将李陵投降的原因说是贪生怕死,绝对不能让人信服,或者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可能是另有所图。

这正如李陵在《答苏武书》中所言:“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於国主耳”这在一代忠臣苏武在胡地牧羊十多年返回汉朝后是得到证实的,也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而最能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即使是以身犯险,受了宫刑也为其明志,大加辩护,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试想,作为对敌毫不手软的名将李广之后,从小就以精忠报国、视死如归为荣的李陵,为什么在和十余倍于己之敌进行天崩地裂的苦战而毫无惧色的一代名将,到最后才“怕死”要投降呢?那时候李陵早已把生死置于度外,甚至于战到最后没有了箭,他也对部下说要亲自活捉或打死单于,一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要投降,早就在八万匈奴大军面前脚软要叛变了,既然能死战到底,生死似乎就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重要的是,年轻气盛的李陵不甘心就这样窝囊地死去,如果是“兵不利,战不善”而兵败的话,他还能以一死以谢罪,而这明摆是路博德为一己之私而把李陵陷入死境的,皇帝也负有一定的指挥失当责任,自己明明被人算计了,功亏一篑,就这样窝囊地死掉,于心高气傲的李陵来说,绝对不甘心,甚至于是死难瞑目。祖父李广被人活捉了,还能奋力逃出生天,为什么我就不能?

即使不能,假意投降之后,再为大汉谋事也不错,比如生擒或刺杀单于,又或者暂留此有用之身,待来日寻找合适时机再立奇功(有人就曾推算李陵带匈奴军队与汉军会战时故意放水或消极怠战,让匈奴人赢不了,间接帮助了汉朝),最次的也就是伺机逃回汉朝(可惜后来李陵家人被愤激的皇帝全杀掉,他自己也心灰意懒不想回朝了,阴差阳错是也)。

总之,李陵不想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上不能给皇帝交代,下更对不起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几千将士。即使到了黄泉,也愧对祖父李广,也只能是忍辱负重地选择活了下来。

我们从李陵在匈奴的作为不难判断,他可以躲得远远的,并没有急着带兵攻汉以报汉皇杀妻儿之仇,基本上对十分欣赏和信任他的匈奴单于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即使不得已要出兵装门面,他也是“出工不出力”,一副吊儿啷当样,倒是在刺杀李绪上雷厉风行,一为自己报仇,二也为汉家除害,不顾自己安危,也终究是心系故国的,后来迫不得已被单于指派当说客,劝降好友苏武,也只是循例而已。

因为李陵没有强迫谁,没有为难兄弟(他本身就是心向汉朝),两人只是见个面,喝点酒,和个诗,叙个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样子,人各有志,说是劝降,不如说是联谊,慰藉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北海之寂寞之心,因为后来苏武还朝,还能为他说了几句好话,可见是多么肝胆相照的诤友,也反映了两人非一般的胸怀。